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双驱动的回转支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347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回转支承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双驱动的回转支承,包括外圈和内圈,外圈的外侧面和内圈的内侧面上分别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多个轮齿,且外圈通过轮齿啮合有外齿轮,内圈通过轮齿啮合有内齿轮,外圈和外圈之间设有钢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常规的回转支承基础上设计为内圈、外圈均为齿圈,齿部均进行淬火处理,齿部的承载力得到提升,适用于大型工业机械,需要大承载力,高强度的场合;外圈和内圈分别与两个电动机上的齿轮啮合旋转,使外圈和内圈即可以同向也可以反向旋转,都可以承受齿部啮合的切向力载荷,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范围,产品配合更紧凑,性能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双驱动的回转支承
本技术涉及回转支承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双驱动的回转支承。
技术介绍
回转支承产品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很广泛,被称为“机器的关节”,是两物体之间需作相对旋转运动,同时又需要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倾翻力矩的机械所必需的重要传动部件。随着机械行业的迅速发展,回转支承在船舶设备、工程机械、轻工机械、冶金机械、医疗机械、工业机械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回转支承产品由主要零件外圈、内圈、滚动体(钢球+隔离块)及辅助零件堵塞、锥销、密封条、油杯等共同构成;外圈、内圈的安装面设安装孔,并通过安装孔通过螺栓与设备部件连接紧固,保障设备的平稳运转。现有的回转支承的外圈或内圈中仅有一个结构上设置有轮齿,因此只能进行单一驱动,当设备需要进行双驱动时,需要额外增加回转支承的数目,使连接结构更加复杂。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双驱动的回转支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双驱动的回转支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双驱动的回转支承,包括外圈(1)和内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外侧面和内圈(2)的内侧面上分别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多个轮齿,且外圈(1)通过轮齿啮合有外齿轮(4),内圈(2)通过轮齿啮合有内齿轮(5),所述外圈(1)内侧壁上环绕设有外轨道,内圈(2)和的外侧面上环绕设有内轨道,外轨道和内轨道相对设置,且外轨道和内轨道之间滚动设有钢球(3),所述内圈(2)的顶面设有竖直的进油口,且进油口的底部外侧设有水平的连通孔,并通过连通孔与内轨道连通设置,所述内圈(2)的顶面高于外圈(1)顶面,且内圈(2)外侧壁上部和外圈(1)的顶面之间设有第一油封(6),所述外圈(1)的底面低于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双驱动的回转支承,包括外圈(1)和内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外侧面和内圈(2)的内侧面上分别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多个轮齿,且外圈(1)通过轮齿啮合有外齿轮(4),内圈(2)通过轮齿啮合有内齿轮(5),所述外圈(1)内侧壁上环绕设有外轨道,内圈(2)和的外侧面上环绕设有内轨道,外轨道和内轨道相对设置,且外轨道和内轨道之间滚动设有钢球(3),所述内圈(2)的顶面设有竖直的进油口,且进油口的底部外侧设有水平的连通孔,并通过连通孔与内轨道连通设置,所述内圈(2)的顶面高于外圈(1)顶面,且内圈(2)外侧壁上部和外圈(1)的顶面之间设有第一油封(6),所述外圈(1)的底面低于内圈(2)的底面,且外圈(1)的内侧壁下部和内圈(2)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二油封(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双驱动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第一安装孔(101),内圈(2)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第二安装孔(201),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为通孔,两端设有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双驱动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顶面设有环形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波张峪恺丁亚峰喻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宁国顺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