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新型大小雨水分流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073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新型大小雨水分流井,涉及城市排水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分流井分流效果不佳的问题,其包括井体和盖设于井体的雨水篦子,所述井体内设置有开设有漏水孔的截污挂篮,所述井体连通有排污管和排水管,所述排污管在竖直方向上均布为多根,所述排水管连通于井体底部,多根所述排污管在竖直方向上均位于排水管上侧,所述排污管与排水管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平置的过滤浮板,所述过滤浮板周向抵接于井体内壁,所述过滤浮板包括支撑浮板和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叠置于支撑浮板背离排水管一侧,所述支撑浮板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多个泄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相对快速排水的同时,分流效果相对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新型大小雨水分流井
本技术涉及城市排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新型大小雨水分流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雨水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分流井,作为雨水最前期预处理装置,其在雨水收集系统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将排水沟汇集而来的水分流,形成可供再次利用或流入河流的水和排入污水管网需被处理的污水;其为城市现代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公告号为CN20766007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海绵城市新型大小雨水分流井,包括固定内置于路面内的井体,所述井体上端活动连接有井圈,所述井圈内设置有可活动的雨水篦子,所述雨水篦子下侧设置有截污挂篮和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固定设置在井体上端,所述截污挂篮活动设置在导流筒上端,所述导流筒下底中部设置有溢流筒,所述溢流筒下部两侧活动连接有密封板。上述方案提供了海绵城市新型大小雨水分流井,其通过设置雨水篦子和截污挂篮将初期雨水截流至储水管道,通过设置溢流筒将超标雨水导入城市下水道,达到大、小雨分流的作用;但根据所述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1可知,当水量未达到溢流筒的溢流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新型大小雨水分流井,包括呈上开口结构的井体(1)和盖设于井体(1)的雨水篦子(2),所述井体(1)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井体(1)内设置有开设有漏水孔的截污挂篮(11),所述截污挂篮(11)挂接于井体(1)与雨水篦子(2)的搭接处,所述井体(1)连通有排污管(12)和排水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12)在竖直方向上均布为多根,所述排水管(13)连通于井体(1)底部,多根所述排污管(12)在竖直方向上均位于排水管(13)上侧,所述排污管(12)与排水管(13)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平置的过滤浮板(3),所述过滤浮板(3)周向抵接于井体(1)内壁,所述过滤浮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新型大小雨水分流井,包括呈上开口结构的井体(1)和盖设于井体(1)的雨水篦子(2),所述井体(1)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井体(1)内设置有开设有漏水孔的截污挂篮(11),所述截污挂篮(11)挂接于井体(1)与雨水篦子(2)的搭接处,所述井体(1)连通有排污管(12)和排水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12)在竖直方向上均布为多根,所述排水管(13)连通于井体(1)底部,多根所述排污管(12)在竖直方向上均位于排水管(13)上侧,所述排污管(12)与排水管(13)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平置的过滤浮板(3),所述过滤浮板(3)周向抵接于井体(1)内壁,所述过滤浮板(3)包括支撑浮板(31)和过滤层(32),所述过滤层(32)叠置于支撑浮板(31)背离排水管(13)一侧,所述支撑浮板(31)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多个泄水孔(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新型大小雨水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12)靠近井体(1)一端侧同轴开设有滑移管槽(4),所述滑移管槽(4)滑移连接有与其同轴的卡接管(41),所述卡接管(41)的内径与排污管(12)的内径相同,所述卡接管(41)设置有长度方向与其轴线方向相同的挤出弹簧(42),所述挤出弹簧(4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滑移管槽(4)槽底和卡接管(41),所述卡接管(41)背离挤出弹簧(42)的一端外壁成型滑移面(411),所述滑移面(411)朝向卡接管(41)的轴线倾斜。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惟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