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土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螺纹杆、基坑本体、底板和侧护板,所述基坑本体内侧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边缘表面固定设有卡板,所述基坑本体侧表面设有侧护板,所述侧护板表面设有若干个镶嵌槽,所述侧护板下端表面设有卡接槽,所述基坑本体上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表面设有若干个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一侧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限位挡板,再将螺纹杆上端与上端的连接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后旋转转轮从而使螺母在螺纹杆表面移动,加大轴动支撑杆对侧护板的支撑力,使侧护板与基坑本体侧面贴紧,轴承降低旋转时的阻力,安装拆卸更加方便,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软土基坑的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软土基坑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软土环境下需要对地基进行支护,防止因为雨水和地址原因对地基造成损害,地基坑一般较大,需要通过防护网和大量挡板外加固定钉进行固定支撑,防止基坑坍塌,但是较小的桩基坑如果采用此种方法虽然也可达到支护作用,但是安装以及拆卸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软土基坑的支护结构,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软土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螺纹杆、基坑本体、底板和侧护板,所述基坑本体内侧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边缘表面固定设有卡板,所述基坑本体侧表面设有侧护板,所述侧护板表面设有若干个镶嵌槽,所述侧护板下端表面设有卡接槽,所述基坑本体上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表面设有若干个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一侧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一侧设有若干个螺母,所述螺母表面铰链连接设有若干个轴动支撑杆,所述轴动支撑杆一端铰链连接设有镶嵌板,所述螺纹杆两端均固定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侧设有转轮,所述底板上端中心表面固定设有轴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镶嵌槽和镶嵌板镶嵌连接,卡板和卡接槽卡合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表面设有两道方向相反的螺纹,且上下两个螺母分别与其中一道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两端端均呈半圆形,连接轴一端呈半圆形,且连接轴分别与螺纹杆两端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轮与连接轴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板上端表面设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用于软土基坑的支护结构,在基坑本体底部铺设底板,再将四周通过侧护板进行支护,侧护板通过底部的卡接槽与卡板卡合固定,此时将螺母表面的轴动支撑杆展开使其一端的镶嵌板卡在镶嵌槽内部,将螺纹杆下端与下端的连接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基坑本体上端盖上顶板,螺纹杆穿过顶板,再将螺纹杆上端与上端的连接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后旋转转轮从而使螺母在螺纹杆表面移动,加大轴动支撑杆对侧护板的支撑力,使侧护板与基坑本体侧面贴紧,轴承降低旋转时的阻力,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引水槽能够引导雨水,防止基坑内部积水,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软土基坑的支护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侧护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顶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引水槽;2、螺纹杆;3、转轮;4、螺母;5、轴承;6、连接轴;7、限位挡板;8、底板;9、卡板;10、镶嵌板;11、基坑本体;12、轴动支撑杆;13、侧护板;14、顶板;15、镶嵌槽;16、卡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软土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螺纹杆2、基坑本体11、底板8和侧护板13,基坑本体11内侧下端设有底板8,底板8边缘表面固定设有卡板9,基坑本体11侧表面设有侧护板13,侧护板13表面设有若干个镶嵌槽15,侧护板13下端表面设有卡接槽16,基坑本体11上端设有顶板14,顶板14表面设有若干个引水槽1,引水槽1一侧设有螺纹杆2,螺纹杆2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限位挡板7,限位挡板7一侧设有若干个螺母4,螺母4表面铰链连接设有若干个轴动支撑杆12,轴动支撑杆12一端铰链连接设有镶嵌板10,螺纹杆2两端均固定设有连接轴6,连接轴6一侧设有转轮3,底板8上端中心表面固定设有轴承5。本技术,优选的,镶嵌槽15和镶嵌板10镶嵌连接,卡板9和卡接槽16卡合连接。本技术,优选的,螺纹杆2表面设有两道方向相反的螺纹,且上下两个螺母4分别与其中一道螺纹连接。本技术,优选的,螺纹杆2两端端均呈半圆形,连接轴6一端呈半圆形,且连接轴6分别与螺纹杆2两端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本技术,优选的,转轮3与连接轴6固定连接。本技术,优选的,顶板14上端表面设有与螺纹杆2相适配的通孔。具体原理:使用时,在基坑本体11底部铺设底板8,再将四周通过侧护板13进行支护,侧护板13通过底部的卡接槽16与卡板9卡合固定,此时将螺母4表面的轴动支撑杆12展开使其一端的镶嵌板10卡在镶嵌槽15内部,将螺纹杆2下端与下端的连接轴6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基坑本体11上端盖上顶板14,螺纹杆2穿过顶板14,再将螺纹杆2上端与上端的连接轴6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后旋转转轮3从而使螺母4在螺纹杆2表面移动,加大轴动支撑杆12对侧护板13的支撑力,使侧护板13与基坑本体11侧面贴紧,轴承5降低旋转时的阻力,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引水槽1能够引导雨水,防止基坑内部积水。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软土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螺纹杆(2)、基坑本体(11)、底板(8)和侧护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本体(11)内侧下端设有底板(8),所述底板(8)边缘表面固定设有卡板(9),所述基坑本体(11)侧表面设有侧护板(13),所述侧护板(13)表面设有若干个镶嵌槽(15),所述侧护板(13)下端表面设有卡接槽(16),所述基坑本体(11)上端设有顶板(14),所述顶板(14)表面设有若干个引水槽(1),所述引水槽(1)一侧设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限位挡板(7),所述限位挡板(7)一侧设有若干个螺母(4),所述螺母(4)表面铰链连接设有若干个轴动支撑杆(12),所述轴动支撑杆(12)一端铰链连接设有镶嵌板(10),所述螺纹杆(2)两端均固定设有连接轴(6),所述连接轴(6)一侧设有转轮(3),所述底板(8)上端中心表面固定设有轴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土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螺纹杆(2)、基坑本体(11)、底板(8)和侧护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本体(11)内侧下端设有底板(8),所述底板(8)边缘表面固定设有卡板(9),所述基坑本体(11)侧表面设有侧护板(13),所述侧护板(13)表面设有若干个镶嵌槽(15),所述侧护板(13)下端表面设有卡接槽(16),所述基坑本体(11)上端设有顶板(14),所述顶板(14)表面设有若干个引水槽(1),所述引水槽(1)一侧设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限位挡板(7),所述限位挡板(7)一侧设有若干个螺母(4),所述螺母(4)表面铰链连接设有若干个轴动支撑杆(12),所述轴动支撑杆(12)一端铰链连接设有镶嵌板(10),所述螺纹杆(2)两端均固定设有连接轴(6),所述连接轴(6)一侧设有转轮(3),所述底板(8)上端中心表面固定设有轴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李廖兵,冯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博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