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卵形鲳鲹全同胞家系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8463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卵形鲳鲹全同胞家系的构建方法;通过亲鱼的选择与培育,亲鱼锻炼,亲鱼的标记,亲鱼催产,交配亲鱼筛选,亲鱼配对及新群体的构建,取鱼取卵,受精卵孵化实现卵形鲳鲹全同胞家系的构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准确判断追尾亲鱼性别,追尾的两条鱼,在前面游的为雌鱼,后面追逐的为雄鱼,可以获得遗传背景清晰的全同胞家系,而目前尚未见有获得卵形鲳鲹全同胞家系的报道;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配对成功率可达90%以上,可以一次获得多个全同胞家系,可以为卵形鲳鲹家系选育及遗传图谱构建等提供材料,并且可以为卵形鲳鲹的家系选育提供技术支撑,对卵形鲳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卵形鲳鲹全同胞家系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遗传育种
,尤其涉及一种卵形鲳鲹全同胞家系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卵形鲳鲹又称金鲳鱼,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具有洄游和群居习性,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以及非洲沿岸的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在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均有分布。卵形鲳鲹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鱼类,富含多种蛋白质及其它营养成分,历来被列为名贵食用鱼类。该鱼具有生长速度快、食性简单、饲料转化率高的特点,使其成为我国近、远海集约化养殖的良好选择。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卵形鲳鲹产业的发展迅速,但由于落后的选育技术以及不规范的选择方法,卵形鲳鲹种质退化现象较为严重。因此,采用现代遗传育种技术,进行种质发掘与创新势在必行。目前水产动物中常规的选育方法主要有群体选育和家系选育。群体选育是水产动物常用的育种方法之一,可短期内获得较理想的个体,但该方法对性状的选择更多的是基于表型判断,由于不能有效使用系谱,极易造成群体近交衰退。而基于数量遗传学的家系选育技术则在优良品种的选择,近交衰退的控制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是目前水产育种主流技术。而家系的构建是进行水产动物家系选育的基本要求。目前水产动物的家系构建,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人工催产授精法。当雌雄鱼性成熟时,对雌雄鱼进行人工催产,获得成熟雄鱼的精液和成熟雌鱼的卵子,利用1尾雄鱼的精液和1尾雌鱼的卵子进行干法授精、半干法授精,或湿法授精,获得受精卵,将受精卵进行孵化、培育,获得全同胞家系。该方法操作步骤少,但技术要求较高,而且要求雌雄鱼精液及卵子较容易挤出。2、一对一配对繁殖法。选择性成熟的雌雄亲鱼,进行人工催产(部分鱼不需要进行人工催产),将1尾雄鱼和1尾雌鱼放置到一个水池或网箱,亲鱼自行完成交配受精,待受精卵孵化后即可获得一个全同胞家系。该方法操作十分简单,但要求雌雄鱼性别清楚,而且两尾鱼在一个独立的环境下仍可以完成交配受精。目前卵形鲳鲹的繁育一般是对一个小群体进行人工催产,然后将其放置到一个网箱,使其部分雄鱼与雌鱼发生追尾、交配、产卵,进而孵化获得子代群体,但该方法获得的子代无法区分其父母本,也无法对不同的全同胞家系进行区分。