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下机水路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06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厨下机水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还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一水路板中部镂空形成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边沿朝前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控制阀装入该第一通孔并且与该第一连接部插接,所述第一水路板上设有进水通道、接水通道、第一废水通道、第一净水通道;所述第二水路板中部镂空形成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边沿朝前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控制阀装入该第二通孔并且与该第二连接部插接,所述第二水路板上设有第二废水通道、第二净水通道。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厨下机水路连接结构对滤芯和控制阀进行水路连接,可以极大地减小软管的使用,具有水路结构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厨下机水路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厨下机水路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专利号201520416073.9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泵净水器,结构参见其附图所示,包括依次串联的PP棉滤芯组件、电磁阀、反渗透膜组件(包括了增压泵)、复合后置滤芯组件、出水装置,反渗透膜组件的废水出口均通过组合冲洗电磁阀连通废水出水口。PP棉滤芯组件、电磁阀、反渗透膜组件、复合后置滤芯组件相互之间的水路连接多数依靠软管进行连接,导致水路连接结构复杂、检修不方便,并且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厨下机水路连接结构,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厨下机水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还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均是一体注塑成型并且横向拼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水路板中部镂空形成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边沿朝前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控制阀装入该第一通孔并且与该第一连接部插接,所述第一水路板上设有进水通道、接水通道、第一废水通道、第一净水通道,所述接水通道经过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水路板中部镂空形成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边沿朝前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控制阀装入该第二通孔并且与该第二连接部插接,所述第二水路板上设有第二废水通道、第二净水通道,所述第二废水通道经过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废水通道和第二废水通道相连通形成废水排出水路,所述第一净水通道和第二净水通道相连通形成净水排出水路。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由第一通孔上边沿朝前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由第二通孔上边沿朝前延伸。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进水通道的进水口、所述废水排出水路的出水口、所述净水排出水路的出水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水路板的侧面。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水路板的后面,所述第二净水通道经过所述第三控制阀。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增压泵。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所述第一水路板设置进水通道,可将自来水引入第一级滤芯,水从第一级滤芯出来之后进入接水通道,经过第一控制阀之后再从接水通道引入第二级滤芯,第二级滤芯出来的水分两路,一路是废水,沿着废水排出水路经过第二控制阀之后从废水排出水路排出,另一路进入第三级滤芯,第三级滤芯出来的水为净水,通过净水排出水路排出。同时,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分别设置连接部与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插接。因此,利用本技术的厨下机水路连接结构对滤芯和控制阀进行水路连接,可以极大地减小软管的使用,具有水路结构简单的优点。另外,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横向拼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分别安装在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上,结构紧凑,可以有效减小厨下机的体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绘示了厨下机水路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了厨下机水路连接结构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图3绘示了厨下机水路连接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厨下机水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控制阀10、第二控制阀20、第一水路板30和第二水路板40。所述第一水路板30和第二水路板40均竖向设置,二者横向拼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水路板30和第二水路板40均是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所述第一水路板30中部镂空形成第一通孔31,所述第一通孔31边沿朝前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32,所述第一控制阀10装入(穿过)该第一通孔并且与该第一连接部32插接。所述第一水路板30上设有进水通道33、接水通道34、第一废水通道35、第一净水通道36,所述接水通道34经过所述第一控制阀10,也就是接水通道34内的水流会经过第一控制阀10。所述第二水路板40中部镂空形成第二通孔41,所述第二通孔41边沿朝前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42,所述第二控制阀20装入(穿过)该第二通孔42并且与该第二连接部42插接。所述第二水路板40上设有第二废水通道43、第二净水通道44,所述第二废水通道43经过所述第二控制阀20,也就是第二废水通道43内的水流会经过第二控制阀20。所述第一废水通道35和第二废水通道43相连通形成废水排出水路。所述第一净水通道36和第二净水通道44相连通形成净水排出水路。该厨下机水路连接结构配合三级滤芯使用,具体地:所述第一水路板30上设有进水通道33接入第一级滤芯,第一级滤芯出来的水引入接水通道34,水经过第一控制阀10并从接水通道34引出之后,可通过软管接入第二级滤芯。水从第二级滤芯出来之后分两路,一路是废水,进入第二水路板40的第二废水通道43,从废水排出水路排出;另一路是净水,进入第二水路板40的第二净水通道44,从净水排出水路排出。本实施例当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2由第一通孔31上边沿朝前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42由第二通孔42上边沿朝前延伸。所述进水通道33的进水口、所述废水排出水路的出水口、所述净水排出水路的出水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水路板30的侧面,即与第二水路板40相反一侧的侧面。优选地,还包括第三控制阀50,所述第三控制阀50设置在所述第二水路板40的后面,所述第二净水通道44经过所述第三控制阀50。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阀10包括增压泵,用于对水路增压,再进入第二级滤芯。另外,第三控制阀50集合了高压开关和单向阀的功能,防止水回流,并输出高压水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厨下机水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均是一体注塑成型并且横向拼接在一起;/n所述第一水路板中部镂空形成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边沿朝前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控制阀装入该第一通孔并且与该第一连接部插接,所述第一水路板上设有进水通道、接水通道、第一废水通道、第一净水通道,所述接水通道经过所述第一控制阀;/n所述第二水路板中部镂空形成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边沿朝前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控制阀装入该第二通孔并且与该第二连接部插接,所述第二水路板上设有第二废水通道、第二净水通道,所述第二废水通道经过所述第二控制阀;/n所述第一废水通道和第二废水通道相连通形成废水排出水路,所述第一净水通道和第二净水通道相连通形成净水排出水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厨下机水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均是一体注塑成型并且横向拼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水路板中部镂空形成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边沿朝前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控制阀装入该第一通孔并且与该第一连接部插接,所述第一水路板上设有进水通道、接水通道、第一废水通道、第一净水通道,所述接水通道经过所述第一控制阀;
所述第二水路板中部镂空形成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边沿朝前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控制阀装入该第二通孔并且与该第二连接部插接,所述第二水路板上设有第二废水通道、第二净水通道,所述第二废水通道经过所述第二控制阀;
所述第一废水通道和第二废水通道相连通形成废水排出水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玲李会辉李仁辉
申请(专利权)人:净士康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