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扣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016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牵引扣,用于悬挂牵引件以辅助牙科正畸治疗,所述牵引扣包括:呈长条状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设置方向与待悬挂的牵引件的施力方向相一致;以及形成于所述固定座的顶面、且供钩挂待悬挂的牵引件的挂设部,所述挂设部设于所述固定座靠近待悬挂的牵引件的一侧。该牵引扣的固定座的设置方向与牵引件的施力方向相一致,挂设部设置在固定座靠近牵引件的一侧,牵引件的弹力作用点作用于固定座的一侧,而固定座通过其底面与隐形矫治器间的粘贴力来承受弹性件的弹力,固定座的牢固性好,结构稳定,能够很好的将牵引件的弹力完全传递给隐形矫治器,实现辅助牙科正畸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牵引扣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正畸
,特指一种牵引扣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隐形牙齿矫正又叫“隐形无托槽矫正”,是牙齿矫正的一种。该隐形牙齿矫正没有传统矫治过程中的钢丝和托槽,不影响美观等突出优点而广受美齿者青睐。隐形牙齿矫正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没有传统的金属牙箍的疼痛感,佩戴方便,随时可取下来,且材料呈透明状,与人体亲和性好,不刺激口腔黏膜。在牙齿矫治过程中,需要设置牵引件对矫治器施加牵引力,以辅助牙科正畸治疗,传统的金属牙箍上通过设置牵引钩来钩挂牵引件来实现,而隐形矫治器受限于自身的形状,只能在矫治器上预制开口或者在矫治器上切割开口,通过开口来钩挂牵引件,但这样的方式难以满足各种正畸治疗需求。且在矫治器上预制开口或者切割开口会使得开口处的边缘翘起,容易导致黏膜损伤;另外矫治器上设置开口还会使得矫治器的贴合性变差,牵引件连接处的牙齿的矫治力度不足,该处牙齿移动受限,从而影响矫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牵引扣及其使用方法,解决现有的隐形矫治器通过设置开口连接牵引件存在难以满足正畸治疗需求的问题以及开口处的边缘易翘起导致黏膜损伤和开口影响牙齿矫治效果等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牵引扣,用于悬挂牵引件以辅助牙科正畸治疗,所述牵引扣包括:呈长条状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设置方向与待悬挂的牵引件的施力方向相一致;以及形成于所述固定座的顶面、且供钩挂待悬挂的牵引件的挂设部,所述挂设部设于所述固定座靠近待悬挂的牵引件的一侧。本专利技术的牵引扣可以直接粘贴固定在隐形矫治器上,为牵引件提供悬挂位置点,如此可配合各种正畸治疗需求,将牵引扣固定在所需的位置处即可。该牵引扣的固定座呈长条状,且该固定座的设置方向与牵引件的施力方向相一致,另外挂设部设置在固定座靠近牵引件的一侧,这样在牵引件的弹力作用于挂设部上时,挂设部将受到的弹力传递给固定座的一侧,弹力的作用点作用于固定座的一侧,而长条状的固定座与隐形矫治器完全连接,也即固定座通过其底面与隐形矫治器间的粘贴力来承受弹性件的弹力,固定座的牢固性好,结构稳定,能够很好的将牵引件的弹力完全传递给隐形矫治器,实现辅助牙科正畸治疗。再者,挂设部设置在固定座靠近牵引件的一侧,使得两个挂设部之间的间距较小,从而可使用尺寸较小的牵引件,降低口腔内的异物感,提高佩戴舒适度。本专利技术牵引扣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挂设部包括垂直形成于所述固定座的顶面的柱状段和形成于所述柱状段顶部的限位段。本专利技术牵引扣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段垂直连接于所述柱状段,且所述限位段朝着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延伸设置。本专利技术牵引扣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段呈条状,所述限位段垂直连接于所述柱状段,所述限位段的端部对应位于所述固定座的边缘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牵引扣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段呈弧形,且所述限位段的端部向着所述固定座的顶面延伸设置,并与所述固定座的顶面间留有间隙。本专利技术牵引扣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座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靠近待悬挂的牵引件,所述第二侧远离待悬挂的牵引件;所述挂设部为形成于所述第一侧并向上延伸再向着所述第二侧弯曲的挂钩。本专利技术牵引扣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底面为弧面,所述弧面的中部内凹。本专利技术牵引扣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底面为锯齿面、波浪面或者凹凸不平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牵引扣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牙科正畸治疗方案设计牵引件的布设位置;提供上述的牵引扣,将所述牵引扣粘贴于牙齿矫治器上与牵引件的布设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并将所述牵引扣的固定座的设置方向调整至与待安装的牵引件的施力方向相一致,并让所述挂设部靠近待安装的牵引件;提供牵引件,将所述牵引件套设于所述牵引扣的挂钩部上,从而所述牵引件施加弹力作用于所述挂钩部,进而通过所述牵引扣作用于牙齿矫治器上,实现辅助牙科正畸治疗。