一种适用于大径向负载的回转支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347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适用于大径向负载的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外圈、配合件一、配合件二和主动齿轮,内圈和外圈相互套合转动连接,配合件一固接在内圈的上表面,配合件二固接在外圈的下表面,内圈和外圈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圈的下表面和外圈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止口槽和第二止口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在内圈和外圈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位置分别多车了一道第一止口槽和第二止口槽,减少产品的净重,更轻便,配合的紧固螺钉和紧固螺栓上的第一螺帽和第二螺帽经过第一止口槽和第二止口槽的配合可以有效的卸去大部分的径向力,提高了紧固螺钉和紧固螺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产品的径向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径向负载的回转支承
本技术涉及回转支承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径向负载的回转支承。
技术介绍
回转支承产品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很广泛,被称为“机器的关节”,是两物体之间需作相对旋转运动,同时又需要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倾翻力矩的机械所必需的重要传动部件,随着机械行业的迅速发展,回转支承在船舶设备、工程机械、轻工机械、冶金机械、医疗机械、工业机械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回转支承产品主要包括相互套合转动连接的内圈和外圈以及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珠,内外圈分别连接两个配合件,内外圈和配合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当配合件的重量较大时,如大型切割机和摩天轮等,此时,连接的螺栓由于受到配合件的重力会受到较大的径向力,从而螺栓的使用寿命减少,使得回转支承产品的寿命和稳定性相应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径向负载的回转支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大径向负载的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外圈、配合件一、配合件二和主动齿轮;所述内圈和外圈相互套合转动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大径向负载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1)、外圈(2)、配合件一(3)、配合件二(4)和主动齿轮(5);/n所述内圈(1)和外圈(2)相互套合转动连接,所述配合件一(3)固接在内圈(1)的上表面,所述配合件二(4)固接在外圈(2)的下表面;/n所述内圈(1)的外壁设有环形的第一安装槽(101),内圈(1)上还圆周均匀设有第一安装孔(102),内圈(1)和配合件一(3)通过第一安装孔(102)内的紧固螺钉(103)固接,内圈(1)的下表面相应第一安装孔(102)的位置设有第一止口槽(104),所述紧固螺钉(103)的头部固接有第一螺帽(1031),所述第一螺帽(1031)位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径向负载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1)、外圈(2)、配合件一(3)、配合件二(4)和主动齿轮(5);
所述内圈(1)和外圈(2)相互套合转动连接,所述配合件一(3)固接在内圈(1)的上表面,所述配合件二(4)固接在外圈(2)的下表面;
所述内圈(1)的外壁设有环形的第一安装槽(101),内圈(1)上还圆周均匀设有第一安装孔(102),内圈(1)和配合件一(3)通过第一安装孔(102)内的紧固螺钉(103)固接,内圈(1)的下表面相应第一安装孔(102)的位置设有第一止口槽(104),所述紧固螺钉(103)的头部固接有第一螺帽(1031),所述第一螺帽(1031)位于第一止口槽(104)内;
所述外圈(2)的内壁设有环形的第二安装槽(201),第二安装槽(201)和第一安装槽(101)所合围成的空间内用于滚珠的安置,外圈(2)上圆周均匀设有第二安装孔(202),外圈(2)和配合件二(4)通过第二安装孔(202)内的紧固螺栓(203)固接,所述紧固螺栓(203)包括螺杆(2031)和螺母(2032),所述螺杆(2031)的头部固接有第二螺帽(2033),所述外圈(2)的上表面相应第二安装孔(202)的位置设有环形的第二止口槽(204),所述第二螺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波张峪恺丁亚峰喻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宁国顺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