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缸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42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缸体,包括混合缸本体、中隔板、驱动电机、第一搅动扇轴、偏心轮和第二搅动扇轴,所述混合缸本体内壁上设置有中隔板,所述底凸条与轨迹槽内壁贴合,且轨迹槽开设在顶盖板顶部,所述水平板边侧与从动齿轮相互连接,且从动齿轮粘接固定在第二搅动扇轴顶部,所述水平板外侧粘接固定有侧安装板,且侧安装板与底刷柱顶部粘接固定,并且底刷柱贯穿稳定槽,同时稳定槽开设在顶盖板上。该混合缸体,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可以对中隔板一侧储墨混合结构内的浓缩油墨和稀释剂进行持续的正反搅动,以及底部的清理,能有效避免油墨聚集沉底,并能对中隔板另一侧即将排出的油墨进行持续搅动,令油墨保持均匀混合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缸体
本技术涉及喷码机
,具体为一种混合缸体。
技术介绍
喷码机是一种通过非接触方式将油墨喷涂到在产品上进行标识的设备,喷码机通过软件控制,喷码机分为压电式喷码机和电磁阀式喷码机等多种,而喷码机的重要组成部件有喷嘴、墨袋和混合缸,其中混合缸是喷码机将油墨和稀释剂进行混合的部件。随着喷码机混合缸的不断使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下述问题:现有的喷码机混合缸为简单的缸体结构,没有设置持续混合和底部清理结构,由于浓缩油墨具有一定粘度,在没有设置持续混合和底部清理结构的情况下工作,浓缩油墨和稀释剂在稀释混合过程中会出现聚集沉淀的现象,所以需要频繁对混合缸进行清理,操作麻烦,并导致喷码机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缸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没有设置持续混合和底部清理结构,频繁清理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缸体,包括混合缸本体、中隔板、驱动电机、第一搅动扇轴、偏心轮和第二搅动扇轴,所述混合缸本体内壁上设置有中隔板,且中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缸体,包括混合缸本体(1)、中隔板(2)、驱动电机(5)、第一搅动扇轴(6)、偏心轮(7)和第二搅动扇轴(1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缸本体(1)内壁上设置有中隔板(2),且中隔板(2)底部开设有底供墨窗口(3),并且混合缸本体(1)顶部与顶盖板(4)贴合,所述顶盖板(4)上固定有驱动电机(5),且驱动电机(5)底端安装有第一搅动扇轴(6),并且第一搅动扇轴(6)上粘接固定有偏心轮(7),同时第一搅动扇轴(6)通过轴承与顶盖板(4)连接,所述偏心轮(7)外侧与活动框(8)内侧贴合,且活动框(8)粘接固定在水平板(9)末端,并且水平板(9)底端粘接固定有底凸条(10),所述底凸条(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缸体,包括混合缸本体(1)、中隔板(2)、驱动电机(5)、第一搅动扇轴(6)、偏心轮(7)和第二搅动扇轴(1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缸本体(1)内壁上设置有中隔板(2),且中隔板(2)底部开设有底供墨窗口(3),并且混合缸本体(1)顶部与顶盖板(4)贴合,所述顶盖板(4)上固定有驱动电机(5),且驱动电机(5)底端安装有第一搅动扇轴(6),并且第一搅动扇轴(6)上粘接固定有偏心轮(7),同时第一搅动扇轴(6)通过轴承与顶盖板(4)连接,所述偏心轮(7)外侧与活动框(8)内侧贴合,且活动框(8)粘接固定在水平板(9)末端,并且水平板(9)底端粘接固定有底凸条(10),所述底凸条(10)与轨迹槽(11)内壁贴合,且轨迹槽(11)开设在顶盖板(4)顶部,所述水平板(9)边侧与从动齿轮(12)相互连接,且从动齿轮(12)粘接固定在第二搅动扇轴(13)顶部,并且第二搅动扇轴(13)通过轴承与顶盖板(4)连接,所述水平板(9)外侧粘接固定有侧安装板(14),且侧安装板(14)与底刷柱(15)顶部粘接固定,并且底刷柱(15)贯穿稳定槽(16),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永
申请(专利权)人:塔斯科智能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