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调节扭力的防火窗铰接机构,包括L型安装座、套筒、扭力调节组件、扭簧和安装轴,所述套筒与所述L型安装座连接,所述扭簧位于所述套筒中,所述扭力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限位件和传动件,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轴和传动件联动设置,所述限位件和所述传动件面向所述扭簧的螺旋方向单向联动设置,所述限位件中心设有通孔,所述传动件面向所述限位件的面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驱动孔,所述驱动孔小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固定所述限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需拧出或拧入螺纹件便可直接调节扭力的防火窗动力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调节扭力的防火窗铰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防火窗配件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方便调节扭力的防火窗铰接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防火窗多采用弹簧合页将窗扇自动关闭,由于弹簧合页本身结构常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两个活动扇,由于两个活动扇分别安装在窗扇和窗框上,导致窗扇、窗框的配合的气密性和水密性降低,基于上述情况,设计一种用于防火窗的动力结构。中国专利文献CN110469225A公开了一种用于防火窗的动力结构,一种用于防火窗的动力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L形安装座和套筒;所述L形安装座的水平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L形安装座竖直部分的上端设置有第三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和第三安装位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套筒位于所述L形安装座竖直部分的外侧,所述套筒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扭力调节组件、扭簧和安装轴,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扭力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安装轴的下端面延伸至所述套筒下端面的外侧,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第一环形限位凹槽,所述套筒上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螺纹件,所述第一限位螺纹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环形限位凹槽中。所述扭力调节组件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二环形限位凹槽,所述套筒上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螺纹件,所述第二限位螺纹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环形限位凹槽中,所述连接轴的下端与所述扭簧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上端连接有第一端面齿轮,所述第一端面齿轮的上方啮合有第二端面齿轮,所述第二端面齿轮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套筒上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三限位螺纹件,所述第三限位螺纹件的一端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定位孔中;所述第二端面齿轮的上端面设置有调节自身转动的扭力调节槽。该设计的缺点是需要调节扭力时需要先将第三螺纹件松开,然后再通过多边形扳手转动第二端面齿轮,第二端面齿轮通过第一端面齿轮,带动连接轴与安装轴产生相对转动,使得扭簧扭转储存回弹力,调节完毕后还要旋紧第三限位螺纹件固定第二端面齿轮后才能完成调节扭力的过程,旋紧第三限位螺纹件的过程中定位孔还必须对准第三限位螺纹件,非常麻烦,并且该设计在扭力已经调节至较大的情况下调节扭力,松开第三限位螺纹件储存的回弹力便会带着不再固定的第二端面齿轮高速旋转,甚至飞出,十分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需拧出或拧入螺纹件便可直接调节扭力的防火窗动力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调节扭力的防火窗铰接机构,包括L型安装座、套筒、扭力调节组件、扭簧和安装轴,所述套筒与所述L型安装座连接,所述扭簧位于所述套筒中,所述扭力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限位件和传动件,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轴和传动件联动设置,所述限位件和所述传动件面向所述扭簧的螺旋方向单向联动设置,所述限位件中心设有通孔,所述传动件面向所述限位件的面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驱动孔,所述驱动孔小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固定所述限位件。如此设置,安装轴的下端焊接在门窗隐形铰链相对应的安装位上,将安装于L型安装座上的防火窗推开时安装轴便会随着防火窗的转动而旋转,旋转时带着与其联动设置的扭簧旋转,由于扭簧另一端与传动件联动,而旋转方向并非限位件和传动件单向联动设置的方向,限位件又被第一定位件固定,无法旋转,所以扭簧另一端不会转动,扭簧整体会在防火窗的带动下形变,产生回复力,防火窗开度越大,扭簧形变程度越高,回复力越大,而需要调整开启防火窗需要的扭力时,只需直接将工具穿过通孔,插到驱动孔内,朝扭簧螺旋方向转动,这时防火窗未转动,安装轴固定扭簧下端,传动件便会带着扭簧形变,由于限位件和传动件单向联动设置,所以旋转后的限位件不会回到原先位置,无需用螺栓再次固定,防火窗在开启前扭簧就带有一定的回复力,便可加大防火窗开启时需要的扭力,需要继续调节时可直接再次旋转驱动孔,无需松开某个螺栓,不会被突然出现的扭簧的回复力带着转,一直处于固定状态的限位件也不会弹出,调节简单,方便的同时又十分安全。