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式电池正极盖振动分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69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扣式电池正极盖振动分选装置,其包括固定安装于底盘上的料斗,料斗的内部套装有内斗,内斗的外侧壁与料斗的内侧壁之间留有落料间隙,内斗的底部开设有落料进口,内斗的内侧壁设置有螺旋型的上料轨道,内斗的外侧壁的顶部安装有分选轨道,分选轨道与位于内斗顶部的上料轨道的出料端之间夹持固定有过渡轨道,分选轨道的出料端与出料轨道衔接,出料轨道水平设置,过渡轨道的外侧、分选轨道的外侧以及出料轨道的两侧均安装有护板;过渡轨道和分选轨道上表面由内向外相对水平面向下倾斜,分选轨道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块,所述凸块为平滑斜坡面且凸块的体积略小于正极盖的容积。其结构紧凑,实现了正极盖分选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扣式电池正极盖振动分选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式电池正极盖振动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振动盘是一种自动组装或自动加工机械的辅助送料设备。它能把各种产品有序地排列出来,配合自动组装设备将产品各个部位组装起来成为完整的一个产品,或者配合自动加工机械完成对工件的加工。扣式电池的正极盖为浅口杯状结构,电池生产过程中要将正极盖的杯口朝下放置进而罩到装有正极片的负极盖上,而后进入封口工序。目前用于输送正极盖的振动盘仅具有防止堆叠顺序排列的作用,对输送过程中杯口朝上的正极盖无法进行筛分,只能靠人工剔除。人工剔除的模式费时费力,还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振动盘进行改进,使其能自动剔除杯口朝上的正极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式电池正极盖振动分选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扣式电池正极盖振动分选装置,其包括固定安装于底盘上的料斗,所述料斗与底盘固定连接,底盘的底部安装有振动驱动器,所述料斗的内部套装有内斗,内斗的顶部敞开,内斗的外侧壁与料斗的内侧壁之间留有落料间隙,落料间隙下方的底盘为落料跑道,内斗的底部与底盘固定连接且开设有与内斗外部连通的落料进口,落料进口处的落料跑道上安装有一用于将正极盖聚集于落料进口处的收料挡板,内斗的内侧壁自下而上设置有螺旋型的上料轨道,内斗的外侧壁的顶部安装有一弧形的分选轨道,分选轨道的进料端与位于内斗顶部的上料轨道的出料端之间夹持固定有过渡轨道,分选轨道的出料端与出料轨道衔接,出料轨道水平设置,过渡轨道的外侧、分选轨道的外侧以及出料轨道的两侧均安装有防止符合要求的正极盖掉落的护板;过渡轨道以及分选轨道上表面由内向外相对水平面向下倾斜,分选轨道的上表面沿送料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块,所述凸块为自来料方向向出料方向一侧逐渐凸出的平滑斜坡面且凸块的体积略小于正极盖的容积,凸块的最大高度略小于正极盖的厚度,分选轨道外侧的护板的高度略高于正极盖的高度小于凸块与正极盖的高度之和。进一步地,所述过渡轨道的上方设置有拨料杆,所述拨料杆位于正极盖由过渡轨道进入分选轨道的路径上,拨料杆与过渡轨道的上表面的间距略高于正极盖的半径。拨料杆用于避免正极盖斜靠于护板上,影响筛分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出料轨道与分选轨道的衔接段具有将倾斜角扭正的坡度,出料轨道的出料段水平设置。使正极盖由分选轨道进入出料轨道时更为流畅。本技术实现的扣式电池正极盖振动分选装置使用时正极盖由内斗顶部倒入,而后在振动驱动器的驱动下随底盘的震动进入上料轨道,部分叠置的正极盖落入内斗内部,其余叠置的正极盖经过渡轨道滑落入分选轨道,若正极盖倒扣入凸块,叠置于倒扣的正极盖上方的正极盖一起从护板上方滑出轨道,壳体开口朝上的正极盖亦会随震动叠置于凸块上并滑出轨道,符合要求的倒扣的正极盖顺利经出料轨道出料,由此,实现了正极盖的分选,其结构紧凑,大大提升了正极盖的分选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扣式电池正极盖振动分选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代表送料方向;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扣式电池正极盖振动分选装置的不包含料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扣式电池正极盖振动分选装置,其包括固定安装于底盘1上的料斗2,底盘1的底部安装有振动驱动器3,所述料斗2的内部套装有内斗4,内斗4的顶部敞开,内斗4的外侧壁41与料斗2的内侧壁21之间留有落料