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载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80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载体装置,包括第一网状球壳,第一网状球壳内部下侧设有填充轻气体的气包,气包的顶端纵向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端可转动设置有第二网状球壳,并且第二网状球壳与第一网状球壳同心设置,第二网状球壳的外部均布可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二转轴,并且每个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均可转动设置有弧形架,并且弧形架上可转动安装有第三网状球壳,通过填充轻气体的气包可以使第一网状球壳在污水中漂浮,并且可以通过重块和拉绳的配合,将第一网状球壳拉入至污水中部位置,在重块和拉绳的作用下,可以防止第一网状球壳随水流任意流动的现象,提高微生物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载体装置
本技术具体涉及微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载体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中某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需要运用微生物的方法进行处理,污水具备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条件,因而微生物能从污水中获取养分,同时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165518Y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载体装置,其大致描述为:包括一表面设有多个筛孔的容器,其内部空间中容置有多个下列微生物载体。上述专利使用时,由于需要将上述放有微生物的载体直接扔进污水中进行使用,其在污水中容易被水流冲走堵塞河道,或者直接掉落至污水底部,被污泥埋没,从而不能很好的实现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功能,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微生物载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载体装置,包括第一网状球壳,所述第一网状球壳内部下侧设有填充轻气体的气包,气包的顶端纵向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端可转动设置有第二网状球壳,并且第二网状球壳与第一网状球壳同心设置,第二网状球壳的外部均布可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二转轴,并且每个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均可转动设置有弧形架,并且弧形架上可转动安装有第三网状球壳,所述第二网状球壳与第三网状球壳内部均设有微生物,第一网状球壳的底端设置有拉绳,拉绳的底端设置有重块,拉绳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调整拉绳长度的轮盘。进一步的,所述轮盘包括前转盘和后转盘,后转盘的前端中部设有支撑轴,并且前转轴的后端中部设有套管,支撑轴插入至套管内部,并且支撑轴与套管可转动连接,所述拉绳的中部固定连接在套管的外部,所述前转盘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内部设置有插销,并且后转盘上以支撑轴为圆心圆周设置有多个与插销相匹配的插孔。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插销的外部设有弹簧,并且插销的前端设有挡板,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挡板的后端和前转盘的前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前端设有拉环。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前转盘的前端安装有摇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网状球壳包括上半球壳和下半球壳,并且下半球壳的外壁上侧设置有外部螺纹,上半球壳的内壁下侧设置有内部螺纹,内部螺纹与外部螺纹螺纹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网状球壳、第二网状球壳和第三网状球壳均由塑料材质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填充轻气体的气包可以使第一网状球壳在污水中漂浮,并且可以通过重块和拉绳的配合,将第一网状球壳拉入至污水中部位置,在重块和拉绳的作用下,可以防止第一网状球壳随水流任意流动的现象,提高微生物的使用效果。2.通过第二网状球壳和第三网状球壳内部的微生物可以用于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进行降解。3.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可转动设置,同时配合弧形架与第三网状球壳的转动配合,使第二网状球壳和第三网状球壳可以在污水的水流作用下进行的多角度的转动,使其中的微生物可以不断的翻滚,减少微生物堆积而影响对污水内部的降解,增强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的接触面积。4.