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斗舌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半自动锁体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22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斗舌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半自动锁体系统,所述翻斗舌装置包括翻斗舌、翻斗舌固定座、翻斗舌弹簧、翻斗舌分隔板、翻斗舌档块和翻斗舌挡块扭簧;翻斗舌与翻斗舌固定座可转动接触,翻斗舌弹簧套设在翻斗舌固定座的下部,翻斗舌分隔板内具有容纳翻斗舌、翻斗舌固定座和翻斗舌弹簧的容置空间,翻斗舌分隔板底部设有一通孔,翻斗舌固定座的下部通过压缩翻斗舌弹簧穿过通孔;翻斗舌挡块包括中心部、第一挡块限位片和第二挡块限位片,翻斗舌挡块通过中心部固定在壳体上,第一挡块限位片设置在翻斗舌分隔板的一侧,并与翻斗舌限位配合,第二挡块限位片置于翻斗舌分隔板底部的下方;翻斗舌挡块扭簧安装在中心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斗舌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半自动锁体系统
本技术涉及锁体
,具体涉及一种翻斗舌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半自动锁体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锁经历从机械锁发展到电子锁,再到智能锁。锁体是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用在防盗门上,负责防盗门基本的防盗工作。锁体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寿命。现有防盗门锁一般会在锁体上设置多种锁舌,包括但不限于触发舌、双向滑舌和主锁舌。目前双向滑舌装置在关门时往往需要通过设置特殊的部件(如触发拨片)与触发舌配合才能固定,而主锁舌通常是采用多个直栓并联在一起的结构,锁门时,须用钥匙传动而使各直栓弹出,插入到门框的锁孔内实现锁定,使用较为不便。而且,该种锁舌很容易被盗贼用工具撬开,防盗性能差,安全性低。现有也有采用电子验证方式控制锁舌的智能锁,但其性能有时仍存有不稳定性,例如遇到高温、强磁冲击等恶劣的环境,有些智能锁可能会失灵,导致主锁舌不能收回,门无法被打开。而且,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智能锁,在出厂时就确定了开门方向,即厂家需要针对左开门或右开门生产两套不同的智能锁,这样大大增加了智能锁的生产成本。综上,现有锁舌装置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安全性能差,易出现故障,导致无法顺利开门,且生产成本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能好的翻斗舌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半自动锁体系统,以解决现有双向滑舌装置存在的需要依赖触发舌装置与触发拨片配合才能固定,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安全性能差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翻斗舌装置,包括翻斗舌、翻斗舌固定座、翻斗舌弹簧、翻斗舌分隔板、翻斗舌档块和翻斗舌挡块扭簧;所述翻斗舌与翻斗舌固定座可转动接触,所述翻斗舌弹簧套设在翻斗舌固定座的下部,所述翻斗舌分隔板内具有容纳翻斗舌、翻斗舌固定座和翻斗舌弹簧的容置空间,所述翻斗舌分隔板底部设有一通孔,所述翻斗舌固定座的下部通过压缩翻斗舌弹簧穿过通孔;所述翻斗舌挡块包括中心部、第一挡块限位片和第二挡块限位片,所述翻斗舌挡块通过中心部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第一挡块限位片设置在翻斗舌分隔板的一侧,并与翻斗舌限位配合,所述第二挡块限位片置于翻斗舌分隔板底部的下方;所述翻斗舌挡块扭簧安装在中心部上。优选地,上述翻斗舌装置中,所述第一挡块限位片的端部为一体形成的两条状结构,分别为第一条状结构和第二条状结构;所述第二挡块限位片上具有一槽口。优选地,上述翻斗舌装置中,所述翻斗舌包括舌体部和主体部,所述舌体部由斜面和截面组成,所述主体部的两边具有第一凸出块,中间具有弧形凸出部,所述主体部的一侧部上还设有第二凸出块和第三凸出块,所述弧形凸出部与翻斗舌固定座可转动接触,所述第一凸出块、第二凸出块、第三凸出块与第一条状结构和第二条状结构限位配合。优选地,上述翻斗舌装置中,所述翻斗舌固定座包括翻斗舌限位块、弧形凹槽部与杆状部,所述翻斗舌限位块设置在与之位置相对应的锁壳的限位凹槽中,所述弧形凹槽部与弧形凸出部接触,所述杆状部上套设有翻斗舌弹簧,所述杆状部通过压缩翻斗舌弹簧穿过通孔。优选地,上述翻斗舌装置中,所述翻斗舌分隔板靠近第一挡块限位片的一侧设有两条形槽,分别为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一条状结构穿过第一条形槽置于第一凸出块和第二凸出块之间,所述第二条状结构穿过第二条形槽置于第二凸出块与第三凸出块之间以形成限位。