在生产中,要获得遗传背景清楚的卵形鲳鲹全同胞家系十分困难,获得大量全同胞家系尤为困难。一是人工催产授精比较困难。卵形鲳鲹腹壁较厚而且较硬,通过挤压腹部挤出精液或卵子十分困难,即使在繁殖季节或催产后,用手挤压亲鱼的腹部也难以挤出精液和卵子,因此,在不损伤亲鱼的情况下,采用常规方法将精子与卵子挤出,然后进行人工授精获得全同胞家系十分困难。二是性别难以判断。成年雌雄卵形鲳鲹体型规格相似,生殖孔也极其相似,从体型及生殖孔难以鉴别性别。在繁殖季节,雌雄卵形鲳鲹的性别特征差异也不明显,通过挤压腹部获得精子或卵子来判断性别也十分困难。在不了解性别的情况下,将任意两尾亲鱼放在一起交配,往往也由于部分配对个体性别相同而无法获得全同胞家系。三是一对一配对繁殖获得全同胞家系十分困难。卵形鲳鲹具有群游习性,交配繁殖需要经过追尾、排卵、受精等一系列过程,雄鱼会在群体中选择合适的雌鱼进行追尾,进而排卵受精。而传统的一对一配对方式,将雌雄亲鱼单独放置于水池或网箱,亲鱼一般不会发生追尾,已有的追尾行为也会因为无群游环境而停止追尾交配,难以构建全同胞家系。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现有的卵形鲳鲹群体选育方法极易造成群体近交衰退。(2)现有的卵形鲳鲹家系选育方法存在人工催产授精困难、性别难以判断、一对一繁殖获得全同胞家系困难的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如何准确判断卵形鲳鲹的性别,并可使雌雄亲鱼自然交配,从而获得全同胞家系。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可以获得遗传背景清晰的全同胞家系,可为卵形鲳鲹家系选育及遗传图谱构建等提供材料,可以实现卵形鲳鲹的家系选育,对卵形鲳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卵形鲳鲹全同胞家系的构建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卵形鲳鲹全同胞家系的构建方法,所述卵形鲳鲹全同胞家系的构建方法包括:步骤一,亲鱼的选择与培育:从人工养殖5~7年的卵形鲳鲹成鱼中选择体重大、健康无缺陷的个体用作家系构建的后备亲鱼,经过强化培育后,作为繁殖用亲鱼,用于家系构建。步骤二,亲鱼锻炼:亲鱼于标记及催产前,每天分早晚两次拉网锻炼,连续锻炼2~3天,以锻炼其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减少后期操作的应激反应,利于顺利交配产卵。步骤三,亲鱼的标记:选择色彩鲜艳,且容易区分的环志20~30个,然后将不同的环志固定到25尾卵形鲳鲹的尾柄上,以对每尾亲鱼进行标记。步骤四,亲鱼催产:对亲鱼注射HCG与LRH~A2或LRH~A3进行人工催产,背肌注射或尾柄肌肉注射。然后将亲鱼放置于产卵网箱。步骤五,交配亲鱼筛选:催产3小时左右,观察亲鱼追尾情况,雄鱼追尾雌鱼时,会一直紧随雌鱼后,用嘴部触碰雌鱼腹部,记录追尾雌雄鱼尾部的环志颜色与图案。步骤六,亲鱼配对及配对环境的构建:根据追尾亲鱼的标记,将追尾的亲鱼小心捞起,放入另一个单独的网箱或水池,网箱或水池内投入性未成熟的卵形鲳鲹,构成一个新的卵形鲳鲹配对环境,每一对追尾亲鱼用一个网箱或水池进行配对繁殖。步骤七,取鱼取卵:催产后第二天清晨,观察亲鱼排卵受精情况,卵形鲳鲹受精卵为浮性卵,将排卵的亲鱼小心捞出,用捞网将浮于水中的受精卵捞出进行培育。步骤八,受精卵孵化:将每个家系的受精卵经过多次清洗后,各自放入0.5~1m3孵化桶,采用微充气带动受精卵在桶中翻转,避免沉淀缺氧,直至受精卵孵化。进一步,在步骤一中,亲鱼培育时投喂小杂鱼,并添加适量复合维生素促进性腺发育。进一步,在步骤二中,亲鱼于标记及催产前,每天分两次拉网锻炼,以减少后期操作的应激反应。进一步,在步骤三中,尼龙色带宽度约1~2cm,环志由不同的颜色与图案组成,在水下易区分。进一步,在步骤四中,催产剂量为:注射HCG500~1000U/kg,LRH~A2或LRH~A32~7μg/kg。进一步,在步骤五中,通过观察亲鱼追尾情况,确定可配对的亲鱼并准确判断亲鱼性别。进一步,在步骤六中,网箱或水池内投入的性未成熟卵形鲳鲹体重约为2~3Kg,数量20~30尾,构建交配环境。