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莉丽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结构中下水道自动定位和固定预埋套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174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结构中下水道自动定位和固定预埋套管装置,包括安装底座与套管,安装底座上开设有盲孔,盲孔内设有一个转轴,转轴上固定有一个电动伸缩杆,转轴与安装底座上之间设有单向轴承,单向轴承的外圈固定在盲孔内,单向轴承的内圈固定在转轴上,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固定有一个轴套a,轴套a上圆周均布有多个扇形板,轴套a上穿设有一个套筒,套筒上水平开设有多个通孔a,每个通孔a内穿设有一个横杆,横杆的一端与扇形板接触,横杆的另一端伸出通孔a外,横杆与通孔a滑动连接,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固定有轴套b,轴套b上固定有多个伸缩杆;所述的套管内侧面上开设有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中下水道自动定位和固定预埋套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预埋和固定套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结构中下水道自动定位和固定预埋套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施工得过程中,对套管预埋件的定位要求较高,传统的预埋管套技术不仅定位不准确,而且经常造成预埋套管的位置出现偏差,从而导致现场安装对应不上,增大了后期安装套管施工难度,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另外在在砼浇筑时,由于受到砼的压力,容易使预埋管套的位置发生偏离,不能满足管道的安装要求,影响后续工序的顺利展开,而且在砼完全凝凝固后,套管不易人为取出,取出套管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预埋管套技术不仅定位繁琐,经常会造成预埋管套的位移偏差,在砼浇筑时,由于受到砼的压力,容易使预埋管套的位置发生偏离,不能满足管道的安装要求,影响后续工序的顺利展开,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中下水道自动定位和固定预埋套管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建筑结构中下水道自动定位和固定预埋套管装置,包括安装底座与套管,安装底座上开设有盲孔,盲孔内设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结构中下水道自动定位和固定预埋套管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与套管(2),其特征在于:安装底座(1)上开设有盲孔,盲孔内设有一个转轴(4),转轴(4)上固定有一个电动伸缩杆(3),转轴(4)与安装底座(1)上之间设有单向轴承(5),单向轴承(5)的外圈固定在盲孔内,单向轴承(5)的内圈固定在转轴(4)上,电动伸缩杆(3)的下端固定有一个轴套a(6),轴套a(6)上圆周均布有多个扇形板(7),轴套a(6)上穿设有一个套筒(8),套筒(8)上水平开设有多个通孔a(9),每个通孔a(9)内穿设有一个横杆(10),横杆(10)的一端与扇形板(7)接触,横杆(10)的另一端伸出通孔a(9)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中下水道自动定位和固定预埋套管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与套管(2),其特征在于:安装底座(1)上开设有盲孔,盲孔内设有一个转轴(4),转轴(4)上固定有一个电动伸缩杆(3),转轴(4)与安装底座(1)上之间设有单向轴承(5),单向轴承(5)的外圈固定在盲孔内,单向轴承(5)的内圈固定在转轴(4)上,电动伸缩杆(3)的下端固定有一个轴套a(6),轴套a(6)上圆周均布有多个扇形板(7),轴套a(6)上穿设有一个套筒(8),套筒(8)上水平开设有多个通孔a(9),每个通孔a(9)内穿设有一个横杆(10),横杆(10)的一端与扇形板(7)接触,横杆(10)的另一端伸出通孔a(9)外,横杆(10)与通孔a(9)滑动连接,电动伸缩杆(3)的上端固定有轴套b(11),轴套b(11)上固定有多个伸缩杆(12);所述的套管(2)内侧面上开设有凹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中下水道自动定位和固定预埋套管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莉丽刘佳雷闪孙鑫
申请(专利权)人:刘莉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