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载药的复合牙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20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载药的复合牙套,包括牙套本体,所述牙套本体由包含膜片层和弹性片层的复合片层制备形成,所述牙套本体与牙齿相接触的表面为所述弹性片层,所述牙套本体背离所述牙齿的表面为所述膜片层,所述弹性片层为发泡型材,具有均匀分布的泡孔,所述泡孔呈非密闭性,所述泡孔用于吸附治疗牙齿的功能性药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复合牙套可吸附用于治疗牙齿的功能性药水,将复合牙套佩戴于牙齿上,使得功能性药水能够持续地作用于牙齿周围,对牙齿进行修复,有利于提高牙齿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载药的复合牙套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载药的复合牙套。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民众对口腔健康越来越关注,目前大量的口腔保健品和保健药物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产品。日常生活中通过刷牙或者周期性使用一些牙齿保健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者延缓牙齿疾病的出现。许多医学领域的研究者提出,在日常进行牙齿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口腔保健产品能够有效保持牙齿的长期健康,使终生受益。在牙齿的护理上,使用漱口水等进行口腔清洁是常见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带来的缺陷也很明显,漱口水只能短暂的停留在口腔内,无法持续地对口腔内进行清洁,导致疗效缓慢、清洁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载药的复合牙套,解决牙齿保健不能持久性发挥作用、疗效缓慢、治疗效果不佳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载药的复合牙套,包括牙套本体,所述牙套本体由包含膜片层和弹性片层的复合片层制备形成,所述牙套本体与牙齿相接触的表面为所述弹性片层,所述牙套本体背离所述牙齿的表面为所述膜片层,所述弹性片层为发泡型材,具有均匀分布的泡孔,所述泡孔呈非密闭性,所述泡孔用于吸附治疗牙齿的功能性药水。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片层通过针刺的方式而形成非密闭性的泡孔。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片层的发泡密度为0.1~0.6g/cm3。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性药水为消炎药水、美白药水、抗敏感药水或抗菌药水。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片层的厚度为0.2~0.6mm。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膜片层的厚度为0.3~0.8mm。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牙套本体的壁厚为0.7~1.5mm。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牙套本体的截面呈U形。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牙套本体通过面对面对接的膜片层和弹性片层与牙颌模型置于模具内进而经过吸塑成型。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膜片的材质为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或聚碳酸酯。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用于载药的复合牙套,通过具有非密闭性泡孔的复合牙套吸附用于治疗牙齿的功能性药水,将复合牙套佩戴于牙齿上,使得功能性药水能够持续地作用于牙齿周围,对牙齿进行修复,有利于提高牙齿的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载药的复合牙套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A剖线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载药的复合牙套1,包括牙套本体11和形成于所述牙套本体11内的牙齿槽12,所述牙套本体11由包含膜片层111和弹性片层112的复合片层制备形成,所述牙套本体11与牙齿相接触的表面为所述弹性片层112,所述牙套本体11背离所述牙齿的表面为所述膜片层111,所述弹性片层112为发泡型材,具有均匀分布的泡孔,所述泡孔呈非密闭性,所述泡孔用于吸附治疗牙齿的功能性药水。所述牙套本体的截面呈U形,所述牙套本体通过面对面对接的膜片层和弹性片层与牙颌模型置于模具内进而经过吸塑成型;所述膜片层的材质为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或聚碳酸酯;所述弹性片层的材质为聚氨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或聚碳酸酯;所述膜片层为医疗级材料,以确保复合牙套佩戴的安全性。