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体前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969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即使高度(或栓的形状、直径)不同的检体容器混装在同一检体架上也能够开栓的开栓单元的检体前处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体前处理系统具备:支持可以在开口部栓上栓的装入检体的检体容器的检体架,搬运上述检体架的搬运线,利用上述搬运线搬入上述检体架的前处理单元,以及控制上述搬运线和上述前处理单元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具备即使高度(或栓的形状、直径)不同的检体容器混装在同一检体架上也能够开栓的开栓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地进行用于分析处理血液、尿液等生物体试料的前处理的统。
技术介绍
通常,支持检体容器的检体架装载1至5瓶左右的检体容器。该检体容器 有时栓上栓,以防止从被检验者采取的血液尿液等检体洒落,而有的检体前处 理系统中具备打开栓的开栓单元和再次栓上栓的闭栓单元。可是检体容器有高 度、形状、栓的形状不同的多个种类,因此在以往的开栓单元中需要将装载在 同一架上的检体容器的种类(高度、形状、栓形状)统一。因此用户在将4企体容器装载在架上时需要确认;险体容器的种类,人工作业 的负担很大。而且,误装载时在装置侧产生错误,因此产生用于再确认的时间 浪费和包括下一工序的检查结果报告的时间延迟等。此外,由于能够装载在检体架上的带栓检体容器的种类也受到限制,因此 防碍了系统的灵活性。为了解决此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为了使检体容器的高度一致 而改变4企体容器底部的支持部件的高度的机构的架。专利文献1特开2001 - 318104号公报即使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也需要^f企查技师改变容器底部的支持部 件高度以使4企体容器的高度一致,因此和分配检体容器以使每个架上的检体容 器的高度一致的做法没有太大的区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即使高度(或栓的形状、直径)不同的检体容 器混装在同一检体架上也能够开栓的开栓单元的检体前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如下。一种检体前处理系统,具备判别检体容器的高度的判别部;基于该判别 部的判别信息、将保持在检体架上的检体容器的开口部抬到预先决定的同一高 度的检体容器抬起机构;以及在由该检体容器抬起机构抬到预先决定的同一高 度之后打开栓在该检体容器上的栓的开栓机构。检体容器只要是试管状的釆血 管就可以,不论直径和高度如何。栓是橡胶制或塑料制的,只要是不让装入的 检体洒落就可以。搬运线只要是能够将检体架搬运到处理单元上的就可以,通 常为传送带状,用爪推出或拽入架,用机器手在空中搬运。由于客户在将检体容器装载在架上时不需要确认检体容器的种类,所以能 够减轻作业负担。此外,由于能够使用多个检体容器,因此用户选定检体容器的选择范围变 宽,可以提高才全体前处理系统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图l是有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开栓单元的示意平面图。 图2是有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在开栓位置的检体容器抬起机构、开栓机构 的动作才莫式图。图3是有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将检体容器装载在检体架上的图。 符号说明1开栓单元2搬运线3检体架搬入口4检体架5緩冲部6判定部7相机8开栓位置9检体架搬出口10a-10j、 16、 17检体容器lla-llj 4企体容器识别号码12a-12j栓13a、 13b 4企体架识别号码 14检体容器抬起机构 15开栓机构部 18衬垫 具体实施例方式利用图1 -图3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检体前处理系统的开栓单元的示意平面图。开栓单元1与搬运线2 连接,从检体架掘入口 3搬入检体架4。搬入的检体架4通过緩冲部5搬入判判定部6安装有相机7,在图像处理中进行判定。判定方法如下预先登记关 于检体容器的高度、外径、栓形状等信息,与实际图像化的检体容器进行核对,由此来判定检体容器的高度、外径、和栓形状。