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切割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08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切割刀装置。包括工作台架、上刀顶梁、上刀头、下刀底梁和下刀装置;所述上刀顶梁固定在所述工作台架顶部,用于承载所述上刀头;所述上刀头穿接在所述上刀顶梁上,用于配合所述下刀装置进行切割;所述上刀头上设置有锁紧装置,用于在调节所述上刀头位置后进行锁紧;所述下刀底梁受所述工作台架支撑,用于放置所述下刀装置;所述下刀装置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下刀底梁上,用于与固定的所述上刀头配合实现多位置切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切割刀装置,可以调节切割刀头位置,提高切割灵活性,同时减少电机震动对刀头的影响,提高切割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切割刀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切割刀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地发展,对切割的质量、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高智能化的自动切割功能的要求也在提升。数控切割机的发展必须要适应现代机械加工业发展的要求。切割机的主要执行部件是切割刀,在现有技术中,切割刀往往采用定向切割,切割刀的位置可调性很差,且因电机启动引发的震动会导致刀头抖动,容易造成切割不稳、切割误差等情况的发生。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可调切割刀装置,可以调节切割刀头位置,提高切割灵活性,同时减少电机震动对刀头的影响,提高切割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切割刀装置,可以调节切割刀头位置,提高切割灵活性,同时减少电机震动对刀头的影响,提高切割稳定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工作台架、上刀顶梁、上刀头、下刀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切割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架(1)、上刀顶梁(2)、上刀头(3)、下刀底梁(4)和下刀装置(5);所述上刀顶梁(2)固定在所述工作台架(1)顶部,用于承载所述上刀头(3);所述上刀头(3)穿接在所述上刀顶梁(2)上,用于配合所述下刀装置(5)进行切割;所述上刀头(3)上设置有锁紧装置,用于在调节所述上刀头(3)位置后进行锁紧;所述下刀底梁(4)受所述工作台架(1)支撑,用于放置所述下刀装置(5);所述下刀装置(5)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下刀底梁(4)上,用于与固定的所述上刀头(3)配合实现多位置切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切割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架(1)、上刀顶梁(2)、上刀头(3)、下刀底梁(4)和下刀装置(5);所述上刀顶梁(2)固定在所述工作台架(1)顶部,用于承载所述上刀头(3);所述上刀头(3)穿接在所述上刀顶梁(2)上,用于配合所述下刀装置(5)进行切割;所述上刀头(3)上设置有锁紧装置,用于在调节所述上刀头(3)位置后进行锁紧;所述下刀底梁(4)受所述工作台架(1)支撑,用于放置所述下刀装置(5);所述下刀装置(5)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下刀底梁(4)上,用于与固定的所述上刀头(3)配合实现多位置切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切割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装置(5)包括下刀头(51)和方管(52);所述下刀头(51)由所述方管(52)贯穿,用于与所述上刀头(3)配合进行切割;所述下刀头(51)内部开有方孔,用于与所述方管(52)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切割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装置(5)还包括电机(53);所述电机(53)的输出端与所述方管(52)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源刘宇成丁文杰王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