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实现自润滑的冲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013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实现自润滑的冲切模具,包括冲切模具本体和外设的自动给油器,所述冲切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切刀、冲头、退料板和下模块;所述切刀的本体内设有若干刀体进油道、刀体主油道和刀体支油道,形成切孔外周面的切刀内侧面上开设有若干储油槽,每个储油槽的背面均设有若干出油孔,每个出油孔均与一刀体支油道相连通,且刀体支油道与刀体主油道相连通,刀体主油道与刀体进油道相连通或融合,刀体进油道与设在切刀外侧面上的刀体进油口相连通,刀体进油口通过油管与自动给油器的出油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冲切模具的自润滑问题,且润滑效果好、节约用油、污染小、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节约成本、模具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实现自润滑的冲切模具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冲切模具,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能实现自润滑的冲切模具。
技术介绍
冲切模具通常用于具有特定形状和孔的金属或合金板件的冲切加工,均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切刀、冲头、退料板和下模块,所述切刀和冲头均与上模座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块与下模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切刀具有与所需冲切成型的产品外缘形状相一致的切孔,所述退料板的形状与所述切孔形状相适配且能在切孔内上下运动,所述下模块的顶面与所述退料板的底面相适配,所述冲头的底部穿出退料板,所述上模座与冲切驱动机构相连接。具体加工时,待冲切的板材是夹设在退料板与下模块之间,通过冲切驱动机构带动上模座下行以对切刀和冲头实施压力,从而可冲切出预制形状(与切孔形状一致)的毛坯和在毛坯上完成冲孔。由于在模具持续不断的冲切过程中,冲切热很大,加上切刀与板材之间接触频繁,很容易使得板材与切刀沾结而硬化,最终损坏模具刀口。传统解决办法是在加工过程中间歇停下模具,由人工对切刀的刀口周圈和板材进行涂油润滑,这种人工润滑操作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对润滑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导致在实际应用中要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实现自润滑的冲切模具,包括冲切模具本体和外设的自动给油器,所述冲切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切刀、冲头、退料板和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的本体内设有若干刀体进油道、刀体主油道和刀体支油道,形成切孔外周面的切刀内侧面上开设有若干储油槽,每个储油槽的背面均设有若干出油孔,每个出油孔均与一刀体支油道相连通,且,所述刀体支油道与刀体主油道相连通,所述刀体主油道与刀体进油道相连通或融合,所述刀体进油道与设在切刀外侧面上的刀体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刀体进油口通过油管与自动给油器的出油口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实现自润滑的冲切模具,包括冲切模具本体和外设的自动给油器,所述冲切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切刀、冲头、退料板和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的本体内设有若干刀体进油道、刀体主油道和刀体支油道,形成切孔外周面的切刀内侧面上开设有若干储油槽,每个储油槽的背面均设有若干出油孔,每个出油孔均与一刀体支油道相连通,且,所述刀体支油道与刀体主油道相连通,所述刀体主油道与刀体进油道相连通或融合,所述刀体进油道与设在切刀外侧面上的刀体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刀体进油口通过油管与自动给油器的出油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实现自润滑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刀体进油口分别通过一刀体进油支油管与总进油管相连接,所述总进油管与自动给油器的出油口相连,且在总进油管路上设有刀体进油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实现自润滑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为横向槽,所述储油槽的中心线与位于退料板侧面1/2高度处的横截面相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实现自润滑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出油孔的圆心均位于相应储油槽的中心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实现自润滑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切模具本体还包括冲头供油板,所述冲头供油板固定在退料板的上表面且也位于切孔内并能与退料板一起做上下运动,所述冲头同时穿设在冲头供油板和退料板上,并且,在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久陆福林刘丽东任海林皮俊锋廖传松李金刚张继森纵洋杨荣华刁含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五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