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半自动锁体系统,包括上述翻斗舌装置,还包括:触发舌装置、触发舌压簧、减速电机组、锁体主锁舌组装置、锁体线路板、主齿轮、锁体锁头半圆芯、锁体安全拨片以及方棒传动装置,所述触发舌压簧套设在触发舌装置上,所述触发舌装置与锁体线路板可分离式接触,所述减速电机组分别与锁体线路板、主齿轮连接,所述主齿轮与锁体锁头半圆芯连接,所述锁体安全拨片一端与锁体锁头半圆芯可分离式接触,另一端与方棒传动装置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锁头半圆芯与锁体主锁舌组装置可分离式接触,所述方棒传动装置与第二挡块限位片可分离式接触。优选地,上述半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线路板上设置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与触发舌装置可分离式接触。优选地,上述半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触发舌装置包括伸出部、长臂和短臂,所述触发舌压簧套设在长臂上,所述短臂与触发开关可分离式接触。优选地,上述半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锁头半圆芯包括用于插入钥匙的锁孔和伸出臂,所述伸出臂与锁体安全拨片可分离式接触。优选地,上述半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安全拨片包括第一拨片单元、固定轴和第二拨片单元,所述锁体安全拨片通过固定轴固定在锁壳内,所述第一拨片单元与伸出臂可分离式接触,所述第二拨片单元与方棒传动装置可分离式接触。优选地,上述半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方棒传动装置包括方棒上转向轮、锁体锁扣螺栓片和方棒下转向轮,所述锁体锁扣螺栓片与方棒上转向轮或方棒下转向轮固定连接。优选地,上述半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锁扣螺栓片上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拨片单元的右端部伸入第一缺口内。优选地,上述半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主锁舌组装置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锁体锁头半圆芯的伸出臂在第二缺口内移动。优选地,上述半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方棒上转向轮包括用于插入方棒的方棒上插孔和上转向轮拨片,所述上转向轮拨片置于槽口内,并与槽口可分离式接触。优选地,上述半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方棒下转向轮包括用于插入方棒的方棒下插孔和下转向轮拨片,所述下转向轮拨片置于槽口内,并与槽口可分离式接触。优选地,上述半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主锁舌组装置上还设有主锁舌位置挡板。优选地,上述半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线路板上还设置有位置检测开关,所述位置检测开关与主锁舌位置挡板非接触式感应。优选地,上述半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位置检测开关包括第一位置检测开关和第二位置检测开关,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开关和第二位置检测开关分别与主锁舌位置挡板非接触式感应。优选地,上述半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开关和第二位置检测开关呈U型结构设置,所述主锁舌位置挡板在第一位置检测开关或第二位置检测开关的U型槽内移动。优选地,上述半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主锁舌组装置由三个锁舌单元组成,其中锁舌单元为可转动的圆柱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翻斗舌装置,包括翻斗舌、翻斗舌固定座、翻斗舌弹簧、翻斗舌分隔板、翻斗舌档块和翻斗舌挡块扭簧;所述翻斗舌与翻斗舌固定座可转动接触,所述翻斗舌弹簧套设在翻斗舌固定座的下部,所述翻斗舌分隔板内具有容纳翻斗舌、翻斗舌固定座和翻斗舌弹簧的容置空间,所述翻斗舌分隔板底部设有一通孔,所述翻斗舌固定座的下部通过压缩翻斗舌弹簧穿过通孔;所述翻斗舌挡块包括中心部、第一挡块限位片和第二挡块限位片,所述翻斗舌挡块通过中心部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第一挡块限位片设置在翻斗舌分隔板的一侧,并与翻斗舌限位配合,所述第二挡块限位片置于翻斗舌分隔板底部的下方;所述翻斗舌挡块扭簧安装在中心部上。