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振忠专利>正文

一种红松松子自动开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092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松松子自动开口设备,针对现有松子开口设备效率低下,开口成本高,而松子通过大作业面的碾压开口方式会造成大量的松子破坏,一些粒径差异较大的松子不能有效开口,开口效率低,实用性不强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外壁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轴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料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不同粒径大小的松子进行开口,不会对松子造成破坏,且转动的调节板使得开口板可根据松子的放置朝向和迎面角度自动调节,满足对不同放置角度松子和不同松子形状的有效开口,开口效率提升,解放人工,成本降低,实用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松松子自动开口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松松子开口
,尤其涉及一种红松松子自动开口设备。
技术介绍
松子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是常见的坚果之一,颗粒小,壳光滑,分为大头和小头两个端头,为使松子方便食用,对松子进行开口加工,但外科坚硬,食用困难,,目前松子开口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化学开口,利用酸碱浸泡,油炸开口,处理后表面美观,但是化学残留较多,一种是高温高压开口,导致营养流失,另一种是人工开口,好处是开口率可达100%,但需人力脚踩通过钢丝提供挤压力,或者传统台虎钳挤压开口,效率低下,设备陈旧。根据现有条件得知需求较大的开口方式还是以机械开口为主,但是人工开口属实效率低下,开口成本高,而松子通过大作业面的碾压开口方式确有不妥,会造成大量的松子破坏,一些粒径差异较大的松子不能有效开口,导致开口效率低,实用性不强,而现有专利不易解决此类问题,因此,亟需一种红松松子自动开口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松子开口设备效率低下,开口成本高,而松子通过大作业面的碾压开口方式确有不妥,会造成大量的松子破坏,一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松松子自动开口设备,包括底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7)的顶部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竖板(18),所述竖板(18)的一侧外壁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振动电机(25),所述振动电机(25)的输出轴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料斗(27),所述进料斗(27)的两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振动弹簧(26),所述振动弹簧(26)的一端与竖板(18)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27)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软管(24),所述软管(24)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开口管(14),所述开口管(14)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下落箱(28),所述进料斗(27)的外壁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竖板(18)的一侧外壁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松松子自动开口设备,包括底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7)的顶部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竖板(18),所述竖板(18)的一侧外壁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振动电机(25),所述振动电机(25)的输出轴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料斗(27),所述进料斗(27)的两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振动弹簧(26),所述振动弹簧(26)的一端与竖板(18)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27)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软管(24),所述软管(24)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开口管(14),所述开口管(14)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下落箱(28),所述进料斗(27)的外壁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竖板(18)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风幕机构,所述下落箱(28)的底部外壁与开口管(14)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开口管(14)的内壁开始有椭圆通道(15),且开口管(14)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支板(16)和第二支板(19),所述第二支板(19)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松子阻拦机构,所述第一支板(1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气缸(1),所述气缸(1)的活塞杆顶端设置有开口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松松子自动开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机构包括气缸(1),所述气缸(1)的活塞杆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短杆(3),所述短杆(3)的一端粘接有钢球(4),所述钢球(4)的外壁卡接有调节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松松子自动开口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忠
申请(专利权)人:李振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