通过轮盘可以调整拉绳的使用长度,从而可以根据污水的深度,选择使用拉绳的长度,保持第一网状球壳载着微生物浮于污水中部位置,提高适应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前转盘、后转盘、支撑轴和套管等连接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后转盘、支撑轴和插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包;2、第一转轴;3、第二网状球壳;4、第二转轴;5、弧形架;6、第三网状球壳;7、微生物;8、拉绳;9、重块;10、前转盘;11、后转盘;12、支撑轴;13、套管;14、插销;15、插孔;16、弹簧;17、挡板;18、拉环;19、摇把;20、外部螺纹;21、上半球壳;22、下半球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5,一种微生物7载体装置,包括第一网状球壳,所述第一网状球壳内部下侧设有填充轻气体的气包1,气包1的顶端纵向设置有第一转轴2,第一转轴2的顶端可转动设置有第二网状球壳3,并且第二网状球壳3与第一网状球壳同心设置,第二网状球壳3的外部均布可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二转轴4,并且每个第二转轴4的另一端均可转动设置有弧形架5,并且弧形架5上可转动安装有第三网状球壳6,所述第二网状球壳3与第三网状球壳6内部均设有微生物7,用于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进行降解,通过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4的可转动设置,同时配合弧形架5与第三网状球壳6的转动配合,使第二网状球壳3和第三网状球壳6可以在污水的水流作用下进行的多角度的转动,使其中的微生物7可以不断的翻滚,减少微生物7堆积而影响对污水内部的降解,增强微生物7与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的接触面积,第一网状球壳的底端设置有拉绳8,拉绳8的底端设置有重块9,通过填充轻气体的气包1可以使第一网状球壳在污水中漂浮,并且可以通过重块9和拉绳8的配合,将第一网状球壳拉入至污水中部位置,在重块9和拉绳8的作用下,可以防止第一网状球壳随水流任意流动的现象,提高微生物7的使用效果,拉绳8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调整拉绳8长度的轮盘,通过轮盘可以调整拉绳8的使用长度,从而可以根据污水的深度,选择使用拉绳8的长度,保持第一网状球壳载着微生物7浮于污水中部位置,提高适应能力,所述第一网状球壳包括上半球壳21和下半球壳22,并且下半球壳22的外壁上侧设置有外部螺纹20,上半球壳21的内壁下侧设置有内部螺纹,内部螺纹与外部螺纹20螺纹配合,便于第一网状球壳打开对内部含有微生物7的第二网状球壳3和第三网状球壳6进行更换,所述第一网状球壳、第二网状球壳3和第三网状球壳6均由塑料材质制成,防止其在水中锈蚀,提高使用寿命。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轮盘包括前转盘10和后转盘11,后转盘11的前端中部设有支撑轴12,并且前转轴的后端中部设有套管13,支撑轴12插入至套管13内部,并且支撑轴12与套管13可转动连接,便于前转盘10和后转盘11的相对转动,便于对拉绳8在套管13上的缠绕和释放,所述拉绳8的中部固定连接在套管13的外部,所述前转盘10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内部设置有插销14,并且后转盘11上以支撑轴12为圆心圆周设置有多个与插销14相匹配的插孔15,通过将插销14插入至插孔15内部,可以对转动后的前转盘10和后转盘11的相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7)载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网状球壳,所述第一网状球壳内部下侧设有填充轻气体的气包(1),气包(1)的顶端纵向设置有第一转轴(2),第一转轴(2)的顶端可转动设置有第二网状球壳(3),并且第二网状球壳(3)与第一网状球壳同心设置,第二网状球壳(3)的外部均布可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二转轴(4),并且每个第二转轴(4)的另一端均可转动设置有弧形架(5),并且弧形架(5)上可转动安装有第三网状球壳(6),所述第二网状球壳(3)与第三网状球壳(6)内部均设有微生物(7),第一网状球壳的底端设置有拉绳(8),拉绳(8)的底端设置有重块(9),拉绳(8)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调整拉绳(8)长度的轮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7)载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网状球壳,所述第一网状球壳内部下侧设有填充轻气体的气包(1),气包(1)的顶端纵向设置有第一转轴(2),第一转轴(2)的顶端可转动设置有第二网状球壳(3),并且第二网状球壳(3)与第一网状球壳同心设置,第二网状球壳(3)的外部均布可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二转轴(4),并且每个第二转轴(4)的另一端均可转动设置有弧形架(5),并且弧形架(5)上可转动安装有第三网状球壳(6),所述第二网状球壳(3)与第三网状球壳(6)内部均设有微生物(7),第一网状球壳的底端设置有拉绳(8),拉绳(8)的底端设置有重块(9),拉绳(8)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调整拉绳(8)长度的轮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7)载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包括前转盘(10)和后转盘(11),后转盘(11)的前端中部设有支撑轴(12),并且前转轴的后端中部设有套管(13),支撑轴(12)插入至套管(13)内部,并且支撑轴(12)与套管(13)可转动连接,所述拉绳(8)的中部固定连接在套管(13)的外部,所述前转盘(10)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内部设置有插销(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谷仙杨瑾屏秦庆颖张成良李蛮江许海丹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