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系统、环锯组件和保护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847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7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内窥镜系统、环锯组件和保护套,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内窥镜系统包括:环锯组件,包括套管,设于所述套管第一端的金属环锯,以及设于所述套管第二端的第一手柄,所述套管的至少第一端为透明结构,所述第一手柄在对应所述套管的中空位置设有通孔;椎间孔镜,包括孔镜主体以及设于所述孔镜主体一端的摄像装置,所述孔镜主体贯穿于所述套管的内部。本公开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手术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系统、环锯组件和保护套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系统、环锯组件和保护套。
技术介绍
椎间孔镜技术是一种由外向内(outside-in)的技术,其在治疗椎间盘类疾病方面具有更微创、损伤更小、效果更明显、适应症更广的优势。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椎间孔镜包括两个系列,其一是独特设计的配合其光电一体机的椎间孔镜,其二是可与其它光源和摄像系统兼容的椎间孔镜。目前,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最大可达3.7mm、外径6.3mm,而这个直径6.3mm或以上的手术空间,就需要进入安全三角区工作,从而需要使用环锯来扩大椎间孔。但是,现有的扩孔操作都是医生凭借感觉来完成的,因此存在容易误伤患者的隐患,同时想要观察扩孔效果还得拔出环锯,因此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系统、环锯组件和保护套。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环锯组件,包括套管,设于所述套管第一端的金属环锯,以及设于所述套管第二端的第一手柄,所述套管的至少第一端为透明结构,所述第一手柄在对应所述套管的中空位置设有通孔;椎间孔镜,包括孔镜主体以及设于所述孔镜主体一端的摄像装置,所述孔镜主体贯穿于所述套管的内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环锯的非锯齿端包括多个环形分布的凸起结构,所述套管的第一端包括多个环形分布的凹槽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相互配合,以使所述金属环锯与所述套管相对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锯组件包括多个不同孔径的环锯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窥镜系统还包括:隔垫环,设于所述孔镜主体的外侧,用于调整所述孔镜主体与所述环锯组件之间的间隙配合,以便配合不同孔径的所述环锯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窥镜系统还包括:保护套,包括套筒以及设于所述套筒末端的第二手柄,所述保护套位于所述环锯组件的外侧,所述套筒至少在靠近所述金属环锯的前端部位为透明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远离所述第二手柄的端部为倾斜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窥镜系统还包括: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椎间孔镜与所述环锯组件,以及所述环锯组件与所述保护套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椎间孔镜、所述环锯组件、以及所述保护套的相对锁定。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环锯组件,包括:套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套管的至少第一端为透明结构;金属锯齿,设于所述套管的第一端;第一手柄,设于所述套管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一手柄在对应所述套管的中空位置设有通孔,以便于椎间孔镜穿过所述套管的内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保护套,用于环锯组件的外侧,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至少在靠近所述环锯组件的金属环锯的前端部位为透明结构;第二手柄,设于所述套筒的末端,用于控制所述套筒的旋转。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远离所述第二手柄的端部为倾斜结构。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内窥镜系统,采用具有通孔和套管的环锯组件,可使椎间孔镜穿过通孔而置于套管的内部,一方面因套管的透明结构而方便了椎间孔镜的调节,另一方面因椎间孔镜的配合而方便了金属环锯的扩孔操作,从而能够提高手术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窥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窥镜系统的状态示意图一;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窥镜系统的状态示意图二。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环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窥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窥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内窥镜系统,具体应用于椎间孔镜领域。相关技术中,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最大可达3.7mm、外径6.3mm,而这个直径6.3mm或以上的手术空间,需要进入安全三角区工作,从而需要使用环锯来扩大椎间孔。但是,现有的扩孔操作都是医生凭借感觉来完成的,因此存在容易误伤患者的隐患,同时想要观察扩孔效果还得拔出环锯,因此操作十分不便。图1示例性绘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内窥镜系统的示意图。根据图1可知,所述内窥镜系统包括环锯组件10以及位于环锯组件10内部的椎间孔镜20。具体的,环锯组件10包括套管100,设于套管100第一端的金属环锯101,以及设于套管100第二端的第一手柄102,该套管100的至少第一端为透明结构,当然也可以全部设为透明结构,在第一手柄102对应于套管100的中空位置处设有通孔103;椎间孔镜20包括孔镜主体200,设于孔镜主体200第一端的摄像装置201,以及设于孔镜主体200第二端的观测目镜202,其中孔镜主体200贯穿套管100的内部。基于此,在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内窥镜系统时,可将椎间孔镜20穿过环锯组件10的通孔103而置于套管100内部,此时借助于椎间孔镜20的视角便能观察到患处的情况,在需要进行扩孔操作时通过第一手柄102即可控制金属环锯101的旋转。由于环锯组件10的套管100第一端为透明结构,因此方便了椎间孔镜20的调节,而在环锯组件10中保留椎间孔镜20,又能方便观察扩孔情况,以使得金属环锯101的操作可视化,从而保证了手术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例如,参考图2所示,当椎间孔镜20伸出时,即可清楚的观察到金属环锯101所在的位置;又如,参考图3所示,当椎间孔镜20缩回时,由于环锯组件10的套管100为透明结构,因此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神经根。需要说明的是:椎间孔镜20的具体结构除了上述的摄像装置201和观测目镜202之外,还可以包括灌注通道、工作通道、光源和髓核钳等,本示例对此不做详述,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此外,相比于现有技术,环锯组件10中的通孔103尺寸有所增大,以便于放置椎间孔镜20。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内窥镜系统,采用具有通孔103和套管100的环锯组件10,可使椎间孔镜20穿过通孔103而置于套管100的内部,一方面因套管100的透明结构而方便了椎间孔镜20的调节,另一方面因椎间孔镜20的配合而方便了金属环锯101的扩孔操作,从而能够提高手术的方便性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环锯组件,包括套管,设于所述套管第一端的金属环锯,以及设于所述套管第二端的第一手柄,所述套管的至少第一端为透明结构,所述第一手柄在对应所述套管的中空位置设有通孔;/n椎间孔镜,包括孔镜主体以及设于所述孔镜主体一端的摄像装置,所述孔镜主体贯穿于所述套管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锯组件,包括套管,设于所述套管第一端的金属环锯,以及设于所述套管第二端的第一手柄,所述套管的至少第一端为透明结构,所述第一手柄在对应所述套管的中空位置设有通孔;
椎间孔镜,包括孔镜主体以及设于所述孔镜主体一端的摄像装置,所述孔镜主体贯穿于所述套管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环锯的非锯齿端包括多个环形分布的凸起结构,所述套管的第一端包括多个环形分布的凹槽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相互配合,以使所述金属环锯与所述套管相对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锯组件包括多个不同孔径的环锯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垫环,设于所述孔镜主体的外侧,用于调整所述孔镜主体与所述环锯组件之间的间隙配合,以便配合不同孔径的所述环锯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护套,包括套筒以及设于所述套筒末端的第二手柄,所述保护套位于所述环锯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慕东
申请(专利权)人:奥斯奥鹏河北医疗器械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