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炜专利>正文

一种隔墙端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10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墙端部结构,包括横龙骨和垂直设置在横龙骨端部的两组竖龙骨,横龙骨的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网,钢丝网通过螺钉固定在横龙骨上且外侧设置有墙体材料喷筑层,两组竖龙骨对称设置且内侧相贴合,两组竖龙骨的连接处的内侧卡扣有两组限位卡板,限位卡板包括U型板和设置在U型板内侧呈倾斜状设置的金属弹片,U型板与金属弹片一体成型且连接处形成有V型口,V型口内均匀设置有四组回力弹簧,回力弹簧的内端与U型板相连接且外端与金属弹片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横龙骨端部与竖龙骨的连接处设置有承压隔片,可以对纵向的压力达到一定的缓冲目的,减小端部挤压而产生形变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墙端部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为一种隔墙端部结构。
技术介绍
骨架隔墙也称龙骨隔墙,主要用木料或钢材构成骨架,再在两侧做面层。简单说是指在隔墙龙骨两侧安装面板以形成的轻质隔墙骨架分别由上槛、下槛、竖筋、横筋(又称横档)、斜撑等组成。竖筋的间距取决于所用材料的规格,再用同样的断面的材料在竖筋间沿高度方向,按板材规格而设定横筋,两端撑紧、钉牢,以增加稳定性。面层材料通常用的有纤维板、纸面石膏板、胶合板、钙塑板、塑铝板、纤维水泥板等轻质薄板。面板和骨架的固定方法,可根据不同材料,采用钉子、膨胀螺栓、铆钉、自攻螺丝或金属夹子,为了提高龙骨结构的稳定性会在横龙骨的端部与竖龙骨的连接处通过螺钉进行固定以提高其稳定性。然而,现有的隔墙端部结构存在以下的问题:(1)龙骨端部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一般通过螺钉进行固定,稳定性较差,此外端部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发生形变;(2)一般龙骨隔墙外围的竖龙骨承受压力较大,通过独立的竖龙骨进行支撑无法满足承压的需要。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墙端部结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墙端部结构,包括横龙骨和垂直设置在横龙骨端部的两组竖龙骨,所述横龙骨的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通过螺钉固定在横龙骨上且外侧设置有墙体材料喷筑层,两组所述竖龙骨对称设置且内侧相贴合,两组所述竖龙骨的连接处的内侧卡扣有两组限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板包括U型板和设置在U型板内侧呈倾斜状设置的金属弹片,所述U型板与金属弹片一体成型且连接处形成有V型口,所述V型口内均匀设置有四组回力弹簧,所述回力弹簧的内端与U型板相连接且外端与金属弹片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弹片与竖龙骨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护垫片,所述防护垫片采用橡胶材料且贴附于金属弹片的外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竖龙骨呈U型结构且端部与横龙骨的连接处内置用承压隔片,所述横龙骨的外侧穿插有自攻螺钉,所述自攻螺钉的外端穿插于承压隔片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承压隔片为双层结构且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缓冲隔板,所述缓冲隔板之间形成有填充槽,所述填充槽内填充有硅胶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缓冲隔板的表面加工成型有若干组内凹外凸的半球状凸块,位于两侧所述半球状凸块分别于横龙骨和竖龙骨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方案在横龙骨端部与竖龙骨的连接处设置有承压隔片,可以对纵向的压力达到一定的缓冲目的,减小端部挤压而产生形变的可能性。2.在横龙骨的端部对称设计有两组竖龙骨可以较大程度上提高龙骨框架边缘的支撑能力,并在两组竖龙骨端部连接处设计有专门的卡扣机构便于将竖龙骨之间进行固定卡扣,提高两组竖龙骨连接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个龙骨框架结构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限位卡板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承压隔片的位置结构图。