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11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包括板体、拼接结构、折叠结构和加强结构,所述板体的两端及两侧均设置有拼接结构,所述拼接结构的内部依次安装有卡块、定位块、定位槽、伸缩槽、伸缩弹簧、伸缩块和卡槽,卡块分别设置于板体底端的两侧,所述板体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折叠结构,所述板体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拼接结构来实现对板体的快速组装,利用模块化板体上的定位块先固定于另一板体的定位槽内部,定位完成后定位槽一端的卡块会卡入一侧板体的卡槽内,卡合完成后利用卡槽两端伸缩槽内部的伸缩块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对其进行卡合固定,避免脱落,使两个板体之间更为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
技术介绍
在进行建造房屋时必不可少的需要使用到楼承板,楼承板主要是在建造楼层时用来支撑楼面上的混凝土成型的一种钢板,其受到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虽现市面上存在多种类型的楼承板,但普遍存在一些小缺陷:第一,传统的楼承板体积大且组装困难,因此在使用时得不到很好的使用体验;第二,传统的楼承板在进行运输过程中因其较大的体积不方便进行搬运移动,同时占用大量空间;第三,传统的楼承板的承载质量不高,因此在使用楼承板时可能将楼承板压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组装困难、不方便搬运且占用空间和承载力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包括板体、拼接结构、折叠结构和加强结构,所述板体的两端及两侧均设置有拼接结构,所述板体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折叠结构,所述板体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结构。优选的,所述拼接结构的内部依次安装有卡块、定位块、定位槽、伸缩槽、伸缩弹簧、伸缩块和卡槽,卡块分别设置于板体底端的两侧,卡块的一侧均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分别设置于板体顶端的两侧,定位块的一侧均设置有卡槽。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外径小于卡槽的内径,卡块与卡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优选的,所述卡槽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槽,伸缩槽内部的一侧均设置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一侧均设置有伸缩块,伸缩块的外径小于伸缩槽的内径,伸缩块通过伸缩弹簧与伸缩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优选的,所述折叠结构的内部依次安装有扣孔、铰链、翻转座和卡扣,翻转座固定于板体的中间位置处,翻转座的两侧均设置有铰链,扣孔固定于板体中心位置处的底端,卡扣固定于板体一端中心位置处的顶端。优选的,所述加强结构的内部依次安装有凹槽、固定片和加强筋,凹槽分别固定于板体的两端,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固定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设置有拼接结构来实现对板体的快速组装,利用模块化板体上的定位块先固定于另一板体的定位槽内部,定位完成后定位槽一端的卡块会卡入一侧板体的卡槽内,卡合完成后利用卡槽两端伸缩槽内部的伸缩块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对其进行卡合固定,避免脱落,使两个板体之间更为牢固;(2)通过设置有折叠结构来实现对板体的快速搬运且不占用空间,利用板体通过翻转座进行翻折,翻折完成后板体底端的扣孔会进入板体后侧顶端的卡扣上,两者之间扣合后转动卡扣即可完成固定,从而方便搬运且不占用空间;(3)通过设置有加强结构来增强板体的整体结构,使用过程中的板体会承受较大的重力,而过载的重量会将楼承板压坏,从而在板体底端加设有加强筋,加强筋放置于板体的凹槽中,利用固定片进行固定,有效增强楼承板的称重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卡块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板体;2、拼接结构;201、卡块;202、定位块;203、定位槽;204、伸缩槽;205、伸缩弹簧;206、伸缩块;207、卡槽;3、折叠结构;301、扣孔;302、铰链;303、翻转座;304、卡扣;4、加强结构;401、凹槽;402、固定片;403、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包括板体1、拼接结构2、折叠结构3和加强结构4,板体1的两端及两侧均设置有拼接结构2;拼接结构2的内部依次安装有卡块201、定位块202、定位槽203、伸缩槽204、伸缩弹簧205、伸缩块206和卡槽207,卡块201分别设置于板体1底端的两侧,卡块201的一侧均设置有定位块202,定位块202分别设置于板体1顶端的两侧,定位块202的一侧均设置有卡槽207,卡块201的外径小于卡槽207的内径,卡块201与卡槽207之间构成卡合结构,卡槽207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槽204,伸缩槽204内部的一侧均设置有伸缩弹簧205,伸缩弹簧205的一侧均设置有伸缩块206,伸缩块206的外径小于伸缩槽204的内径,伸缩块206通过伸缩弹簧205与伸缩槽204之间构成卡合结构;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使用时,利用模块化板体1上的定位块202先固定于另一板体1的定位槽203内部,定位完成后定位槽203一端的卡块201会卡入一侧板体1的卡槽207内,卡合完成后利用卡槽207两端伸缩槽204内部的伸缩块206在伸缩弹簧205的作用下对其进行卡合固定,避免脱落,使两个板体1之间更为牢固;板体1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折叠结构3,折叠结构3的内部依次安装有扣孔301、铰链302、翻转座303和卡扣304,翻转座303固定于板体1的中间位置处,翻转座303的两侧均设置有铰链302,扣孔301固定于板体1中心位置处的底端,卡扣304固定于板体1一端中心位置处的顶端;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利用板体1通过翻转座303进行翻折,翻折完成后板体1底端的扣孔301会进入板体1后侧顶端的卡扣304上,两者之间扣合后转动卡扣304即可完成固定,从而方便搬运且不占用空间板体1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结构4,加强结构4的内部依次安装有凹槽401、固定片402和加强筋403,凹槽401分别固定于板体1的两端,凹槽401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强筋403,加强筋403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固定片402;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时,板体1会承受较大的重力,而过载的重量会将楼承板压坏,从而在板体1底端加设有加强筋403,加强筋403放置于板体1的凹槽401中,利用固定片402进行固定,有效增强楼承板的称重力。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模块化板体1上的定位块202先固定于另一板体1的定位槽203内部,定位完成后定位槽203一端的卡块201会卡入一侧板体1的卡槽207内,卡合完成后利用卡槽207两端伸缩槽204内部的伸缩块206在伸缩弹簧205的作用下对其进行卡合固定,避免脱落,使两个板体1之间更为牢固,利用板体1通过翻转座303进行翻折,翻折完成后板体1底端的扣孔301会进入板体1后侧顶端的卡扣304上,两者之间扣合后转动卡扣304即可完成固定,从而方便搬运且不占用空间,使用过程中的板体1会承受较大的重力,而过载的重量会将楼承板压坏,从而在板体1底端加设有加强筋403,加强筋403放置于板体1的凹槽401中,利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包括板体(1)、拼接结构(2)、折叠结构(3)和加强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两端及两侧均设置有拼接结构(2),所述板体(1)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折叠结构(3),所述板体(1)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结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包括板体(1)、拼接结构(2)、折叠结构(3)和加强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两端及两侧均设置有拼接结构(2),所述板体(1)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折叠结构(3),所述板体(1)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结构(2)的内部依次安装有卡块(201)、定位块(202)、定位槽(203)、伸缩槽(204)、伸缩弹簧(205)、伸缩块(206)和卡槽(207),卡块(201)分别设置于板体(1)底端的两侧,卡块(201)的一侧均设置有定位块(202),定位块(202)分别设置于板体(1)顶端的两侧,定位块(202)的一侧均设置有卡槽(2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201)的外径小于卡槽(207)的内径,卡块(201)与卡槽(207)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陈玲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