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玻纤低折损率增强改性专用螺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35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玻纤低折损率增强改性专用螺杆,具体涉及螺杆领域,包括螺杆主体,所述螺杆主体包括混炼段、过渡计量段、压缩段、连接段和计量段,过渡计量段设置在混炼段远离端部的一端,压缩段设置在过渡计量段远离混炼段的一端,连接段设置在压缩段远离过渡计量段的一端,计量段设置在连接段远离压缩段的一端,混炼段、过渡计量段、压缩段和连接段的外周侧均一体成型有连续设置的螺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压缩比、调整螺杆对工程塑料的输送能力、熔融能力、均衡能力之间的平衡,以及设置阶梯槽的过渡计量段结构,起到释放压力、均化物料混合的效果,降低了纤维的折断率,提高了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玻纤低折损率增强改性专用螺杆
本技术涉及螺杆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玻纤低折损率增强改性专用螺杆。
技术介绍
玻纤维增强技术不断应用于汽车发展,高玻纤含量所获得的高性能改性塑料能够替换汽车上的一些机械零部件。但是现有的长玻纤螺杆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常规的高玻纤长纤维粒子在注塑生产中因螺杆构型和工艺控制不合理,容易造成树脂降解、长纤维分散不均匀及玻纤长径比的损失,严重影响其增强塑料的力学性能和表观,未能充分发挥其强度、韧性的特性,也易出现玻纤外露、料花等表面外观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玻纤低折损率增强改性专用螺杆,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长玻纤螺杆影响其增强塑料的力学性能和表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玻纤低折损率增强改性专用螺杆,包括螺杆主体,所述螺杆主体包括混炼段、过渡计量段、压缩段、下料段和连接段,过渡计量段设置在混炼段远离端部的一端,压缩段设置在过渡计量段远离混炼段的一端,下料段设置在压缩段远离过渡计量段的一端,连接段设置在下料段远离压缩段的一端,混炼段、过渡计量段、压缩段和下料段的外周侧均一体成型有连续设置的螺棱,混炼段的外周侧还一体成型有旋片副棱,旋片副棱和螺棱螺旋交叉设置。实施方式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连接段用于与外部动力源连接,外部动力源能够带动螺杆主体旋转,料件从下料段进入,当螺杆主体旋转时就能够带动下料段中的原料向上移动,进而能够使得原料一次进入压缩段、过渡计量段以及混炼段,原料在依次进入上述部位时能够被剪切融合,进而能够达到人们的使用需求,从而提升产品的性能。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段远离下料段的端部开设有沿杆向的键槽,键槽的槽底面开设有沉孔,便于将螺杆主体的连接段与外部动力源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键槽的数量有两组,两组键槽关于连接段的中心轴线呈对称设置,有利于平衡螺杆主体连接的受力,提高稳定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棱远离螺杆主体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双金属层,且双金属层的层厚为1.8-2.2mm,有利于提高螺棱的表面硬度,便于延长螺杆的使用寿命。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杆主体的表面作氮化处理,且渗氮层单面深度大于0.5mm,硬度不低于950HV10,脆性不大于2级,进一步提高螺杆的强度和硬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杆主体的螺杆长径比为25,压缩比为2.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片副棱与螺棱的交汇处设置有倒角。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计量段的外周侧一体成型有阶梯槽,且过渡计量段靠近混炼段一端的直径小于远离混炼段一端的直径,便于起到释放压力、均化物料混合的效果,降低了纤维的折断率,保证制品的强度。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优化压缩比、调整螺杆对工程塑料的输送能力、熔融能力、均衡能力之间的平衡,以及设置阶梯槽的过渡计量段结构,起到释放压力、均化物料混合的效果,大大降低了纤维的折断率,保证制品的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提高产品性能和性价比的进步;2、本技术通过设置阶梯槽结构的过渡计量段,最大程度保留长纤维对制品的增强作用,改善了其疲劳强度,降低成型收缩率,提高制品的品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提高实用性的进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螺杆主体混炼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混炼段的结构展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A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B处结构的放大剖面图;附图标记为:1混炼段、2过渡计量段、3压缩段、4下料段、5连接段、6螺棱、61双金属层、7旋片副棱、8键槽、81沉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高玻纤低折损率增强改性专用螺杆,可包括螺杆主体,所述螺杆主体包括混炼段1、过渡计量段2、压缩段3、下料段4和连接段5,所述过渡计量段2设置在混炼段1远离端部的一端,压缩段3设置在过渡计量段2远离混炼段1的一端,下料段4设置在压缩段3远离过渡计量段2的一端,连接段5设置在下料段4远离压缩段3的一端,混炼段1、过渡计量段2、压缩段3和下料段4的外周侧均一体成型有连续设置的螺棱6,混炼段1的外周侧还一体成型有旋片副棱7,旋片副棱7和螺棱6螺旋交叉设置。