本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斗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斗舌(101)、翻斗舌固定座(102)、翻斗舌弹簧(103)、翻斗舌分隔板(104)、翻斗舌挡块(105)和翻斗舌挡块扭簧(106);/n所述翻斗舌(101)与翻斗舌固定座(102)可转动接触,所述翻斗舌弹簧(103)套设在翻斗舌固定座(102)的下部,所述翻斗舌分隔板(104)内具有容纳翻斗舌(101)、翻斗舌固定座(102)和翻斗舌弹簧(103)的容置空间,所述翻斗舌分隔板(104)底部设有一通孔(1046),所述翻斗舌固定座(102)的下部通过压缩翻斗舌弹簧(103)穿过通孔(1046);/n所述翻斗舌挡块(105)包括中心部(1051)、第一挡块限位片(1052)和第二挡块限位片(1053),所述翻斗舌挡块(105)通过中心部(1051)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第一挡块限位片(1052)设置在翻斗舌分隔板(104)的一侧,并与翻斗舌(101)限位配合,所述第二挡块限位片(1053)置于翻斗舌分隔板(104)底部的下方;所述翻斗舌挡块扭簧(106)安装在中心部(105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斗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斗舌(101)、翻斗舌固定座(102)、翻斗舌弹簧(103)、翻斗舌分隔板(104)、翻斗舌挡块(105)和翻斗舌挡块扭簧(106);
所述翻斗舌(101)与翻斗舌固定座(102)可转动接触,所述翻斗舌弹簧(103)套设在翻斗舌固定座(102)的下部,所述翻斗舌分隔板(104)内具有容纳翻斗舌(101)、翻斗舌固定座(102)和翻斗舌弹簧(103)的容置空间,所述翻斗舌分隔板(104)底部设有一通孔(1046),所述翻斗舌固定座(102)的下部通过压缩翻斗舌弹簧(103)穿过通孔(1046);
所述翻斗舌挡块(105)包括中心部(1051)、第一挡块限位片(1052)和第二挡块限位片(1053),所述翻斗舌挡块(105)通过中心部(1051)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第一挡块限位片(1052)设置在翻斗舌分隔板(104)的一侧,并与翻斗舌(101)限位配合,所述第二挡块限位片(1053)置于翻斗舌分隔板(104)底部的下方;所述翻斗舌挡块扭簧(106)安装在中心部(105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限位片(1052)的端部为一体形成的两条状结构,分别为第一条状结构(1054)和第二条状结构(1055);所述第二挡块限位片(1053)上具有一槽口(10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斗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舌(101)包括舌体部(1011)和主体部(1012),所述舌体部(1011)由斜面(1015)和截面(1016)组成,所述主体部(1012)的两边具有第一凸出块(1013),中间具有弧形凸出部(1014),所述主体部(1012)的一侧部上还设有第二凸出块(1017)和第三凸出块(1018),所述弧形凸出部(1014)与翻斗舌固定座(102)可转动接触,所述第一凸出块(1013)、第二凸出块(1017)、第三凸出块(1018)与第一条状结构(1054)和第二条状结构(1055)限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斗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舌固定座(102)包括翻斗舌限位块(1021)、弧形凹槽部(1022)与杆状部(1023),所述翻斗舌限位块(1021)设置在与之位置相对应的锁壳的限位凹槽(401)中,所述弧形凹槽部(1022)与弧形凸出部(1014)接触,所述杆状部(1023)上套设有翻斗舌弹簧(103),所述杆状部(1023)通过压缩翻斗舌弹簧(103)穿过通孔(104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斗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舌分隔板(104)靠近第一挡块限位片(1052)的一侧设有两条形槽,分别为第一条形槽(1041)和第二条形槽(1042),所述第一条状结构(1054)穿过第一条形槽(1041)置于第一凸出块(1013)和第二凸出块(1017)之间,所述第二条状结构(1055)穿过第二条形槽(1042)置于第二凸出块(1017)与第三凸出块(1018)之间以形成限位。


6.一种半自动锁体系统,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翻斗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发舌装置(110)、触发舌压簧(7)、减速电机组(8)、锁体主锁舌组装置(9)、锁体线路板(10)、主齿轮(11)、锁体锁头半圆芯(12)、锁体安全拨片(13)以及方棒传动装置(19),所述触发舌压簧(7)套设在触发舌装置(110)上,所述触发舌装置(110)与锁体线路板(10)可分离式接触,所述减速电机组(8)分别与锁体线路板(10)、主齿轮(11)连接,所述主齿轮(11)与锁体锁头半圆芯(12)连接,所述锁体安全拨片(13)一端与锁体锁头半圆芯(12)可分离式接触,另一端与方棒传动装置(19)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锁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红舒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米克森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