图中:1-横龙骨,2-竖龙骨,3-钢丝网,4-墙体材料喷筑层,5-限位卡板,6-U型板,7-金属弹片,8-V型口,9-回力弹簧,10-防护垫片,11-承压隔片,12-自攻螺钉,13-缓冲隔板,14-填充槽,15-硅胶垫,16-半球状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隔墙端部结构,包括横龙骨1和垂直设置在横龙骨1端部的两组竖龙骨2,横龙骨1的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网3,钢丝网3通过螺钉固定在横龙骨1上且外侧设置有墙体材料喷筑层4,两组竖龙骨2对称设置且内侧相贴合,两组竖龙骨2的连接处的内侧卡扣有两组限位卡板5,限位卡板5包括U型板6和设置在U型板6内侧呈倾斜状设置的金属弹片7,U型板6与金属弹片7一体成型且连接处形成有V型口8,V型口8内均匀设置有四组回力弹簧9,回力弹簧9的内端与U型板6相连接且外端与金属弹片7相连接。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金属弹片7与竖龙骨2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护垫片10,防护垫片10采用橡胶材料且贴附于金属弹片7的外侧,金属弹片7与竖龙骨2的内壁相接触达到限位的目的,并在连接处设计有橡胶材料的防护垫片10避免金属弹片7对竖龙骨2内壁造成损坏。进一步改进地,如图3所示:竖龙骨2呈U型结构且端部与横龙骨1的连接处内置用承压隔片11,横龙骨1的外侧穿插有自攻螺钉12,自攻螺钉12的外端穿插于承压隔片11上,通过在竖龙骨2与横龙骨1的连接处设计有承压隔片11可以减小端部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形变,并通过自攻螺钉12达到对连接处固定的目的。进一步改进地,如图3所示:承压隔片11为双层结构且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缓冲隔板13,缓冲隔板13之间形成有填充槽14,填充槽14内填充有硅胶垫15,硅胶垫15可以减小连接处的摩擦力和压力,达到缓冲的目的。具体地,缓冲隔板13的表面加工成型有若干组内凹外凸的半球状凸块16,位于两侧半球状凸块16分别于横龙骨1和竖龙骨2相接触,通过缓冲隔板13表面半球状凸块16可以避免横龙骨1和竖龙骨2端部直接接触,减小由于挤压而导致的龙骨形变。在使用时:本技术将两组竖龙骨2对称拼接,拼接完成后在端口位置置入限位卡板5,通过回力弹簧9的弹力以及金属弹片7的回弹力推动金属弹片7挤压竖龙骨2的内壁,达到限位固定的目的,然后将拼接好的两组竖龙骨2插入横龙骨1的端部,并在拼接处置入承压隔片11,并通过自攻螺钉12对承压隔片11进行固定,通过缓冲隔板13表面半球状凸块16可以避免横龙骨1和竖龙骨2端部直接接触,减小由于挤压而导致的龙骨形变,硅胶垫15可以减小连接处的摩擦力和压力,达到缓冲的目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墙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龙骨(1)和垂直设置在横龙骨(1)端部的两组竖龙骨(2),所述横龙骨(1)的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网(3),所述钢丝网(3)通过螺钉固定在横龙骨(1)上且外侧设置有墙体材料喷筑层(4),两组所述竖龙骨(2)对称设置且内侧相贴合,两组所述竖龙骨(2)的连接处的内侧卡扣有两组限位卡板(5),所述限位卡板(5)包括U型板(6)和设置在U型板(6)内侧呈倾斜状设置的金属弹片(7),所述U型板(6)与金属弹片(7)一体成型且连接处形成有V型口(8),所述V型口(8)内均匀设置有四组回力弹簧(9),所述回力弹簧(9)的内端与U型板(6)相连接且外端与金属弹片(7)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墙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龙骨(1)和垂直设置在横龙骨(1)端部的两组竖龙骨(2),所述横龙骨(1)的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网(3),所述钢丝网(3)通过螺钉固定在横龙骨(1)上且外侧设置有墙体材料喷筑层(4),两组所述竖龙骨(2)对称设置且内侧相贴合,两组所述竖龙骨(2)的连接处的内侧卡扣有两组限位卡板(5),所述限位卡板(5)包括U型板(6)和设置在U型板(6)内侧呈倾斜状设置的金属弹片(7),所述U型板(6)与金属弹片(7)一体成型且连接处形成有V型口(8),所述V型口(8)内均匀设置有四组回力弹簧(9),所述回力弹簧(9)的内端与U型板(6)相连接且外端与金属弹片(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墙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片(7)与竖龙骨(2)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护垫片(10),所述防护垫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炜
申请(专利权)人:张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