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子锁,包括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包括内壳体、外壳体、锁梁,所述内壳体内部设有电路板、电池、偏心轮锁止组件、检测开关、感应开关组件、接触开关,所述锁梁包括U型杆、第一锁头、第二锁头,所述偏心轮锁止组件包括电机、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偏心轮、锁止板,所述锁止板上设有矩形槽,所述偏心轮位于所述矩形槽内,所述内壳体上端设有滑槽,所述锁止板活动于所述滑槽内,第二锁头上设有第二锁止部,所述锁止板可插入所述第二锁止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锁,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可靠、可通过智能设备无线信号控制开锁、安全可靠、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子锁
本技术涉及电子锁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子锁。
技术介绍
现在智能化管理的需要很多在外的设备和库房的安全都需要实时的监控和安全防护,特别是有些行业有大量的库房需要上锁,需要繁杂的人工手续去管理开锁和上锁的程序,具有不安全,费时费力的缺点,如采用智能锁具通过网络即时管控开锁、上锁及统一监控,可提高安全性并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可靠、可通过智能设备无线信号控制开锁、安全可靠、省时省力的智能电子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智能电子锁,包括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包括内壳体、包覆在所述内壳体外侧的外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内壳体上端的锁梁,所述内壳体内部设有电路板、电池、偏心轮锁止组件、检测开关、感应开关组件、接触开关,所述锁梁包括U型杆、连接在所述U型杆两端的第一锁头、第二锁头,所述感应开关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锁头正下方,所述接触开关位于所述第二锁头正下方,所述偏心轮锁止组件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机、固定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偏心轮、以及位于所述偏心轮上侧的锁止板,所述锁止板上设有矩形槽,所述偏心轮位于所述矩形槽内,所述内壳体上端设有滑槽,所述锁止板活动于所述滑槽内,第二锁头上设有第二锁止部,所述锁止板可插入所述第二锁止部内。具体的,所述外壳体还插设有锁柱,所述第一锁头上设有第一锁止部,所述锁柱位于所述第一锁止部内。具体的,所述感应开关组件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磁感应开关、以及位于所述磁感应开关正上方的磁性顶杆,所述磁性顶杆位于所述第一锁头正上方。具体的,所述第一垫块上设有V型槽,所述检测开关连接有伸入所述V型槽内的探针。具体的,所述电路板还连接有唤醒开关,所述外壳体上设有供所述唤醒开关通过的让位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智能电子锁,利用偏心轮与锁止板的配合就能实现开锁和闭锁动作,结构简单,并且可通过智能手机配合控制应用软件实现开锁控制,开锁、闭锁后能够监控到相应的状态并实时通过智能设备回传至后台管理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智能电子锁的内部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智能电子锁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面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智能电子锁的主视图。图5为图4中B-B面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智能电子锁的开锁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偏心轮锁止组件、检测开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内壳体1、滑槽11、外壳体2、锁柱21、锁梁3、U型杆31、第一锁头32、第二锁头33、电池4、偏心轮锁止组件5、电机51、第一垫块52、V型槽521、第二垫块53、偏心轮54、锁止板55、矩形槽551、检测开关6、探针61、感应开关组件7、磁感应开关71、磁性顶杆72、接触开关8、唤醒开关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7所示:一种智能电子锁,包括电子锁,电子锁包括内壳体1、包覆在内壳体1外侧的外壳体2、以及位于内壳体1上端的锁梁3,内壳体1内部设有电路板、电池4、偏心轮锁止组件5、检测开关6、感应开关组件7、接触开关8,锁梁3包括U型杆31、连接在U型杆31两端的第一锁头32、第二锁头33,感应开关组件7位于第一锁头32正下方,第一锁头32需要开锁时,感应开关组件7用于顶出第一锁头32,接触开关8位于第二锁头33正下方,接触开关8用于监控第二锁头33,当第二锁头33