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体碗形塞手动拔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228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碗形塞手动拔出装置,属于发动机碗形塞拔出工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螺纹套管、螺纹杆和套锤,螺纹套管一端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同轴的磁性定位销,两个磁性定位销沿螺纹套管的径向安装且以螺纹套管的轴心为对称轴相互对称,并且两个磁性定位销的长度之和等于螺纹套管的外径,磁性定位销由带磁性的“半球”状结构和不带磁性的“圆柱”状结构同轴一体构造而成,整体呈“香菇”状,其中磁性定位销的“圆柱”状结构活动贯穿设置在螺纹套管的侧壁内部,而“半球”状结构则位于螺纹套管的内部。该种发动机缸体碗形塞手动拔出装置能够快速、准确、一次性将发动机塞孔上的碗形塞成功拔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缸体碗形塞手动拔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碗形塞拔出工具
,具体为一种发动机缸体碗形塞手动拔出装置。
技术介绍
水和机油是发动机工作时两个重要的液体,机油完成了对发动机各运动部位的润滑,而机体、缸盖、机油冷却器等部位的降温,都是通过水循环进行热交换,将热量散出。机油与水循环管道的工艺孔是通过碗形塞涂抹密封胶进行密封,部分发动机出现碗形塞密封性不好,此时需要取出碗形塞,重新密封。如今常见的碗形塞取出方法是利用工具在碗形塞上开设螺纹孔,再用螺杆拧到加工好的螺纹孔中使二者相互配合固定在一起,然后再借助螺杆向外将碗形塞拔出,但是由于市面上大多数碗形塞的塞壁只有1.5mm左右厚,其上开设的螺纹孔只能有1-2道螺纹,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碗形塞取出方式就很容易出现滑丝或者碗形塞还没取出就损坏的情况,进而导致碗形塞在很多时候都不能从发动机塞孔上一次性成功拔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碗形塞手动拔出装置,该种发动机缸体碗形塞手动拔出装置能够快速、准确、一次性将发动机塞孔上的碗形塞成功拔出。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缸体碗形塞手动拔出装置,包括螺纹套管(2)、螺纹杆(3)和套锤(4),其特征在于:/n所述螺纹套管(2)一端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同轴的磁性定位销(201),两个所述磁性定位销(201)沿所述螺纹套管(2)的径向安装且以所述螺纹套管(2)的轴心为对称轴相互对称,并且两个所述磁性定位销(201)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螺纹套管(2)的外径,所述磁性定位销(201)由带磁性的“半球”状结构和不带磁性的“圆柱”状结构同轴一体构造而成,整体呈“香菇”状,其中所述磁性定位销(201)的“圆柱”状结构活动贯穿设置在所述螺纹套管(2)的侧壁内部,而“半球”状结构则位于所述螺纹套管(2)的内部,且两个“半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体碗形塞手动拔出装置,包括螺纹套管(2)、螺纹杆(3)和套锤(4),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套管(2)一端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同轴的磁性定位销(201),两个所述磁性定位销(201)沿所述螺纹套管(2)的径向安装且以所述螺纹套管(2)的轴心为对称轴相互对称,并且两个所述磁性定位销(201)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螺纹套管(2)的外径,所述磁性定位销(201)由带磁性的“半球”状结构和不带磁性的“圆柱”状结构同轴一体构造而成,整体呈“香菇”状,其中所述磁性定位销(201)的“圆柱”状结构活动贯穿设置在所述螺纹套管(2)的侧壁内部,而“半球”状结构则位于所述螺纹套管(2)的内部,且两个“半球”状结构相互吸引,所述螺纹套管(2)另一端的侧壁一体固定设置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缘(202);
所述螺纹杆(3)从所述螺纹套管(2)设有所述第一凸缘(202)的一端螺纹旋入至所述螺纹套管(2)的内部,所述螺纹杆(3)的旋入端呈“圆锥”状;
所述套锤(4)包括有套锤本体(401),所述套锤本体(401)活动套接在所述螺纹套管(2)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体碗形塞手动拔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林江宁闽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五十铃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