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制备平菇培养料的方法:将玉米秸秆切至1.0‑2.0cm长;将玉米秸秆重量3‑5%的熟石灰粉洒上并浇水,拌匀;成堆发酵至料温40‑45℃,加0.3—0.5%的尿素、1%的过磷酸钙和10%的畜禽粪便建料堆发酵;料堆内料温70℃时,保温发酵3‑4天翻堆一次,继续保温发酵并按3天—2天—1天的间隔翻堆;翻堆方法:先将料堆外表层10‑20cm厚的堆料取下聚扰成新的堆芯;将原料堆中的堆料翻至堆芯上形成新的料堆,在翻料过程中不得拍打堆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玉米秸秆制备平菇培养料的方法,使大分子有机物质高温发酵分解为有利于平菇菌丝吸收的简单物质,同时杀灭有害杂菌和虫卵,所制备的平菇培养料有霉香味或香甜味,且环境友好、成本低、资源丰富,菌糠可做饲料或有机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秸秆平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玉米秸秆平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随着牛、马、驴等草食家畜养殖数量的大幅减少,以及秸秆禁烧与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已成为困扰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社会难题。秸秆还田也由于秸秆未能在短时间内降解易造成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而不能广泛推广。随着近几年食用菌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食用菌栽培原料需求急骤增加,通常用作培养基的原料棉籽壳中粗蛋白的含量为5%;玉米芯中粗蛋白含量仅为2%,而玉米秸秆中粗蛋白含量为5.8%,且价格便宜,所以玉米秸秆是目前代料栽培草腐菌类食用菌最理想的培养基料,它不仅资源充足,而且成本低廉。但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玉米秸秆做食用菌培养料的技术不理想。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7417319A公开了一种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栽培料及栽培方法,该方法将玉米秸秆粉碎后直接装袋制成菌袋,这种方法中玉米秸秆中的粗纤维等有机物未得到有效的降解,在食用菌培养过程中不能被有效吸收,玉米秸秆的实际利用率很低。再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410647473.0公开了草腐食用菌培养基的原料、草腐食用菌培养基及制备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玉米秸秆制备草腐食用菌培养基,其制备方法中需要对原料进行发酵得中间产物,然后将所得中间产物进行高温蒸汽处理才能获得草腐食用菌培养基。高温蒸汽处理需要高温的加热设备和场地,尤其是对于粗放的种植业来说很不经济,不利于大规模地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秸秆制备平菇培养料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使玉米秸秆中的营养成份得到分解后充分利用,并且方法简单。所制备的平菇培养料有浓郁的霉香味或香甜味,不仅环境友好,而且更适合食用菌的栽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玉米秸秆制备平菇培养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玉米秸秆切碎至1.0-2.0cm长;步骤二,将玉米秸秆重量3-5%的熟石灰粉洒在玉米秸秆上,并加水搅拌均匀;用水量为:手握玉米秸秆流水,但场地无大量积水;将玉米秸秆堆成高0.8—1.0米的堆,自然发酵;步骤三,料温升至40-45℃时,以玉米秸秆总重量为基准加入0.3—0.5%的尿素、1%的过磷酸钙、10%重量的畜禽粪便,翻料均匀,建料堆发酵;步骤四,待所述料堆内料温升至70℃时,保温发酵3-4天;步骤五,翻堆、发酵:翻堆一次,继续发酵;并依次按照间隔3天—2天—1天的发酵时间进行中间翻堆;所述翻堆方法为:首先将所述料堆外表层10-20cm厚的堆料层取下,聚拢成新的堆芯;然后将原料堆中的堆料翻至所述堆芯上形成新的料堆,在翻料过程中不要拍打堆料。在本专利技术的玉米秸秆制备平菇培养料的方法中,首先将玉米秸秆切碎至1.0-2.0cm长,此大小的玉米秸秆既有利于拌匀,又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透气,从而保持料堆处于良好的有氧发酵状态,避免有害菌的繁殖。步骤二中,加入熟石灰可以有效杀灭有害杂菌,避免堆料中杂菌生长造成的发酸、发臭。本专利技术所加水量可以保障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充足的水分,以使料堆在温度升高发酵时水分充足。