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68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墨过滤装置,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内部设置有内桶,所述内桶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自外箱的顶端伸出,所述内桶的内部回转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设置有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输送螺带,所述内桶的底端设置有向下伸出的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底端设置有过滤盒,所述排料管与过滤盒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过滤盒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过滤盒的内部设置有对油墨进行过滤的过滤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连续对倒入的油墨进行过滤,从而提高油墨过滤的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墨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墨生产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油墨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油墨在印刷行业具有关键性作用,其是印刷过程中用于形成图文信息的物质,它能够直接决定印刷品上的图像的阶调、色彩、清晰度等。目前在油墨的制造过程中,由于其制造设备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因素,使得油墨中存在一定的杂质,该杂质的主要成分是铁屑,而当油墨中存在铁屑后,其在印刷过程中则会在印刷纸质上产生刀线、拖尾等痕迹,从而影响油墨的印刷效果。授权公告号为CN20782320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墨过滤装置,包括油桶,所述油桶内连接有过滤网层和磁性过滤层,所述过滤网层和磁性过滤层将油桶内腔分隔成上层、中层和下层,上层的侧壁上开有油墨进口,所述上层内还设置有活塞装置,所述过滤网层的下方设置有加热网,所述下层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口,还包括接油桶,所述接油桶与油桶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油桶内连接有过滤网层和磁性过滤层,过滤网层的下方设置有加热网,上层内还设置有活塞装置,使用时,活塞下压,配合加热网,可以提高油墨过滤的速率。通过活塞的移动从而对油墨进行加压,从而使油墨快速的穿过过滤网层,来提升油墨过滤的速度,但是通过采用活塞的方式,在活塞下压后需要在将活塞向上抬起,然后在进行下一次对油墨的过滤,从而使油墨过滤装置在对油墨进行过滤的时候只能间断的对油墨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墨过滤装置,其具有连续对倒入的油墨进行过滤,从而提高油墨过滤的速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油墨过滤装置,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内部设置有内桶,所述内桶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自外箱的顶端伸出,所述内桶的内部回转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设置有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输送螺带,所述内桶的底端设置有向下伸出的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底端设置有过滤盒,所述排料管与过滤盒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过滤盒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过滤盒的内部设置有对油墨进行过滤的过滤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输送螺带对送入到内桶的油墨进行挤压输送,从而推动油墨向下移动,使油墨向内桶的底端的排料管移动从而不断的送入到过滤盒中,进入到过滤盒中的油墨通过位于过滤盒内部的过滤件进行过滤,最后通过出料管排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箱和内桶之间设置有对内桶进行加热的加热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内桶进行加热从而对内桶中油墨进行加热,使油墨的温度升高,从而降低油墨的粘性,使油墨更容易通过过滤盒中的过滤件。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热件采用缠绕固定在内桶外表面的热水流通管路,所述热水流通管路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位于外箱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水端与热水供应装置相连通,从而将热水送入到热水流通管路中,流入到热水流通管路中的热水通过热传递从而对内桶进行加热。通过采用热水加热,且温度降低后的水能够再次循环使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箱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加热件热量的流失,从而保证加热件对内桶的加热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件采用倾斜设置的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过滤网倾斜设置,使油墨通过过滤网的时候时候更容易。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件与过滤盒之间可拆卸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定期对过滤件进行更换,避免油墨将过滤件粘住,从而确保过滤件的过滤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桶包括本体段以及位于本体段底端的截面逐渐减小的收口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油墨在内桶的桶底处出现堆积。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料管的底端自过滤盒的顶端插入到所述过滤盒的内部,所述排料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贴合在过滤盒顶端外表面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过滤盒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过滤盒与排料管分开,从而能够对过滤盒进行拆卸清理或更换。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输送螺带对送入到内桶的油墨进行挤压输送,从而推动油墨向下移动,使油墨向内桶的底端的排料管移动从而不断的送入到过滤盒中,进入到过滤盒中的油墨通过位于过滤盒内部的过滤件进行过滤,最后通过出料管排出;2.通过加热件对内桶中的油墨进行加热,通过使油墨的温度升高从而降低油墨的粘性,使油墨更易通过过滤件。附图说明图1是油墨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油墨过滤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过滤网自过滤盒的插口中抽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箱;11、支撑腿;12、保温层;2、内桶;21、本体段;22、收口段;23、进料管;3、转轴;31、输送螺带;4、驱动电机;5、排料管;51、连接片;6、过滤盒;61、出料管;62、插口;7、过滤网;71、筛网;72、边框;8、热水流通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油墨过滤装置,包括矩形的中空的外箱1,外箱1的底端四角处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支撑腿11,支撑腿11的顶端与外箱1之间焊接固定。位于外箱1的内部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内桶2,内桶2固定在外箱1的内部。参照图1、图2,内桶2包括呈圆柱形的本体段21以及位于本体段21底端的横截面面积逐渐缩小的收口段22。收口段22与本体段21一体成型。位于收口段22的底端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排料管5,排料管5的顶端与收口段22的底端相对接。排料管5与收口段22焊接固定。排料管5的底端贯穿外箱1的底端壁板从而伸出。位于内桶2的本体段21的内部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转轴3,转轴3回转连接在本体段21的内部。转轴3的轴线与本体段21的轴线相重合。转轴3的顶端贯穿本体段21的顶端壁板以及外箱1的顶端壁板露出。位于外箱1的顶端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用于驱动转轴3进行转动。驱动电机4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外箱1的顶端外表面上。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与转轴3同轴固定在一起。位于转轴3上固定有输送螺带31。输送螺带31的外边缘与本体段21的筒壁的内侧表面相抵接。启动驱动电机4后转轴3转动,随着转轴3转动从而使输送螺带31同步转轴。位于内桶2的顶端设置有与内桶2的内部相连通的进料管23,进料管23与内桶2之间焊接固定。进料管23的顶端贯穿外箱1的顶端壁板露出。通过进料管23从而将油墨送入到内桶2的内部。送入到内桶2内部的油墨,通过转轴3上的输送螺带31从而推送油墨向下移动。参照图2、图3,位于排料管5的底端设置有内部中空的过滤盒6,排料管5的底端自过滤盒6的顶端插入到排料管5的内部。过滤盒6的底端设置有竖直向下的出料管61。出料管6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1),所述外箱(1)的内部设置有内桶(2),所述内桶(2)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23),所述进料管(23)自外箱(1)的顶端伸出,所述内桶(2)的内部回转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3),所述转轴(3)的顶端设置有驱动所述转轴(3)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转轴(3)上设置有输送螺带(31),所述内桶(2)的底端设置有向下伸出的排料管(5),所述排料管(5)的底端设置有过滤盒(6),所述排料管(5)与过滤盒(6)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过滤盒(6)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管(61),所述过滤盒(6)的内部设置有对油墨进行过滤的过滤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1),所述外箱(1)的内部设置有内桶(2),所述内桶(2)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23),所述进料管(23)自外箱(1)的顶端伸出,所述内桶(2)的内部回转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3),所述转轴(3)的顶端设置有驱动所述转轴(3)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转轴(3)上设置有输送螺带(31),所述内桶(2)的底端设置有向下伸出的排料管(5),所述排料管(5)的底端设置有过滤盒(6),所述排料管(5)与过滤盒(6)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过滤盒(6)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管(61),所述过滤盒(6)的内部设置有对油墨进行过滤的过滤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和内桶(2)之间设置有对内桶(2)进行加热的加热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采用缠绕固定在内桶(2)外表面的热水流通管路(8),所述热水流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玉来徐天平陈庆阳王银磊徐均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印联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