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酶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833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涉及循环水处理领域的一种生物酶水处理装置,其中,包括循环冷却水系统及补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冷凝器、循环泵及冷却塔,生物酶处理单元包括箱体,在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在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在箱体内设置有酶处理机构;酶处理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箱体内的转轴,在转轴的上部设置有旋转叶片,在转轴上设置有若干筒状填料筒,在填料筒的筒体上设置有通孔,在填料筒内填充有负载有生物酶的球状颗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酶处理单元,利用生物填料及生物酶促进有机物催化降解,减少溶解氧,实现缓蚀阻垢。提高了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减少了补水系统的补水量,节水率大大提高,经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酶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循环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物酶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用水中目前一般采用循环水冷却系统对水进行循环利用。而使用这种方法吸收热量的冷却水一般采用的是冷却塔进行降温,降温过程会蒸发大量水份,因而造成循环水浓缩,循环水浓缩后结垢物质以及菌藻含量都会升高,会造成腐蚀、结垢、粘泥附着等问题,一方面影响金属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系统结垢、粘泥附着等会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降低冷却水冷却的效果,堵塞管道、影响循环水水利性能,这些系统水质问题严重危害循环水系统的安全运行。生物粘泥是广泛存在于冷却循环水系统的管道、冷却塔等内壁上以及船体、水下作业设备的表面上,主要危害是引起设备的结垢和严重腐蚀,导致传热效率降低、使用寿命减短,运营成本增加等,严重影响了装置的正常运行,带来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酶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循环水系统污染物堆积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酶水处理装置,其中,包括循环冷却水系统及补水系统,在所述循环冷却水系统内设置有过滤单元、软化单元以及生物酶处理单元;所述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冷凝器、循环泵及冷却塔,所述生物酶处理单元、所述过滤单元、所述软化单元依次设置于所述循环泵及所述冷却塔之间;所述生物酶处理单元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酶处理机构;所述酶处理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转轴,在所述转轴的上部设置有旋转叶片,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若干筒状填料筒,在所述填料筒的筒体上设置有通孔,在所述填料筒内填充有负载有生物酶的球状颗粒。优选的,在所述箱体内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转轴支架,所述转轴的两端转动支撑在所述转轴支架上。优选的,所述旋转叶片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所述旋转叶片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叶片位于所述进水口的正下方;所述旋转叶片在水流驱动下带动所述转轴转动。优选的,在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填料支架,所述填料筒设置于所述填料支架上,所述填料筒的数量与所述填料支架的数量相同。优选的,所述填料支架包括上端头及下端头,在所述上端头及所述下端头上均设置有可插入所述填料筒的筒口处的堵头。优选的,所述填料支架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优选的,所述填料筒由塑料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球状颗粒的表面设置有凹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设置酶处理单元,利用生物填料及生物酶促进有机物催化降解,减少溶解氧,实现缓蚀阻垢。提高了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减少了补水系统的补水量,节水率大大提高,经济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球状颗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单元,2—软化单元,3—生物酶处理单元,4—冷凝器,5—循环泵,6—冷却塔,7—转轴,8—旋转叶片,9—填料筒,10—通孔,11—转轴支架,12—填料支架,13—球状颗粒。31—箱体,32—进水口,33—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酶水处理装置,包括循环冷却水系统及补水系统,在循环冷却水系统内设置有过滤单元1、软化单元2以及生物酶处理单元3。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冷凝器4、循环泵5及冷却塔6,生物酶处理单元3、过滤单元1、软化单元2依次设置于循环泵5及冷却塔6之间。生物酶处理单元3包括箱体31,在箱体3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32,在箱体3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33,循环废水在箱体内由上而下流动。本技术在箱体31内设置有酶处理机构,酶处理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箱体31内的转轴7,在箱体31内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转轴支架11,转轴7的两端转动支撑在转轴支架11上。在转轴7的上部设置有旋转叶片8,旋转叶片8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均布设置于转轴7的轴壁上。旋转叶片7与转轴固定连接,旋转叶片位于进水口32的正下方,当水流进入箱体时,对螺旋叶片产生冲刷,旋转叶片8即在水流驱动下带动转轴7转动。本技术在转轴7的中部设置有填料支架12,在填料支架12上设置有若干筒状填料筒9。优选的,填料支架12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在每个填料支架上均设置有一个填料筒。本技术的填料支架包括上端头及下端头,在上端头及下端头上均设置有可对填料筒的筒口密封的堵头,上端头及下端头分别插入填料筒的上下两端。本技术的填料筒9的上下两端封闭,在填料筒9的筒体上设置有通孔10,在填料筒9内填充有负载有生物酶的球状颗粒13,球状颗粒的表面设置有凹坑,可增大生物酶的负载面积,增大酶与有机物的接触面,加速催化过程。本技术的酶处理机构对废水的处理效果主要依赖于填料筒中活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而活性微生物对污染物质的分解和转化过程,实质上都是在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过程。水中的活性微生物不断在填料筒内外表面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填料筒9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通过其上的通孔,水流不断在填料筒内进出,转动的填料筒,对水流充分进行扰动,筒壁上的生物膜与水体中的污染物充分接触并将其分解,使水质得到净化。将生物酶固定于球状颗粒13上,可以提高生物酶的使用效率,使得填料筒9上附着的活性微生物在生物酶13的催化作用下更好地充分发挥对污染物质的分解作用和降解作用。其中,活性微生物包括好氧性微生物、兼氧性微生物、厌氧形微生物的至少一种。生物酶包括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解酶、合成酶的至少一种。本技术作用原理是:有机物通过酶催化反应形成游离基,然后游离基发生化学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沉淀,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酶催化处理法具有催化效能高、反应条件温和、对废水质量及设备情况要求低,反应速度快、对温度、浓度和有毒物质适应范围广、可重复利用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酶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循环冷却水系统及补水系统,在所述循环冷却水系统内设置有过滤单元、软化单元以及生物酶处理单元;所述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冷凝器、循环泵及冷却塔,所述生物酶处理单元、所述过滤单元、所述软化单元依次设置于所述循环泵及所述冷却塔之间;/n所述生物酶处理单元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酶处理机构;所述酶处理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转轴,在所述转轴的上部设置有旋转叶片,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若干筒状填料筒,在所述填料筒的筒体上设置有通孔,在所述填料筒内填充有负载有生物酶的球状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酶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循环冷却水系统及补水系统,在所述循环冷却水系统内设置有过滤单元、软化单元以及生物酶处理单元;所述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冷凝器、循环泵及冷却塔,所述生物酶处理单元、所述过滤单元、所述软化单元依次设置于所述循环泵及所述冷却塔之间;
所述生物酶处理单元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酶处理机构;所述酶处理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转轴,在所述转轴的上部设置有旋转叶片,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若干筒状填料筒,在所述填料筒的筒体上设置有通孔,在所述填料筒内填充有负载有生物酶的球状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酶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箱体内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转轴支架,所述转轴的两端转动支撑在所述转轴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酶水处理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远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美亚恒远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