间隙,落料间隙下方的底盘为落料跑道11,内斗4的底部与底盘1固定连接且开设有与内斗4外部连通的落料进口42,落料进口42处的落料跑道11上安装有一用于将正极盖10聚集于落料进口42处的收料挡板421,内斗4的内侧壁43自下而上设置有螺旋型的上料轨道51,内斗4的外侧壁41的顶部安装有一弧形的分选轨道52,分选轨道52的进料端521与位于内斗4顶部的上料轨道51的出料端511之间夹持固定有过渡轨道53,分选轨道52的出料端522与出料轨道54衔接,所述出料轨道54与分选轨道52的衔接段541具有将倾斜角扭正的坡度,出料轨道54的出料段542水平设置;过渡轨道53的外侧、分选轨道52的外侧以及出料轨道54的两侧均安装有防止正极盖掉落的护板6;过渡轨道53以及分选轨道52上表面由内向外相对水平面向下倾斜,所述过渡轨道53的护板6上设置有拨料杆531,所述拨料杆531位于正极盖10由过渡轨道53进入分选轨道52的路径上,拨料杆531与过渡轨道53的上表面的间距略高于正极盖的半径;分选轨道52的上表面沿送料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块55,凸块55为自来料方向向出料方向一侧逐渐凸出的平滑斜坡面且凸块55的体积略小于正极盖10的容积,凸块55的最大高度略小于正极盖10的厚度,分选轨道52外侧的护板6的高度略高于正极盖10的高度小于凸块55与正极盖10的高度之和。工作时,正极盖由内斗顶部倒入,而后在振动驱动器的驱动下随设备的振动进入上料轨道,部分叠置的正极盖落入内斗内部,其余叠置的正极盖经过渡轨道滑落入分选轨道,若正极盖倒扣入凸块,叠置于倒扣的正极盖上方的正极盖一起从护板上方滑出轨道,壳体开口朝上的正极盖亦会随震动叠置于凸块上,此时凸块与正极盖的高度之和超出护板的高度,开口朝上的正极盖滑出分选轨道后落入落料跑道,符合要求的倒扣的正极盖受振动前进并顺利经出料轨道出料,由此,实现了正极盖的分选。在分选轨道上滑落到内斗外的正极盖振动过程中经落料进口并被收料挡板阻挡去路后涌入内斗内,进行下一此的筛分。本技术所述振动驱动器为振动电机等机械领域常规的振动驱动设备;所述拨料杆根据需要设置,安装拨料杆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正极盖滑落到分选轨道的速度,减少该段落料,提高送料效率;所述出料轨道与分选轨道衔接段的扭正坡度亦根据需要设置,衔接段的坡度转换可以使正极盖由分选轨道进入出料轨道时更为流畅;所述凸块的数量不限,只要开口朝上的正极盖都能被振动到凸块上而滑出分选轨道护板外即可;所述落料进口的位置可以在内斗底部外缘任意一处,但位于靠近出料轨道下方的位置较佳;凸块的体积略小于正极盖的容积以使开口朝下的正极盖可以完全倒扣于凸块上,从而不会超出护板高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扣式电池正极盖振动分选装置,其包括固定安装于底盘上的料斗,所述料斗与底盘固定连接,底盘的底部安装有振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内部套装有内斗,内斗的顶部敞开,内斗的外侧壁与料斗的内侧壁之间留有落料间隙,落料间隙下方的底盘为落料跑道,内斗的底部与底盘固定连接且开设有与内斗外部连通的落料进口,落料进口处的落料跑道上安装有一用于将正极盖聚集于落料进口处的收料挡板,内斗的内侧壁自下而上设置有螺旋型的上料轨道,内斗的外侧壁的顶部安装有一弧形的分选轨道,分选轨道的进料端与位于内斗顶部的上料轨道的出料端之间夹持固定有过渡轨道,分选轨道的出料端与出料轨道衔接,出料轨道水平设置,过渡轨道的外侧、分选轨道的外侧以及出料轨道的两侧均安装有防止符合要求的正极盖掉落的护板;过渡轨道以及分选轨道上表面由内向外相对水平面向下倾斜,分选轨道的上表面沿送料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块,所述凸块为自来料方向向出料方向一侧逐渐凸出的平滑斜坡面且凸块的体积略小于正极盖的容积,凸块的最大高度略小于正极盖的厚度,分选轨道外侧的护板的高度略高于正极盖的高度且小于凸块与正极盖的高度之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式电池正极盖振动分选装置,其包括固定安装于底盘上的料斗,所述料斗与底盘固定连接,底盘的底部安装有振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内部套装有内斗,内斗的顶部敞开,内斗的外侧壁与料斗的内侧壁之间留有落料间隙,落料间隙下方的底盘为落料跑道,内斗的底部与底盘固定连接且开设有与内斗外部连通的落料进口,落料进口处的落料跑道上安装有一用于将正极盖聚集于落料进口处的收料挡板,内斗的内侧壁自下而上设置有螺旋型的上料轨道,内斗的外侧壁的顶部安装有一弧形的分选轨道,分选轨道的进料端与位于内斗顶部的上料轨道的出料端之间夹持固定有过渡轨道,分选轨道的出料端与出料轨道衔接,出料轨道水平设置,过渡轨道的外侧、分选轨道的外侧以及出料轨道的两侧均安装有防止符合要求的正极盖掉落的护板;过渡轨道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海涛伊良熺谢道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