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和所述传动件的接触面设有相互配合的轮齿,所述限位件上的所述轮齿背向所述扭簧的螺旋方向的面设有斜面。如此设置,当防火窗旋转时由于限位件和传动件上的轮齿对齿,扭簧上方被固定,无法旋转,扭簧形变,回复力加大,当需要调整扭力时工具带着传动件朝扭簧螺旋方向转动,由于限位件上的轮齿背向扭簧的螺旋方向的面设有斜面,所以扭簧会顺着斜面被压下,使扭簧压缩,当传动件的轮齿转到限位件的另一个轮齿内时压缩的扭簧将传动件压入,使其无法回转,完成调节,结构简单,当需要使扭簧复位时只需将工具插入驱动孔内压下,使两个零件上的轮齿分离,扭簧的回复力便可带着传动件回位,操作简单,非常方便。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轴,所述传动件面向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设有传动头,所述连接轴背向所述扭簧的一侧设有与所述传动头适配的传动口,所述扭簧两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轴和所述安装轴面向所述扭簧的面设有与所述连接头适配的开口。如此设置,扭簧两端的的连接头分别插入连接轴和安装轴的开口内,实现了扭簧与二者的联动,而传动件可以依靠传动头插入传动口来和连接轴联动,间接和扭簧联动,结构简单,但一直被限位件限制回转的传动件损坏时由于传动件不和扭簧直接连接,可以直接拿出,更换更加方便。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和所述安装轴设有所述开口的面设有与所述扭簧内径配合的凸台。如此设置,凸台可对扭簧两端进行定位,使扭簧不会在套筒内移动,并且连接头更加不易从开口内弹出。进一步的,所述套筒设有第二定位件,所述安装轴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二定位件在对应所述环形槽位置与所述套筒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第二定位件与套筒可拆卸连接口位于环形槽内,限制安装轴上下滑动的同时不影响安装轴旋转,第一定位件固定限位件于扭簧上方,第二定位件固定安装轴于扭簧下方,扭簧的回复力便不会使零件从套筒内弹出。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对应所述定位孔和所述环形槽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为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螺栓。如此设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可以依靠螺纹拧入螺纹孔,进入定位孔和环形槽内,对限位件定位和对安装轴限位,结构简单,并且螺纹结构拆卸方便。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孔为正六边形孔。如此设置,驱动孔便可使用L型六角扳手插入,依靠L形六角扳手的力臂可更轻松的克服回复力转动扭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4为图2的B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为图5的C部放大图。图7为图5的D-D面剖视图。图8为图7的E部放大图。图中标号含义:1.L型安装座,2.套筒,201.第二定位件,202.螺纹孔,3.扭力调节组件,301.第一定位件,302.限位件,3021.通孔,3022.定位孔,303.传动件,3031.驱动孔,3032.轮齿,30321.斜面,3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调节扭力的防火窗铰接机构,包括L型安装座、套筒、扭力调节组件、扭簧和安装轴,所述套筒与所述L型安装座连接,所述扭簧位于所述套筒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限位件和传动件,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轴和传动件联动设置,所述限位件和所述传动件面向所述扭簧的螺旋方向单向联动设置,所述限位件中心设有通孔,所述传动件面向所述限位件的面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驱动孔,所述驱动孔小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固定所述限位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调节扭力的防火窗铰接机构,包括L型安装座、套筒、扭力调节组件、扭簧和安装轴,所述套筒与所述L型安装座连接,所述扭簧位于所述套筒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限位件和传动件,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轴和传动件联动设置,所述限位件和所述传动件面向所述扭簧的螺旋方向单向联动设置,所述限位件中心设有通孔,所述传动件面向所述限位件的面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驱动孔,所述驱动孔小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固定所述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扭力的防火窗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传动件的接触面设有相互配合的轮齿,所述限位件上的所述轮齿背向所述扭簧的螺旋方向的面设有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扭力的防火窗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轴,所述传动件面向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设有传动头,所述连接轴背向所述扭簧的一侧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
申请(专利权)人:林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