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体建筑结构,具体涉及墙体技术领域,包括可拆卸框架,所述可拆卸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拼接墙体,且可拆卸框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可拆卸框架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固定槽,且可拆卸框架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科学合理,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固定槽,能够实现可拆卸框架与拼接墙体的快速安装及拆卸,且通过设置的拼接墙体能够实现墙体的快速安装及拆卸工作,同时能够实现墙体的重复利用,便于用户根据实际使用场地进行不同尺寸墙体的安装,实用性较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保温、隔热、防火、隔音、防水等优点,且生产成本较低,适宜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墙体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墙体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等能力,墙体的种类较多,有单一材料的墙体,有复合材料的墙体。综合考虑围护、承重、节能、美观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墙体方案,是建筑构造的重要任务。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建筑结构墙体多为一个整体,不能实现墙体的拼接固定,且拆除时需要整体拆除,不能实现墙体的重复利用,浪费资源,实用性较差,同时,现有墙体结构保温、隔热、阻燃性能较差,安全性差,同时其隔音效果及防水性能不理想,已不能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墙体建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体建筑结构,包括可拆卸框架,所述可拆卸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拼接墙体,且可拆卸框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可拆卸框架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固定槽,且可拆卸框架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可拆卸框架的内部远离第一限位块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拼接墙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槽,且拼接墙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拼接墙体的一侧开设有卡槽,另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拼接墙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一侧安装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隔音层,所述第一隔音层的一侧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一侧安装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隔音层,所述第二隔音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潮层。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槽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块相适配,所述第一限位块与卡槽相适配,所述第二限位块与卡块相适配。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槽与第二固定块相适配,所述卡槽与卡块相适配。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层是一种聚氨酯保温板材质的构件,且保温层的厚度为1~3cm。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层是一种玻璃纤维材质的构件,且隔热层的厚度为0.5~1.2cm。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均是一种微穿孔吸音板材质的构件,且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的厚度均为1~2cm。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阻燃层是一种防火板材质的构件,且阻燃层的厚度为1~1.5cm。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层的内部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潮层是一种防水透气膜材质的构件。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固定槽,能够实现可拆卸框架与拼接墙体的快速安装及拆卸,且通过设置的拼接墙体能够实现墙体的快速安装及拆卸工作,同时能够实现墙体的重复利用,克服传统墙体一体成型,安装拆卸不便的缺陷,降低生产成本,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的第二固定槽和第二固定块实现拼接墙体的纵向拼接固定工作,通过设置的卡槽与卡块能够实现拼接墙体的横向拼接固定工作,便于用户根据实际使用场地进行不同尺寸墙体的安装,实用性较强。2、通过设置的保温层能够利用聚氨酯保温板的保温、轻质、耐候性及防潮性,提高墙体的保温、轻质性能;通过设置的隔热层能够利用玻璃纤维优良的绝热保温性能及抗腐、抗拉强度高等特性,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及抗腐蚀效果。3、通过设置的阻燃层能够提高墙体的防火性能,提高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设置的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能够吸收一定噪音,提高墙体的隔音效果;通过设置的防潮层能够提高墙体的防水性能,延长墙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拼接墙体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中拼接墙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0、可拆卸框架;101、第一固定块;102、第一固定槽;103、第一限位块;104、第二限位块;20、拼接墙体;201、第二固定槽;202、第二固定块;203、卡槽;204、卡块;205、保温层;206、隔热层;207、第一隔音层;208、阻燃层;209、加强层;210、第二隔音层;211、防潮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墙体建筑结构,包括可拆卸框架10,可拆卸框架10的内部设置有拼接墙体20,且可拆卸框架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01,可拆卸框架10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02,且可拆卸框架10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03,可拆卸框架10的内部远离第一限位块103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04,拼接墙体20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槽201,且拼接墙体2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块202,拼接墙体20的一侧开设有卡槽203,另一侧设置有卡块204,第一固定块101与第二固定槽201相适配,第一固定槽102与第二固定块202相适配,第一限位块103与卡槽203相适配,第二限位块104与卡块204相适配,第二固定槽201与第二固定块202相适配,卡槽203与卡块204相适配,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块101和第一固定槽102能够实现可拆卸框架10与拼接墙体20的快速安装及拆卸,且通过设置的拼接墙体20能够实现墙体的快速安装及拆卸工作,同时能够实现墙体的重复利用,克服传统墙体一体成型,安装拆卸不便的缺陷,降低生产成本,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的第二固定槽201和第二固定块202实现拼接墙体20的纵向拼接固定工作,通过设置的卡槽203与卡块204实现拼接墙体20的横向拼接固定工作,便于用户根据实际使用场地进行不同尺寸墙体的安装,实用性较强。进一步的,拼接墙体20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205,保温层205的一侧安装有隔热层206,保温层205是一种聚氨酯保温板材质的构件,且保温层205的厚度为1~3cm,隔热层206是一种玻璃纤维材质的构件,且隔热层206的厚度为0.5~1.2cm,通过设置的保温层205能够利用聚氨酯保温板的保温、轻质、耐候性及防潮性,提高墙体的保温、轻质性能;通过设置的隔热层206能够利用玻璃纤维优良的绝热保温性能及抗腐、抗拉强度高等特性,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及抗腐蚀效果。再进一步的,隔热层206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隔音层207,第一隔音层207的一侧设置有阻燃层208,阻燃层208是一种防火板材质的构件,且阻燃层208的厚度为1~1.5cm,通过设置的阻燃层208能够提高墙体的防火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建筑结构,包括可拆卸框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框架(10)的内部设置有拼接墙体(20),且可拆卸框架(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01),所述可拆卸框架(10)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02),且可拆卸框架(10)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03),所述可拆卸框架(10)的内部远离第一限位块(103)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04);/n所述拼接墙体(20)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槽(201),且拼接墙体(2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块(202),所述拼接墙体(20)的一侧开设有卡槽(203),另一侧设置有卡块(204),所述拼接墙体(20)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205),所述保温层(205)的一侧安装有隔热层(206),所述隔热层(206)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隔音层(207),所述第一隔音层(207)的一侧设置有阻燃层(208),所述阻燃层(208)的一侧安装有加强层(209),所述加强层(209)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隔音层(210),所述第二隔音层(210)的一侧设置有防潮层(2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建筑结构,包括可拆卸框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框架(10)的内部设置有拼接墙体(20),且可拆卸框架(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01),所述可拆卸框架(10)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02),且可拆卸框架(10)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03),所述可拆卸框架(10)的内部远离第一限位块(103)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04);
所述拼接墙体(20)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槽(201),且拼接墙体(2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块(202),所述拼接墙体(20)的一侧开设有卡槽(203),另一侧设置有卡块(204),所述拼接墙体(20)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205),所述保温层(205)的一侧安装有隔热层(206),所述隔热层(206)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隔音层(207),所述第一隔音层(207)的一侧设置有阻燃层(208),所述阻燃层(208)的一侧安装有加强层(209),所述加强层(209)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隔音层(210),所述第二隔音层(210)的一侧设置有防潮层(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01)与第二固定槽(201)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槽(102)与第二固定块(202)相适配,所述第一限位块(103)与卡槽(203)相适配,所述第二限位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