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弱围岩地下洞室的岩壁吊车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042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弱围岩地下洞室的岩壁吊车梁结构,既满足桥机荷载作用下岩壁吊车梁的稳定性要求,也保证岩壁吊车梁提前工期的优势。其结构包括设置在岩壁表面的岩梁基座,所述岩梁基座的岩面为斜坡面,其特征是,岩梁基座的岩面设置混凝土岩壁梁、上附壁墙和下附壁墙,所述上附壁墙、混凝土岩壁梁和下附壁墙自上而下与岩壁梁的岩面紧密接触不预留结构缝且整体浇筑,混凝土岩壁梁设有插入岩壁内的两根普通受拉锚杆、一根第一高强预应力锚杆和受压普通锚杆,上附壁墙设有一根插入岩壁内的第二高强预应力锚杆,下附壁墙设有两根插入岩壁内的普通锚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弱围岩地下洞室的岩壁吊车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位于软弱围岩中的水电站地下洞室的工程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采用中国标准并融入欧美设计理念,在海外工程得到成功应用的软弱围岩地下洞室的岩壁吊车梁结构。
技术介绍
岩壁吊车梁源于挪威,其原理是通过开挖出倾斜的岩石基座以及若干排上倾普通砂浆锚杆,将混凝土吊车梁与岩壁进行固定。岩壁吊车梁在鲁布革水电站第一次引入中国,逐渐在国内地下工程得到广泛应用,并形成专门的设计规范《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规范》。但在国外岩壁吊车梁应用较少,且未形成国际规范。国外工程师认为采用普通锚杆无法阻止吊车梁在桥机荷载下的侧向位移,而侧向位移过大将影响桥机正常运行,通常要求采用预应力锚索固定或混凝土柱支撑吊车梁。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水电工程,中国标准和中国理念也随之出海。岩壁吊车梁可实现桥机提前投运,对工期较为有利,因此在所承包的工程内通常采用岩壁吊车梁。由于国外工程师对岩壁吊车梁设计理念的不认可,因此推广难度很大。《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规范》第1.0.2条款提出,“本规范适用于1、2、3级水电站地下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弱围岩地下洞室的岩壁吊车梁结构,包括设置在岩壁(10)表面的岩梁基座(1),所述岩梁基座(1)的岩面为斜坡面,其特征是,岩梁基座(1)的岩面设置混凝土岩壁梁(2)、上附壁墙(3)和下附壁墙(4),所述上附壁墙(3)、混凝土岩壁梁(2)和下附壁墙(4)自上而下与混凝土岩壁梁(2)的岩面紧密接触不预留结构缝且整体浇筑,混凝土岩壁梁(2)设有插入岩壁(10)内的两根普通受拉锚杆(5)、一根第一高强预应力锚杆(601)和受压普通锚杆(7),上附壁墙(3)设有一根插入岩壁(10)内的第二高强预应力锚杆(602),下附壁墙(4)设有两根插入岩壁(10)内的普通锚杆(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弱围岩地下洞室的岩壁吊车梁结构,包括设置在岩壁(10)表面的岩梁基座(1),所述岩梁基座(1)的岩面为斜坡面,其特征是,岩梁基座(1)的岩面设置混凝土岩壁梁(2)、上附壁墙(3)和下附壁墙(4),所述上附壁墙(3)、混凝土岩壁梁(2)和下附壁墙(4)自上而下与混凝土岩壁梁(2)的岩面紧密接触不预留结构缝且整体浇筑,混凝土岩壁梁(2)设有插入岩壁(10)内的两根普通受拉锚杆(5)、一根第一高强预应力锚杆(601)和受压普通锚杆(7),上附壁墙(3)设有一根插入岩壁(10)内的第二高强预应力锚杆(602),下附壁墙(4)设有两根插入岩壁(10)内的普通锚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围岩地下洞室的岩壁吊车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普通受拉锚杆(5)一端插入混凝土岩壁梁(2),另一端向上倾斜穿过岩梁基座(1)插入岩壁(10)内;第一高强预应力锚杆(601)一端插入混凝土岩壁梁(2),另一端水平穿过岩梁基座(1)插入岩壁(10)内;所述受压普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新刚刘加进聂柏松田迎春胡正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