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紧急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74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紧急救援装置,包括上夹块、下夹块、以及提升机构,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均设置有一吊耳,所述上夹块设置在轿厢钢丝绳的上端,所述下夹块设置在轿厢钢丝绳的下端;所述提升机构上端设置有一上吊钩,所述上吊钩勾在所述上夹块的吊耳上,所述下夹块的吊耳上设置有一下吊钩,所述下吊钩通过起重链条与提升机构连接,所述提升机构设有手拉链条,通过拉动手拉链条能带动起重链条往上提升;能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快速救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紧急救援装置
本技术涉及特种设备
,特别是一种电梯紧急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其操作和维修保养人员需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电梯作为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越来越普及,且使用频率较高,伴随而来的是电梯故障的出现也更为频繁。对于无机房电梯,由于将曳引主机、限速器等部件安装于电梯井道内,当发生故障需要紧急救援时,由于结构的限制无法通过盘车实现紧急救援,只能通过松闸的方式完成紧急救援工作。但是,当无机房电梯发生故障停止在非开门区域,且出现一些较为极端的工况时,如:(1)轿厢重量和对重重量相等或限速器-安全钳已联动,导致松闸无法是轿厢移动;(2)轿厢冲顶后反向落下导致安全钳动作,松闸后轿厢能够移动的行程小无法使安全钳复位;(3)手动松闸装置失效无法进行松闸等情况下,普通的紧急救援无法实施,且救援难度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紧急救援装置,能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快速救援。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电梯紧急救援装置,包括上夹块、下夹块、以及提升机构,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均设置有一吊耳,所述上夹块设置在轿厢钢丝绳的上端,所述下夹块设置在轿厢钢丝绳的下端;所述提升机构上端设置有一上吊钩,所述上吊钩勾在所述上夹块的吊耳上,所述下夹块的吊耳上设置有一下吊钩,所述下吊钩通过起重链条与提升机构连接,所述提升机构设有手拉链条,通过拉动手拉链条能带动起重链条往上提升。进一步的,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结构相同,所述上夹块由上盖板和下盖板组成,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分别开有互相配合的多边形槽,所述多边形槽用于放置轿厢钢丝绳,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分别开有通孔,螺栓穿过上盖板和下盖板的通孔将上盖板和下盖板固定夹紧在轿厢钢丝绳上;所述下盖板端部设置有所述吊耳。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为链条式手拉葫芦。进一步的,所述吊耳为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部开设有一通孔。进一步的,所述链条式手拉葫芦型号为HS-C型手拉葫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轿厢钢丝绳的上端设置上夹块,轿厢钢丝绳的下端设置下夹块,上夹块和下夹块之间设置提升机构,并将提升机构通过上吊钩和下吊钩分别与上夹块和下夹块连接,当拉动手拉链条时,下吊钩提升下夹块,使得上夹块与下夹块产生相对运动,从而提升轿厢向上运动,操作十分简单,这样在电梯突发情况下,能进行紧急救援,提高了救援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置于轿厢钢丝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置于轿厢钢丝绳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夹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梯紧急救援装置,包括上夹块1、下夹块2、以及提升机构3,所述上夹块1和下夹块2均设置有一吊耳11,所述上夹块1设置在轿厢钢丝绳4的上端,所述下夹块2设置在轿厢钢丝绳4的下端;所述提升机构3上端设置有一上吊钩5,所述上吊钩5勾在所述上夹块1的吊耳11上,所述下夹块1的吊耳上设置有一下吊钩6,所述下吊钩6通过起重链条7与提升机构3连接,所述提升机构3设有手拉链条8,通过拉动手拉链条8能带动起重链条7往上提升。所述提升机构上设有手拉链条和起重链条,并通过多级齿轮连接实现传动。这样通过拉动手拉链条即可带动起重链条往上提升。由于上吊钩与上夹块连接,下吊钩与下夹块连接,当拉动手拉链条时,下吊钩提升下夹块,使得上夹块与下夹块产生相对运动,从而提升轿厢向上运动,实现紧急救援。如图3所示,所述上夹块1和下夹块2结构相同,所述上夹块1由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组成,所述上盖板12与下盖板13分别开有互相配合的多边形槽14,所述多边形槽14用于放置轿厢钢丝绳,上盖板的多边形槽和下盖板的的多边形槽是进行互相配合,从而能夹紧轿厢钢丝绳;其中多边形槽14的数量不限,根据实际情况一般设置6~10个;所述上盖板12与下盖板13分别开有通孔15,其中通孔15的数量不限,根据实际情况一般设置8~10个;螺栓16穿过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的通孔15将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固定夹紧在轿厢钢丝绳上;所述下盖板13端部设置有所述吊耳11。在本技术中,所述提升机构3为链条式手拉葫芦。实际应用中,所述链条式手拉葫芦型号为HS-C型手拉葫芦,也可以使其他型号的手拉葫芦;所述吊耳11为一支撑板111,所述支撑板中部开设有一通孔112。上吊钩5或者下吊钩6勾在通孔112上,该支撑板固定在下盖板13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电梯出现故障后,通过电梯轿厢内的紧急通话装置询问或机房查看钢丝绳等方式,确认电梯发生故障所停靠的具体楼层,专业工作人员到达相应楼层打开层门到达轿顶,并开始实施救援),此时电梯轿厢要是位于平层区的下方,则将上夹块1设置在轿厢钢丝绳4的上端,下夹块2设置在轿厢钢丝绳4的下端,上吊钩5勾在所述上夹块1的吊耳11上,下吊钩勾在下夹块的吊耳上,通过拉动手拉链条即可带动起重链条往上提升。由于上吊钩与上夹块连接,下吊钩与下夹块连接,当拉动手拉链条时,下吊钩提升下夹块,使得上夹块与下夹块产生相对运动,从而提升轿厢向上运动,实现紧急救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紧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块、下夹块、以及提升机构,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均设置有一吊耳,所述上夹块设置在轿厢钢丝绳的上端,所述下夹块设置在轿厢钢丝绳的下端;所述提升机构上端设置有一上吊钩,所述上吊钩勾在所述上夹块的吊耳上,所述下夹块的吊耳上设置有一下吊钩,所述下吊钩通过起重链条与提升机构连接,所述提升机构设有手拉链条,通过拉动手拉链条能带动起重链条往上提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紧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块、下夹块、以及提升机构,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均设置有一吊耳,所述上夹块设置在轿厢钢丝绳的上端,所述下夹块设置在轿厢钢丝绳的下端;所述提升机构上端设置有一上吊钩,所述上吊钩勾在所述上夹块的吊耳上,所述下夹块的吊耳上设置有一下吊钩,所述下吊钩通过起重链条与提升机构连接,所述提升机构设有手拉链条,通过拉动手拉链条能带动起重链条往上提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紧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结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坚庄智勇徐国盛陈伟林康福灵阮勇辉柳柏魁王泳霏黄扬雄张伟仁黄莲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漳州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