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混凝土养护室用风量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30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混凝土养护室用风量调节阀,涉及混凝土养护室技术领域,包括调节板和用于控制调节板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包括部件一和部件二,所述部件一与部件二一体成型,所述部件一和部件二的宽度和厚度相同,且横截面积均大于管道横截面积,所述部件一上不开孔,部件二上设有阵列排布的通风孔,通过控制调节板的位移距离,改变位于管道的通风孔的数量,即可达到调节风量的作用,且相较于现有技术,大大减少了热风绕行的距离,热风通过通风孔可以直接到达管道另一边,降低了能量损失,从而降低了养护成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环保,此外还提高了出风口的风速,达到更好的养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混凝土养护室用风量调节阀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养护室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混凝土养护室用风量调节阀。
技术介绍
混凝土养护是人为造成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使刚浇筑的混凝土得以正常的或加速其硬化和强度增长。混凝土所以能逐渐硬化和增长强度,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水泥的水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如果周围环境不存在该条件,则需人工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方法分为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自然养护包括洒水养护与喷洒塑料薄膜养护;蒸汽养护即将混凝土构件放在恒温恒湿的养护室内;自然养护的方式需要耗费较高的劳动力,因此,通常的做法是将混凝土构件放于养护室内进行养护。现有的插板式混凝土养护室用风量调节阀是通过一块简单的插板在管道间向上或向下运动,改变两边管道的连通面积从而控制出风量的,但是热风在通过这种风量调节阀时,需要绕过调节阀才能通过空隙进入下一管道,这种绕行行为在会导致热风的能量散失,减小风速,导致设定数据与实际出现偏差,影响混凝土养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智能混凝土养护室用风量调节阀,能够减少热风通过阀门时的绕行距离,减少能量损失,保证出风速度,达到更佳的养护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智能混凝土养护室用风量调节阀,包括调节板和用于控制调节板的升降机构,所述调节板包括部件一和部件二,所述部件一与部件二一体成型,所述部件一和部件二的宽度和厚度相同,且横截面积均大于管道横截面积,所述部件一上不开孔,部件二上设有阵列排布的通风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初始状态时,部件一挡住管道时,阀门关闭,管道中无法通风,通过升降机构控制调节板上移(下移),部件一逐渐远离管道,部件二进入管道,部件二上的通风孔连通管道两边,热风即可从通风孔通过,通过控制调节板的位移距离,改变位于管道的通风孔的数量,即可达到调节风量的作用,且相较于现有技术,大大减少了热风绕行的距离,热风通过通风孔可以直接到达管道另一边,降低了能量损失同时提高了出风口的风速,达到更好的养护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风量调节阀还包括导向装置和限位件,所述导向装置用于限制调节板在竖直方向位移,所述限位件用于与导向装置发生抵触以限制调节板的位移距离。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于调节板两侧的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导向杆和若干个滚轮,所述调节板的边缘设于导向杆和滚轮之间,且与导向杆和滚轮滑动连接,所述滚轮与调节板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设置在调节板底部两端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于调节板设有夹角。进一步地,所述阵列排布的通风孔由若干个第一孔阵列排布而成。进一步地,所述阵列排布的通风孔由第一孔和第二孔组成,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分别呈阵列排布,且第一孔的阵列与第二孔的阵列错位排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为圆形或多边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孔为圆形或多边形。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丝杆及螺纹套,所述伺服电机与丝杆上端连接,所述丝杆外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表面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与调节板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控制调节板的位移距离,改变位于管道的通风孔的数量,即可达到调节风量的作用,且相较于现有技术,大大减少了热风绕行的距离,热风通过通风孔可以直接到达管道另一边,降低了能量损失,从而降低了养护成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环保,另外还提高了出风口的风速,达到更好的养护效果。