进一步,在步骤八中,受精卵的孵化温度为22~32℃,盐度为25~35‰,pH为7.2~8.5,溶氧量为4mg/L以上,密度控制在60万粒/m3以下。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可以准确判断追尾亲鱼性别,追尾的两条鱼,在前面游的为鱼为雌鱼,后面追逐的为雄鱼,可以实现2尾亲鱼单独交配产卵,获得遗传背景清晰的全同胞家系,而目前尚未见有获得卵形鲳鲹全同胞家系的报道。采用本专利技术,配对成功率可达90%以上,可以一次获得多个全同胞家系,可以为卵形鲳鲹家系选育及遗传图谱构建等提供材料,并且可以为卵形鲳鲹的家系选育提供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卵形鲳鲹全同胞家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卵形鲳鲹全同胞家系的构建方法包括:/n步骤一,亲鱼的选择与培育:从人工养殖5~7年的卵形鲳鲹成鱼中选择体重大、健康无缺陷的个体用作家系构建的后备亲鱼,经过强化培育后,作为繁殖用亲鱼,用于家系构建;/n步骤二,亲鱼锻炼:亲鱼于标记及催产前,每天分早晚两次拉网锻炼,连续锻炼2~3天,以锻炼其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减少后期操作的应激反应;/n步骤三,亲鱼的标记:选择色彩鲜艳,且容易区分的环志20~30个,然后将不同的环志固定到20~30尾卵形鲳鲹的尾柄上;/n步骤四,亲鱼催产:对亲鱼注射HCG与LRH~A2或LRH~A3进行人工催产,背肌注射或尾柄肌肉注射,然后将亲鱼放置于产卵网箱;/n步骤五,交配亲鱼筛选:催产3小时左右,观察亲鱼追尾情况,雄鱼追尾雌鱼时,会一直紧随雌鱼后,用嘴部触碰雌鱼腹部,记录追尾雌雄鱼尾部的环志颜色与图形;/n步骤六,亲鱼配对及配对环境的构建:根据追尾亲鱼的标记,将追尾的亲鱼小心捞起,放入另一个单独的网箱或水池,网箱或水池内投入性未成熟的卵形鲳鲹,构成一个卵形鲳鲹配对环境,每一对追尾亲鱼用一个网箱或水池进行配对繁殖;/n步骤七,取鱼取卵:催产后第二天清晨,观察亲鱼排卵受精情况,卵形鲳鲹受精卵为浮性卵,将排卵的亲鱼小心捞出,用捞网将浮于水中的受精卵捞出进行培育;/n步骤八,受精卵孵化:将每个家系的受精卵经过多次清洗后,各自放入0.5~1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卵形鲳鲹全同胞家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卵形鲳鲹全同胞家系的构建方法包括:
步骤一,亲鱼的选择与培育:从人工养殖5~7年的卵形鲳鲹成鱼中选择体重大、健康无缺陷的个体用作家系构建的后备亲鱼,经过强化培育后,作为繁殖用亲鱼,用于家系构建;
步骤二,亲鱼锻炼:亲鱼于标记及催产前,每天分早晚两次拉网锻炼,连续锻炼2~3天,以锻炼其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减少后期操作的应激反应;
步骤三,亲鱼的标记:选择色彩鲜艳,且容易区分的环志20~30个,然后将不同的环志固定到20~30尾卵形鲳鲹的尾柄上;
步骤四,亲鱼催产:对亲鱼注射HCG与LRH~A2或LRH~A3进行人工催产,背肌注射或尾柄肌肉注射,然后将亲鱼放置于产卵网箱;
步骤五,交配亲鱼筛选:催产3小时左右,观察亲鱼追尾情况,雄鱼追尾雌鱼时,会一直紧随雌鱼后,用嘴部触碰雌鱼腹部,记录追尾雌雄鱼尾部的环志颜色与图形;
步骤六,亲鱼配对及配对环境的构建:根据追尾亲鱼的标记,将追尾的亲鱼小心捞起,放入另一个单独的网箱或水池,网箱或水池内投入性未成熟的卵形鲳鲹,构成一个卵形鲳鲹配对环境,每一对追尾亲鱼用一个网箱或水池进行配对繁殖;
步骤七,取鱼取卵:催产后第二天清晨,观察亲鱼排卵受精情况,卵形鲳鲹受精卵为浮性卵,将排卵的亲鱼小心捞出,用捞网将浮于水中的受精卵捞出进行培育;
步骤八,受精卵孵化:将每个家系的受精卵经过多次清洗后,各自放入0.5~1m3孵化桶,采用微充气带动受精卵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德罗洪林林勇冯鹏霏何苹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