在此,由于是按照每个检体架 (检体容器1 - 5瓶同时)来进行图像化,因此与通常按照每个检体容器来判 定时相比,可以大幅度地缩短判定时间。此外,在各4企体架4的规定位置预先设置了条形码等识别号码13a-13j, 因此在图像处理中可以同时判定架的识别号码。此外,通常在各检体容器10a-10j上也贴有条形码等识别号码lla-llj,因 此在图像处理中也可以判定检体容器的识别号码。最终,判定部判定4企体容器的高度、外径、栓的形状、栓的有无、检体容 器的识别号码、检体架的识别号码,并针对各检体容器,决定如何进行开栓动 作。但是在判定检体容器的高度、外径、栓的形状、栓的有无、检体容器的识 别号码、检体架的识别号码时成为不能判定的情况下,产生错误信息,并向上 位主机报告,同时,将异常检体架或者检体容器搬运至开栓单元搬出部,并经 由搬运线2装入设置在检体前处理系统的错误检体架装入部。此外,被判断为没有栓的检体架4略过开栓动作,在检体架4内所有检体 容器10a-10j均没有栓时,直接通过开栓单元的检体架搬出口 9后搬出到搬运 线2上,并被搬运至其他检体前处理单元。此外,正常进行了判定的检体架4被搬运至开栓位置8,利用检体容器抬 起机构14在规定位置抓起检体容器,抬到开栓机构位置后进行开栓动作。开栓动作结束后,检体架4被搬运至判定部,再次用相机7进行图像处理。此时,作为开栓处理失败时的处理,任意设定重试的次数,再次搬运至开 栓位置8,进行开栓动作。在任意设定次数的重试后开栓处理仍然失败的情况 下,产生错误信息并向上位主机报告,并且将该检体架装入设置在检体前处理 系统的错误检体架装入部。正常结束了开栓处理的情况下,通过开栓单元的检体架搬出口 9搬出至搬 运线2,并搬运到其他检体前处理单元。利用图3说明在开栓位置8的检体容器抬起机构以及开栓机构的动作。检体容器抬起机构14抬起检体容器16的行程与抬起检体容器17的行程 随判定部6的结果而不同。但是开栓机构位置始终一定,通过使抬起行程可变 来使开栓动作容易。图2是有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在开栓位置的检体容器抬起机构、开栓机构 的动作模式图。图2 (a)为开栓动作模式例1,包括步骤(1)固定检体容器 (2)将检体容器抬到开栓动作位置(3)开栓动作(4)下降、动作结束。图 2(b)为开栓动作模式例2,包括步骤(1 )固定检体容器(2)将检体容器抬 到开栓动作位置(3)开栓动作(4)下降、动作结束。图3是将高度、外径、栓形状不同的检体容器10a-10j装载在检体架4上 的例子。图3 (a)是例1,图3 (b)是例2。在检体架4的规定位置设有识别 号码13a、 13b,在各检体容器10a-10j上也设有识别号码。在判定部6中进行 本来状态的图像处理,进行检体架4的识别号码判定、检体容器的识别号码判 定,并进行各检体容器的高度判定、栓形状的判定、和外径的判定。另外,检 体容器10j的下部配置有用于调整高度的衬垫18,该衬垫18的判定也可以利 用图像处理来进行,因此也可以准确地对高度相似的检体容器进行判别。另外, 像检体容器10f那样形状特殊的情况下,检体容器抬起机构14的检体容器的 抓起位置比通常情况靠近上方,从而可以避免由于在锥形部分的不稳定的抓起 而产生的开栓不良。权利要求1. 一种检体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判别检体容器的高度的判别部;基于该判别部的判别信息、将保持在检体架上的检体容器的开口部抬到预先决定的同一高度的检体容器抬起机构;以及在由该检体容器抬起机构抬到预先决定的同一高度之后打开栓在该检体容器上的栓的开栓机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判定部还判别上迷检体容器的外径。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判定部还判别栓的形状。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判定部利用图像处理进行装载了上述检体容器的上述检体架整体的一并处理,与预先登记的信息进行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体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判别检体容器的高度的判别部; 基于该判别部的判别信息、将保持在检体架上的检体容器的开口部抬到预先决定的同一高度的检体容器抬起机构;以及 在由该检体容器抬起机构抬到预先决定的同一高度之 后打开栓在该检体容器上的栓的开栓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村直人铃木信雄高桥克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