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穿筏板钢套管降水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036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可穿筏板钢套管降水井,包括钢套管,钢套管穿设在井筒内且突出地面上方的钢套管外部设置有结构筏板,钢套管上部外围自上而下依次满焊有第一止水翼环和第二止水翼环,所述地面下部的钢套管外侧依次设置有保护层和找平防水层,找平防水层下方且在钢套管的外侧填充有碎石层,碎石层与找平防水层之间设置有垫层,垫层下方的钢套管上开设有若干个钻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在筏板施工过程中可持续降水,且封井后无渗漏隐患,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建造时不需要进场大型设备,建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穿筏板钢套管降水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中降水井的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穿筏板钢套管降水井。
技术介绍
在深基坑施工中,电梯基坑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开挖核心筒部位电梯基坑过程中出现明水,需要对电梯基坑内进行降水处理,传统的降水处理中采用管井降水和轻型井点两种降水方式;采用管井降水时,需要使用反循环钻井机,准备时间长,机械机场比较困难,无法保证在筏板施工过程持续降水,筏板防水效果差;而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时,虽然设备简单,易于操作,但是同样在筏板施工过程中,无法保证持续降水,降水效果并不明显,并且在电梯基坑边打井抽水,安全性不能保证,而且人工投入成本大,整体建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对电梯基坑中降水采用管井降水或轻型井点降水的方式,无法保证在筏板施工过程中持续降水,且筏板防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穿筏板钢套管降水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穿筏板钢套管降水井,包括钢套管,钢套管穿设在井筒内,且突出地面上方的钢套管外部设置有结构筏板,结构筏板内的钢套管上自上而下依次满焊有第一止水翼环和第二止水翼环,所述地面下部的钢套管外侧依次设置有保护层和找平防水层,找平防水层下方且在钢套管的外侧填充有碎石层,碎石层与找平防水层之间设置有垫层,垫层下方的钢套管上开设有若干个钻孔。优选地,所述找平防水层与第二止水翼环之间设置有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设置在钢套管的外侧。优选地,所述钢套管的高度大于井筒的高度。优选地,所述碎石层包括竖直碎石层和水平碎石层,竖直碎石层设置在钢套管的外侧,水平碎石层水平设置在竖直碎石层外侧且竖直碎石层、水平碎石层和找平防水层之间设置有垫层。优选地,所述钢套管、竖直碎石层和水平碎石层整体组成的平面形状为圆环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钢套管穿入到开挖井内,在钢套管外侧回填碎石层,在碎石层上方依次垫层、防水层和保护层,并且在垫层下方的钢套管上进行打孔,保证了在钢套管上部浇筑结构筏板时,钢套管下部通过碎石层对基坑内实现快速降水,并且在钢套管上部与筏板之间设置的防水附加层,保证了钢套管根部的防水密封效果,在筏板浇筑施工过程中可持续降水,并且降水井封井后无渗漏隐患,在建造时,无需大型设备进场,建造费用低,适合大面积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碎石层的布置平面图。图中,1为钢套管,2为附加防水层,3为第一止水翼环,4为结构筏板,5为第二止水翼环,6为保护层,7为找平防水层,8为垫层,9为竖直碎石层,10为水平碎石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穿筏板钢套管降水井,包括钢套管1,钢套管1穿设在井筒内,钢套管1的高度大于井筒的高度,在建造时,首先采取人工在电梯基坑中心位置开挖一个直径为800mm、深度为2500mm的降水井,随后在降水井内装入一个3000mm的钢套管,且突出地面上方的钢套管1外部设置有结构筏板4,在装好钢套管1后预留有筏板浇筑空间,结构筏板4内钢套管1的上部自上而下依次满焊有第一止水翼环3和第二止水翼环5,所述地面下方的钢套管1外侧依次设置有保护层6和找平防水层7,找平防水层7下方且在钢套管1的外侧填充有碎石层,碎石层与钢套管之间裹一层5mm厚的土工布,利用土工布对碎石层进行反滤的作用,防止碎石层内的砂石进入到钢套管内,碎石层与找平防水层7之间设置有垫层8,垫层8下方的钢套管1上开设有若干个钻孔,利用钻孔将降水井内的水向地表渗透,实现降水。所述找平防水层7与第二止水翼环5之间设置有防水附加层2,防水附加层的截面形状为L型,保证防水附加层紧密贴合钢套管与地面接触区域的密封防水效果,防水附加层2紧贴设置在钢套管1的外侧且防水附加层设置在钢套管的根部位置,主要用于利用防水附加层提高钢套管与地面部分安装处的密封性,防止出现渗漏的情况。如图2所示,所述碎石层包括竖直碎石层9和水平碎石层10,竖直碎石层9设置在钢套管1的外侧,水平碎石层10水平设置在竖直碎石层9外侧,钢套管1、竖直碎石层9和水平碎石层10整体组成的平面形状为圆环状,利用竖直碎石层和水平碎石层便于钢管上的钻孔将基坑内的水向地表渗漏,实现了基坑内降水的效果,且竖直碎石层9、水平碎石层10和找平防水层7之间设置有垫层8,为了防止雨季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垫层上浮,降水井钢套管预留至筏板处止水翼环安装好后,将筏板至钢套管浇筑完成后,停止降水后,采取封井措施封闭降水井,将钢套管伸缩筏板面部分切除,然后将井内水抽干,立即用C40P10膨胀抗渗砼,浇满砼后,顶部预留30mm,顶部用水不漏密封,再用5mm厚钢板将钢套管封闭满焊焊牢钢套管;本技术通过将钢套管穿入到开挖井内,在钢套管外侧回填碎石层,在碎石层上方依次垫层、防水层和保护层,并且在垫层下方的钢套管上进行打孔,保证了在钢套管上部浇筑结构筏板时,钢套管下部通过碎石层对基坑内实现快速降水,并且在钢套管上部与筏板之间设置的防水附加层,保证了钢套管根部的防水密封效果,在筏板浇筑施工过程中可持续降水,并且降水井封井后无渗漏隐患,在建造时,无需大型设备进场,建造费用低,适合大面积推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穿筏板钢套管降水井,包括钢套管(1),钢套管(1)穿设在井筒内,且突出地面上方的钢套管(1)外部设置有结构筏板(4),结构筏板(4)内钢套管(1)的上部自上而下依次满焊有第一止水翼环(3)和第二止水翼环(5),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下方的钢套管(1)外侧依次设置有保护层(6)和找平防水层(7),找平防水层(7)下方且在钢套管(1)的外侧填充有碎石层,碎石层与找平防水层(7)之间设置有垫层(8),垫层(8)下方的钢套管(1)上开设有若干个钻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穿筏板钢套管降水井,包括钢套管(1),钢套管(1)穿设在井筒内,且突出地面上方的钢套管(1)外部设置有结构筏板(4),结构筏板(4)内钢套管(1)的上部自上而下依次满焊有第一止水翼环(3)和第二止水翼环(5),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下方的钢套管(1)外侧依次设置有保护层(6)和找平防水层(7),找平防水层(7)下方且在钢套管(1)的外侧填充有碎石层,碎石层与找平防水层(7)之间设置有垫层(8),垫层(8)下方的钢套管(1)上开设有若干个钻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穿筏板钢套管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防水层(7)与第二止水翼环(5)之间设置有防水附加层(2),防水附加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果魏枫肖瑜申向磊冯烨于明旭曾祥稳孙坚吴远李忠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