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固定装置,解决了在数控加工时,工件的存放受人为因素影响,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在底座上设有放置工件的支撑面、转动杆与传动杆,支撑面两端设有相同的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与支撑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一端与所述转动杆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铰接,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从动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铰接,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存放槽,支撑面放置在存放槽内,并通过气缸驱动的辅助部件压紧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件加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LED灯是发光二极管的简称,是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二极管,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目前,公开号为CN208409295U公布了一种工件夹紧机构,包括夹具体和连接体,夹具体中心设有第一通孔,连接体一侧插入第一通孔,另一侧与夹紧机构和推料机构固定,且连接体内部设有第二通孔;夹紧机构包括拉盘和压盘,拉盘一面固定在所述连接体上,另一面一端固定有第一拉杆,第一拉杆端部安装有第一螺栓,压盘一侧安装在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上;推料机构包括固定在连接体上的推杆。上述装置虽然具有装夹快速、定位准确、加工迅速的优点,但在数控加工的情况下,工件需放置在固定位置内,若直接安装固定存在不便,工件的固定和易取易放上述装置并不能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易取易放工件的多功能固定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固定装置,包括底座与工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存放机构,所述存放机构包括驱动部件、转动杆与从动杆,所述转动杆与从动杆均与所述底座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两端设有相同的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与支撑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一端与所述转动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铰接,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从动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铰接,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存放槽,所述存放槽内固定连接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上固定连接有辅助部件,所述辅助部件与所述工件相抵挤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驱动部件用以为传动部件提供驱动力,位于支撑面两端的传动部件能够将支撑面抬起和收起,辅助部件用以在支撑面上固定住过工件,从而在数控加工时,工件能够很方便的被放置于支撑面上,再由辅助部件固定继而加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部件包括气缸与挤压块,所述气缸与所述支撑面固定连接,其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台,所述挤压块中间处与所述连接台顶部铰接,所述挤压块一端与所述气缸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工件挤压接触。从而在气缸输出轴向上顶后,根据杠杆原理,挤压块靠近气缸输出轴的一端将被顶起,而另一端则会挤压在工件上,即实现对工件在支撑面上的压紧效果,方便后续数控加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蜗轮与蜗杆,所述电机与所述底座内部固定连接,其输出轴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配合,所述蜗杆与所述转动杆中心处同轴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在电机转动后,其能够通过蜗杆蜗轮带动转动杆定位转动,从而第一传动杆与之转动,再在第二传动杆与支撑杆的连杆传递下,即能够实现支撑杆带动存放槽弧线状轨迹的抬起,电机反转即为收起,蜗轮蜗杆的自锁性也保证了存放槽带动支撑面的固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内部固定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卡槽,所述支撑面底部设有卡台,所述卡槽卡台形状相同,所述卡台嵌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支撑面上设有安放槽,所述底座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设有低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台上的卡槽与支撑面底部的卡台的卡紧设置是为了保证在传动部件带动支撑面向回收起时,能够被固定在凸台上,从而在数控加工时,凸台为工件的紧固提供了第二道保障,安放槽是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安放工件,低口是为了保证支撑面在倾斜抬起收回时不受底座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避免在数控加工的情况下,工件在安装到指定位置时受人为因素影响,存在不便的问题,能够易取易放工件,并对安装工件的底座和工件进行固定,固定效果好,总体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左右等轴二轴测图;图2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3为实施例1图2的A向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1图2的B向剖视图。