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负离子发热内暖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559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负离子发热内暖被,包括被套和填充物,所述被套包括上层的隔热保暖层和下层的发热层;所述隔热保暖层和下层的发热层发热层三侧缝合,一侧开口,形成用于放置填充物的填充腔;所述的填充物放置于填充腔内;所述的下层发热层采用导热面料;下层发热层内设置有发热夹层;所述的发热夹层采用聚丙烯腈基聚合物、石墨烯、水性负氧离子粉、海藻纤维和改性涤纶纤维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全方位抑制及消灭螨虫,能够吸收外界与人体能量,并放射远红外线,达到蓄热保温的功能,能改善局部环境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减缓自由基的形成,给家人新鲜的呼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负离子发热内暖被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暖被子
,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负离子发热内暖被。
技术介绍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晶体,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负离子即是带负电荷的氧分子,在医学界,负离子被确认是具有杀灭病菌及净化空气的有效手段。其机理主要在于负离子与细菌结合后,使细菌产生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移,导致细菌死亡,最终降沉于地面。医学研究表明,空气中带负电的微粒使血中含氧量增加,有利于血氧输送、吸收和利用,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人体肌能,调节肌体功能平衡的作用。据考证,负离子对人体7个系统,近30多种疾病具有抑制、缓解和辅助治疗作用,尤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更为明显。负离子在医学界被称为是“空气维生素”。现有的被子不具备自发热的功能,冬天需要盖较厚的被子来保暖,睡眠舒适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负离子发热内暖被,具有自发热、保健养生、抗菌除螨和低温远红外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负离子发热内暖被,包括被套和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套包括上层的隔热保暖层和下层的发热层;所述隔热保暖层和下层的发热层发热层三侧缝合,一侧开口,形成用于放置填充物的填充腔;所述的填充物放置于填充腔内;/n所述的下层发热层采用导热面料;下层发热层内设置有发热夹层;/n所述的发热夹层采用聚丙烯腈基聚合物、石墨烯、水性负氧离子粉、海藻纤维和改性涤纶纤维制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负离子发热内暖被,包括被套和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套包括上层的隔热保暖层和下层的发热层;所述隔热保暖层和下层的发热层发热层三侧缝合,一侧开口,形成用于放置填充物的填充腔;所述的填充物放置于填充腔内;
所述的下层发热层采用导热面料;下层发热层内设置有发热夹层;
所述的发热夹层采用聚丙烯腈基聚合物、石墨烯、水性负氧离子粉、海藻纤维和改性涤纶纤维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负离子发热内暖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保暖层包括外层的阻燃涤纶纤维层和内层的改性纤维素纤维层;所述的改性纤维素纤维层为将含有纳米铝粉的纳米纤维以静电纺丝方式连续沉积在纤维素纤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负离子发热内暖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涤纶纤维层为非阻燃涤纶长丝为经纱,阻燃涤纶长丝为纬纱,经纱与纬纱交织形成的面料,其中,坯布中经纱密度为90-182根/cm,纬纱密度为60-75根/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鑫钏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梦吉妮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