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安装所述牵引件时,将所述牵引件的两端挂设于对应的牵引扣的挂设部上;或者将所述牵引件的一端挂设于对应的牵引扣的挂设部上,将所述牵引件的另一端挂设于口腔内的种植钉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牵引扣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牵引扣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牵引扣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牵引扣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牵引扣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牵引扣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牵引扣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牵引扣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牵引扣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牵引扣安装在牙颌模型上用于悬挂牵引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牵引扣安装于隐形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牵引扣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现有隐形矫治器通过开口来钩挂牵引件所带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牵引扣可直接粘贴固定在隐形矫治器上,为牵引件提供悬挂点,以辅助牙科正畸治疗。本专利技术的牵引扣的固定座呈长条状,该长条状固定座的一侧形成有挂设部,该挂设部用于悬挂牵引件,这样牵引件的施力点作用于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座整体的抗拉强度大,能够承受住较大的牵引力,确保牵引扣粘贴固定的牢固性,稳定性好,还能够提高牵引扣的使用寿命。另外,挂设部设置在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座的设置方向与牵引件的施力方向相一致,这样两个挂设部之间的间距较小,可使用尺寸较小的牵引件,从而降低了口腔内的异物感,提高佩戴舒适度。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牵引扣及其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牵引扣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显示了图1所示的牵引扣的侧视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牵引扣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牵引扣20用于悬挂牵引件以辅助牙科正畸治疗,该牵引扣20包括固定座21和挂设部22,固定座21呈长条状,该固定座21的设置方向与待悬挂的牵引件的施力方向相一致;挂设部22形成于固定座21的顶面,该挂设部22用于钩挂待悬挂的牵引件,该挂设部22设于固定座21靠近待悬挂的牵引件的一侧。具体地,牵引扣20的固定座2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211和第二侧212,该第一侧211和第二侧212是位于固定座21长度方向的两侧,挂设部22设于固定座21的第一侧211处,这样挂设部22上挂套有牵引件后,该牵引件的施力点就作用于固定座21的第一侧211处了,下面对该固定座21的受力原理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座21的设置方向与牵引件的施力方向相一致,这样使得固定座21的长度方向和牵引件的施力方向是一致的,进一步的,将挂设部22设置在固定座21靠近牵引件的一侧,使得牵引件的弹力通过挂设部22作用于固定座21的一侧,在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扣,用于悬挂牵引件以辅助牙科正畸治疗,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扣包括:/n呈长条状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设置方向与待悬挂的牵引件的施力方向相一致;以及/n形成于所述固定座的顶面、且供钩挂待悬挂的牵引件的挂设部,所述挂设部设于所述固定座靠近待悬挂的牵引件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扣,用于悬挂牵引件以辅助牙科正畸治疗,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扣包括:
呈长条状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设置方向与待悬挂的牵引件的施力方向相一致;以及
形成于所述固定座的顶面、且供钩挂待悬挂的牵引件的挂设部,所述挂设部设于所述固定座靠近待悬挂的牵引件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设部包括垂直形成于所述固定座的顶面的柱状段和形成于所述柱状段顶部的限位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段垂直连接于所述柱状段,且所述限位段朝着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延伸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段呈条状,所述限位段垂直连接于所述柱状段,所述限位段的端部对应位于所述固定座的边缘范围之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段呈弧形,且所述限位段的端部向着所述固定座的顶面延伸设置,并与所述固定座的顶面间留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靠近待悬挂的牵引件,所述第二侧远离待悬挂的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成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允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