图中,1、底座;2、工件;3、容纳空间;4、存放机构;5、驱动部件;51、电机;52、蜗杆;53、蜗轮;6、转动杆;7、从动杆;8、传动部件;81、第一传动杆;82、第二传动杆;83、支撑杆;84、存放槽;9、支撑面;10、辅助部件;101、气缸;102、连接台;103、挤压块;11、凸台;12、卡槽;13、卡台;14、安放槽;15、低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与工件2:如图1、图3所示,在底座1上设有容纳空间3,容纳空间3内设有存放机构4,存放机构4包括驱动部件5、转动杆6与从动杆7,转动杆6与从动杆7均与底座1内部转动连接,转动杆6两端设有相同的传动部件8,传动部件8上固定连接有支撑面9与辅助部件10,辅助部件10与工件2相抵挤压。从而驱动部件5用以为传动部件8提供驱动力,位于支撑面9两端的传动部件8能够将支撑面9抬起和收起,辅助部件10用以在支撑面9上固定住过工件2,从而在数控加工时,工件2能够很方便的被放置于支撑面9上,再由辅助部件10固定继而加工。如图3所示,传动部件8包括第一传动杆81、第二传动杆82与支撑杆83,第一传动杆81一端与转动杆6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杆82铰接,支撑杆83一端与从动杆7铰接,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杆82铰接,支撑杆83上固定连接有存放槽84,存放槽84内与支撑面9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驱动部件5包括电机51、蜗轮53与蜗杆52,电机51与底座1内部固定连接,其输出轴与蜗轮53固定连接,蜗轮53与蜗杆52啮合配合,蜗杆52与转动杆6中心处同轴固定连接。从而在电机51转动后,其能够通过蜗杆52蜗轮53带动转动杆6定位转动,从而第一传动杆81与之转动,再在第二传动杆82与支撑杆83的连杆传递下,即能够实现支撑杆83带动存放槽84弧线状轨迹的抬起,电机51反转即为收起,蜗轮53蜗杆52的自锁性也保证了存放槽84带动支撑面9的固定效果。如图4所示,底座1内部固定有凸台11,凸台11上设有卡槽12,支撑面9底部设有卡台13,卡槽12与卡台13形状相同,卡台13嵌设在所述卡槽12内,在支撑面9上还设有安放槽14,底座1远离转动杆6的一端设有低口15。凸台11上的卡槽12与支撑面9底部的卡台13的卡紧设置是为了保证在传动部件8带动支撑面9向回收起时,能够被固定在凸台11上,从而在数控加工时,凸台11为工件2的紧固提供了第二道保障,安放槽14是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安放工件2,低口15是为了保证支撑面9在倾斜抬起收回时不受底座1影响。如图2所示,辅助部件10包括气缸101与挤压块103,气缸101与支撑面9固定连接,其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台102,挤压块103中间处与连接台102顶部铰接,挤压块103一端与气缸101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工件2挤压接触。从而在气缸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与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容纳空间(3),所述容纳空间(3)内设有存放机构(4),所述存放机构(4)包括驱动部件(5)、转动杆(6)与从动杆(7),所述转动杆(6)与从动杆(7)均与所述底座(1)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6)两端设有相同的传动部件(8),所述传动部件(8)包括第一传动杆(81)、第二传动杆(82)与支撑杆(83),所述第一传动杆(81)一端与所述转动杆(6)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82)铰接,所述支撑杆(83)一端与所述从动杆(7)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82)铰接,所述支撑杆(83)上固定连接有存放槽(84),所述存放槽(84)内固定连接有支撑面(9),所述支撑面(9)上固定连接有辅助部件(10),所述辅助部件(10)与所述工件(2)相抵挤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与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容纳空间(3),所述容纳空间(3)内设有存放机构(4),所述存放机构(4)包括驱动部件(5)、转动杆(6)与从动杆(7),所述转动杆(6)与从动杆(7)均与所述底座(1)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6)两端设有相同的传动部件(8),所述传动部件(8)包括第一传动杆(81)、第二传动杆(82)与支撑杆(83),所述第一传动杆(81)一端与所述转动杆(6)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82)铰接,所述支撑杆(83)一端与所述从动杆(7)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82)铰接,所述支撑杆(83)上固定连接有存放槽(84),所述存放槽(84)内固定连接有支撑面(9),所述支撑面(9)上固定连接有辅助部件(10),所述辅助部件(10)与所述工件(2)相抵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辅助部件(10)包括气缸(101)与挤压块(103),所述气缸(101)与所述支撑面(9)固定连接,其输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胜雷,庄云飞,肖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雨田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