向下按压锁紧时,第二锁头33底部接触到接触开关8,接触开关8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中,由控制系统下发指令,使偏心轮锁止组件5工作迅速锁紧第二锁头33,偏心轮锁止组件5包括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机51、固定在电机51输出轴上的第一垫块52、第二垫块53、偏心轮54、以及位于偏心轮54上侧的锁止板55,锁止板55上设有矩形槽551,偏心轮54位于矩形槽551内,内壳体1上端设有滑槽11,锁止板55活动于滑槽11内,第二锁头33上设有第二锁止部,锁止板55可插入第二锁止部内;锁紧时,锁止板55通过偏心轮54的转动向第二锁头33一侧滑动,最终锁紧第二锁止部;开锁时,锁止板55通过偏心轮54的转动向第一锁头32一侧滑动,最终锁止板55与第二锁止部分离,第二锁止部无限位作用,从而第二锁头33能够向上拔出。优选的,外壳体2还插设有锁柱21,第一锁头32上设有第一锁止部,锁柱21位于第一锁止部内,锁柱21用于锁紧第一锁头32,当第一锁头32需要开锁时,需先将锁柱21拔出,再利用感应开关组件7的推动,才可将第一锁头32拔出。优选的,感应开关组件7包括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磁感应开关71、以及位于磁感应开关71正上方的磁性顶杆72,磁性顶杆72位于第一锁头32正上方,磁感应开关71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磁感应开关71通电后产生磁性,其磁性斥力可将上端的磁性顶杆72顶出。优选的,第一垫块52上设有V型槽521,检测开关6连接有伸入V型槽521内的探针61,检测开关6用于感应偏心轮锁止组件5的运行状态,并且是通过探针61实现的,当第一垫块52顺时针转动时接触到探针61,即说明偏心轮54顺时针转动,锁止板55左移,检测开关6即可输出“开锁”信号,并反馈至相应的控制中,当第一垫块52逆时针转动时接触到探针61,即说明偏心轮54逆时针转动,锁止板55右移,检测开关6即可输出“闭锁”信号,并反馈至相应的控制中。优选的,为了节省电量,电路板还连接有唤醒开关9,外壳体2上设有供唤醒开关9通过的让位孔。实际应用如下:控制软件应用安装在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具备管理锁具和开锁功能,能通过初始密匙绑定电子锁并修改密匙,能通过无线信号控制电子锁的开锁、闭锁并实时回传信息,通过智能设备传回后台管理系统。开锁时,先按一次电子锁的唤醒开关9,电子锁内电子主控部分唤醒进入工作状态,与智能手机的控制软件应用建立连接。如果密匙配对成功则可发出开锁的指令,当电子锁接收到开锁指令后偏心轮锁止组件5上的电机51启动,偏心轮54逆时针转动,锁止板55右移而锁紧第二锁头33,第二锁头33无限位作用而打开,完成开锁。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子锁,包括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包括内壳体(1)、包覆在所述内壳体(1)外侧的外壳体(2)、以及位于所述内壳体(1)上端的锁梁(3),所述内壳体(1)内部设有电路板、电池(4)、偏心轮锁止组件(5)、检测开关(6)、感应开关组件(7)、接触开关(8),所述锁梁(3)包括U型杆(31)、连接在所述U型杆(31)两端的第一锁头(32)、第二锁头(33),所述感应开关组件(7)位于所述第一锁头(32)正下方,所述接触开关(8)位于所述第二锁头(33)正下方,所述偏心轮锁止组件(5)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机(51)、固定在所述电机(51)输出轴上的第一垫块(52)、第二垫块(53)、偏心轮(54)、以及位于所述偏心轮(54)上侧的锁止板(55),所述锁止板(55)上设有矩形槽(551),所述偏心轮(54)位于所述矩形槽(551)内,所述内壳体(1)上端设有滑槽(11),所述锁止板(55)活动于所述滑槽(11)内,第二锁头(33)上设有第二锁止部,所述锁止板(55)可插入所述第二锁止部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子锁,包括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包括内壳体(1)、包覆在所述内壳体(1)外侧的外壳体(2)、以及位于所述内壳体(1)上端的锁梁(3),所述内壳体(1)内部设有电路板、电池(4)、偏心轮锁止组件(5)、检测开关(6)、感应开关组件(7)、接触开关(8),所述锁梁(3)包括U型杆(31)、连接在所述U型杆(31)两端的第一锁头(32)、第二锁头(33),所述感应开关组件(7)位于所述第一锁头(32)正下方,所述接触开关(8)位于所述第二锁头(33)正下方,所述偏心轮锁止组件(5)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机(51)、固定在所述电机(51)输出轴上的第一垫块(52)、第二垫块(53)、偏心轮(54)、以及位于所述偏心轮(54)上侧的锁止板(55),所述锁止板(55)上设有矩形槽(551),所述偏心轮(54)位于所述矩形槽(551)内,所述内壳体(1)上端设有滑槽(11),所述锁止板(55)活动于所述滑槽(11)内,第二锁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鸿,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安邦德智能锁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