优选地,所述弹性片层通过针刺的方式而形成非密闭性的泡孔;所述泡孔的直径为5μm。所述弹性片层的发泡密度为0.1~0.6g/cm3,优选地,选取发泡密度为0.3g/cm3、0.35g/cm3、0.54g/cm3,由于所述弹性片层与牙齿接触,即位于所述膜片层的内侧,受所述膜片层的保护,所以可以选取较小发泡密度的弹性片层,以增加所述复合牙套的吸附存储能力,避免频繁更换复合牙套或补充功能性药水。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片层的厚度为0.2~0.6mm,所述膜片层的厚度为0.3~0.8mm;优选地,所述牙套本体的壁厚为0.7~1.5mm。优选地,弹性片层的厚度为0.3mm、0.4mm、0.45mm、0.5mm或0.55mm。膜片层的厚度为0.4mm、0.5mm、0.6mm、0.67mm或0.76mm。牙套本体的壁厚为0.8mm、0.9mm、1.0mm、1.1mm、1.2mm、1.3mm或1.4mm。本技术实施例中,弹性片层属于医疗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任何添加剂、安全、舒适性高;所述弹性片层采用物理气体发泡法制成,避免使用化学发泡剂,使得材质更加安全和环保,避免牙套材质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威胁。较佳地,所述弹性片层可由聚氨酯原料在物理气体发泡剂存在下由物理气体发泡法制备而成,发泡形成的发泡型材内部的泡孔均呈非密闭性,所述泡孔均匀形成于所述发泡型材内部;聚氨酯材料的耐磨性较好,有利于提高载药的复合牙套的耐久性。本技术所述膜片层和所述弹性片层均采用热可塑材料制成,利用热可塑材料受热软化、冷却硬化的特性而使得所述膜片层与所述弹性片层之间能够热熔连接成一整体,无对接缝,整体性好,牢固性高。本技术用于载药的复合牙套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膜片层和弹性片层,所述膜片层为现有技术中制备牙套常用的膜片,所述弹性片层为通过物理起泡发泡法制得的发泡型材;将所述膜片层面对面对贴于所述弹性片层上形成复合片层,并将形成的复合片层放置于牙颌模型上,所述牙颌模型放置于真空吸附成型机用于制作牙套的模具内;所述牙颌模型根据人的牙齿设置而成,具有定制性,与佩戴者的牙齿贴合性好,不容易发生牙套脱落等情况;所述牙颌模型的制作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3D打印技术完成,具有快速成型且成本低的特点;放置于牙颌模型上的弹性片层与牙颌模型接触,利用吸塑工艺于所述牙颌模型上制备出相适配的牙套,具体地,可对模具进行加热以令膜片层和弹性片层熔化,而后将模具内抽真空,使得膜片层和弹性片层能够紧紧的包裹在牙颌模型上,在冷却成型后,将牙颌模型及其上包裹的牙套取出,进而将牙套取下,裁剪掉多余的部分,获得用于载药的复合牙套,制得的牙套本体的内侧为所述弹性片层,也即该弹性片层与牙齿相接触。本技术实施例中,加热时间为20至30秒,温度200至220度左右。具体可根据所选用的材料选择适合的加热时间及加热温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性药水为含益生菌及含氟化物成分的药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性药水为消炎药水、美白药水、抗敏感药水或抗菌药水。具体地,所述消炎药水能够修复牙齿周围的红肿、疼痛等症状,如5%硝酸钾和1400ppm氟化钠的混合溶液,可用于牙齿每日基础护理,舒缓牙本质敏感的疼痛;所述美白药水能够提高牙齿的白度,增加牙齿的光泽感,如5000ppm的双氧水溶液,还可以是由陕西专利技术商店生产的晶莹牌牙齿增白涂膜(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载药的复合牙套,包括牙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本体由包含膜片层和弹性片层的复合片层制备形成,所述牙套本体与牙齿相接触的表面为所述弹性片层,所述牙套本体背离所述牙齿的表面为所述膜片层,所述弹性片层为发泡型材,具有均匀分布的泡孔,所述泡孔呈非密闭性,所述泡孔用于吸附治疗牙齿的功能性药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载药的复合牙套,包括牙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本体由包含膜片层和弹性片层的复合片层制备形成,所述牙套本体与牙齿相接触的表面为所述弹性片层,所述牙套本体背离所述牙齿的表面为所述膜片层,所述弹性片层为发泡型材,具有均匀分布的泡孔,所述泡孔呈非密闭性,所述泡孔用于吸附治疗牙齿的功能性药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载药的复合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层通过针刺的方式而形成非密闭性的泡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载药的复合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层的发泡密度为0.1~0.6g/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载药的复合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药水为消炎药水、美白药水、抗敏感药水或抗菌药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成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允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