如图1-5所示,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实际使用时,连接段5用于与外部动力源连接,外部动力源能够带动螺杆主体旋转,料件从下料段4进入,因为混炼段1、过渡计量段2、压缩段3以及下料段4上均设置有螺棱6,这样当螺杆主体旋转时就能够带动下料段4中的原料向上移动,进而能够使得原料一次进入压缩段3、过渡计量段2以及混炼段1,原料在依次进入上述部位时能够被剪切融合,进而能够达到人们的使用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压缩比为2.5,使得螺杆主体更适合用于长玻纤产品的加工特性,所以当原料处于下料段4时能够被充分融化,并被运送至压缩段3,原料在压缩段3时,因为压缩比较小,所以压缩段3对原料的剪切较小,可使原料得到缓慢压缩,玻纤在压缩段3中有慢慢地形成有规律的均匀排布的现象,当进入过渡计量段2,玻璃纤维已经形成了一致的排列,并均匀分布,这时玻纤的分布是同一个方向,当原料进入混炼段1时,压缩完的原料在此段当中体积变大,内部压力被释放,旋片副棱7可以打乱原料中玻纤的排布,使原先长玻纤单一方向的排布中变成均匀的网状分布,且此时对于长玻纤又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其长度,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性能,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螺杆影响其增强塑料的力学性能和表观的问题。所述连接段5远离下料段4的端部开设有沿杆向的键槽8,键槽8的槽底面开设有沉孔81。所述键槽8的数量有两组,两组键槽8关于连接段5的中心轴线呈对称设置。所述螺棱6远离螺杆主体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双金属层61,且双金属层61的层厚为1.8-2.2mm。所述螺杆主体的表面作氮化处理,且渗氮层单面深度大于0.5mm,硬度不低于950HV10,脆性不大于2级。所述螺杆主体的螺杆长径比为25,压缩比为2.5。所述旋片副棱7与螺棱6的交汇处设置有倒角。所述过渡计量段2的外周侧一体成型有阶梯槽,且过渡计量段2靠近混炼段1一端的直径小于远离混炼段1一端的直径。如图1-5所示,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键槽8和沉孔81,便于将螺杆主体的连接段5与外部动力源连接,通过设置两组键槽8,有利于平衡螺杆主体连接的受力,提高稳定性,通过设置双金属层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玻纤低折损率增强改性专用螺杆,包括螺杆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主体包括混炼段(1)、过渡计量段(2)、压缩段(3)、下料段(4)和连接段(5),过渡计量段(2)设置在混炼段(1)远离端部的一端,压缩段(3)设置在过渡计量段(2)远离混炼段(1)的一端,下料段(4)设置在压缩段(3)远离过渡计量段(2)的一端,连接段(5)设置在下料段(4)远离压缩段(3)的一端,混炼段(1)、过渡计量段(2)、压缩段(3)和下料段(4)的外周侧均一体成型有连续设置的螺棱(6),混炼段(1)的外周侧还一体成型有旋片副棱(7),旋片副棱(7)和螺棱(6)螺旋交叉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玻纤低折损率增强改性专用螺杆,包括螺杆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主体包括混炼段(1)、过渡计量段(2)、压缩段(3)、下料段(4)和连接段(5),过渡计量段(2)设置在混炼段(1)远离端部的一端,压缩段(3)设置在过渡计量段(2)远离混炼段(1)的一端,下料段(4)设置在压缩段(3)远离过渡计量段(2)的一端,连接段(5)设置在下料段(4)远离压缩段(3)的一端,混炼段(1)、过渡计量段(2)、压缩段(3)和下料段(4)的外周侧均一体成型有连续设置的螺棱(6),混炼段(1)的外周侧还一体成型有旋片副棱(7),旋片副棱(7)和螺棱(6)螺旋交叉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玻纤低折损率增强改性专用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5)远离下料段(4)的端部开设有沿杆向的键槽(8),所述键槽(8)的槽底面开设有沉孔(8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玻纤低折损率增强改性专用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槽(8)的数量有两组,两组键槽(8)关于连接段(5)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武军郑银强姚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丞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