(2)本技术不仅设置部件一用于关闭阀门,部件二用于灵活调节阀门的出风量,还增设部件三用于使阀门全开,达到最大出风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更加精确地实现出风控制,在交通、建筑、水利水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节板,11-部件一,12-部件二,13-部件三,2-升降机构,21-伺服电机,22-丝杆,23-螺纹套,3-通风孔,31-第一孔,32-第二孔,4-限位件,5-导向装置,51-安装板,52-滚轮,53-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智能混凝土养护室用风量调节阀,包括调节板1和用于控制调节板1的升降机构2,调节板1包括部件一11和部件二12,部件一11与部件二12一体成型,部件一11和部件二12的宽度和厚度相同,且横截面积均大于管道横截面积,部件一11上不开孔,部件二12上设有阵列排布的通风孔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初始状态时,部件一11挡住管道时,阀门关闭,管道中无法通风,通过升降机构2控制调节板1上移(下移),部件一11逐渐远离管道,部件二12进入管道,部件二12上的通风孔3连通管道两边,热风即可从通风孔3通过,通过控制调节板1的位移距离,改变位于管道的通风孔3的数量,即可达到调节风量的作用,且相较于现有技术,大大减少了热风绕行的距离,热风通过通风孔3可以直接到达管道另一边,降低了能量损失同时提高了出风口的风速,达到更好的养护效果。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部件一11设于部件二12的上方,升降机构2包括伺服电机21、丝杆22及螺纹套23,伺服电机21与丝杆22上端连接,丝杆22外套设有螺纹套23,螺纹套23内表面与丝杆22螺纹连接,螺纹套23与调节板1固定连接,风量调节阀还包括导向装置5和限位件4,导向装置5用于限制调节板1在竖直方向位移,导向装置5包括设于调节板1两侧的安装板51,每个安装板51上设有导向杆53和若干个滚轮52,调节板1的边缘设于导向杆53和滚轮52之间,且与导向杆53和滚轮52滑动连接,滚轮52与调节板1滑动连接,限位件4用于与导向装置5发生抵触以限制调节板1的位移距离,限位件4为设置在调节板1底部两端的限位杆,限位杆于调节板1设有夹角,夹角为45°-135°,其中,90°为较优的选择。初始状态是阀门关闭状态,部件一11位于管道连通处,将管道堵住;工作状态时,启动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带动丝杆22旋转,由于丝杆22与螺纹套23螺纹连接,两侧边缘又分别设有导向装置5,故螺纹套23在丝杆22的带动下向上位移,可以在导向杆53与调节板1的接触面设置密封结构,防止漏风;在上移过程中,阵列排布的通风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混凝土养护室用风量调节阀,包括调节板(1)和用于控制调节板(1)的升降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1)包括部件一(11)和部件二(12),所述部件一(11)与部件二(12)一体成型,所述部件一(11)和部件二(12)的宽度和厚度相同,且横截面积均大于管道横截面积,所述部件一(11)上不开孔,部件二(12)上设有阵列排布的通风孔(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混凝土养护室用风量调节阀,包括调节板(1)和用于控制调节板(1)的升降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1)包括部件一(11)和部件二(12),所述部件一(11)与部件二(12)一体成型,所述部件一(11)和部件二(12)的宽度和厚度相同,且横截面积均大于管道横截面积,所述部件一(11)上不开孔,部件二(12)上设有阵列排布的通风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混凝土养护室用风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阀还包括导向装置(5)和限位件(4),所述导向装置(5)用于限制调节板(1)在竖直方向位移,所述限位件(4)用于与导向装置(5)发生抵触以限制调节板(1)的位移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混凝土养护室用风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5)包括设于调节板(1)两侧的安装板(51),每个所述安装板(51)上设有导向杆(53)和若干个滚轮(52),所述调节板(1)的边缘设于导向杆(53)和滚轮(52)之间,且与导向杆(53)和滚轮(52)滑动连接,所述滚轮(52)与调节板(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混凝土养护室用风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为设置在调节板(1)底部两端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于调节板(1)设有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混凝土养护室用风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马勇尹秀夏维学王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