在步骤三中加入尿素和过磷酸钙可以增加料堆中的氮、磷含量,一方面提高成品培养料中氮和磷的含量,为发酵过程中有益菌的生长提供营养,另一方面尿素与氢氧化钙使秸秆中的纤维素氨化,促进高温纤维分解菌(放线菌)的生长和玉米秸秆中纤维素体积的收缩。尿素和过磷酸钙没有在步骤二中添加,而是放在步骤三中添加,是因为如果在步骤二中添加尿素和过磷酸钙会随着加入的水分而流失;采用在步骤三中添加,此时玉米秸秆已经开始发酵,水份已渗入玉米秸秆中参与发酵不易再分离出来,另外较高的温度也有利于尿素和过磷酸钙向所述玉米秸秆中的渗透和扩散,更容易均匀混合。尿素也可用水溶解后,喷雾喷入料中。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畜禽粪便不需要晒干或烘干,可直接将湿的猪、鸡粪等与部分玉米秸秆翻拌后与堆料同时发酵。近几年,随着养殖业的大发展,在广大农村数量庞大的畜禽粪便臭气冲天,严重污染了环境,已成为仅次于秸秆焚烧的又一重要污染源,解决它们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农业、畜牧和环保等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畜禽粪便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在充分利用玉米秸秆的同时,又有效降低了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农村养殖业数量最大的猪、鸡粪便为例,鸡粪中粗蛋白含量为27—29%,接近菜籽饼中的粗蛋白含量29—32%,而鸡粪价格20—40元/吨,菜籽饼2800元—3000元/吨。猪粪中粗蛋白含量7—8%,玉米中粗蛋白含量为8.2%,猪粪在农村基本上是不用花钱,只需投入人工与运输费,而玉米价格1600元—2000元/吨。本专利技术采用畜禽养殖业的粪便作为食用菌生产中的氮源辐料,不但可以大幅降低成本,而且有效地解决了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变废为宝、造福社会。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法中,在步骤三建堆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料温就会升至40℃—45℃;在步骤四和步骤五中,均保持70℃左右的高温发酵,整个发酵过程也是巴氏灭菌和产生高温纤维分解菌——放线菌的过程。在步骤三的建堆后的第二天,一般料堆温度即可上升至70℃,这时,料堆中距离料堆表面10—20厘米处即可出现白色放线菌,随着发酵天数的增加,放线菌厚度逐渐增加。料温上升既是碱性环境下纤维素分解时产生热量的结果,也是放线菌生长的过程中放热的结果。发酵过程中放线菌在原料中进行大量繁殖使原料温度上升到70℃,杀死大量细菌和虫卵,同时使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降解,玉米秸秆体积收缩,便于食用菌菌丝吸收利用;通过发酵,原料变得疏松,通气性增加,适合食用菌生长。保温发酵3—4天后,料温会下降至64℃—65℃,这时说明由于局部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不足,纤维素分解速度减慢了,此时要及时翻堆。翻堆数小时后,温度又会升至70℃,发酵3天,进行第二次翻堆。以后再分别经过发酵2天、1天各翻堆1次后,发酵即完成。发酵好的培养料,白色放线菌会由料堆表层向里十几厘米处布满培养料直至地面。此时培养料的体积收缩至原体积的3/4,玉米秸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晶体结构被打破、高温放线分解菌布满料中,为平菇菌丝分解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创造了有利条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法是根据玉米秸秆中纤维的特点设计的发酵方法,可以使得玉米秸秆中的营养成分得到较为完全的分解,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率,并且不会产生使原料变酸、变臭的杂菌,生产的平菇培养料有浓郁的霉香味或香甜味,适合食用菌的栽培。在翻料过程中不要拍打堆料,保持堆料中有充足的气孔透气,以保障在发酵过程中氧气的供应。在正常的发酵过程中,不能在料堆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因覆盖塑料薄膜会影响氧气流通、导致厌氧发酵会使原料产生异味并发臭,影响正常发酵,致使温度在45℃—55℃徘徊。如遇下雨、下雪天气,要临时架高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料堆淋上水分产生杂菌。雨、雪停止后要立即揭去薄膜,确保料堆良好的透气。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五中翻堆,并且翻堆时将料堆外表层10-20cm厚的堆料层取下聚拢成新的堆芯,然后将原料堆中的堆料翻至所述堆芯上形成新的料堆,这样一方面使得料堆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秸秆制备平菇培养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玉米秸秆切碎至1.0-2.0cm长;/n步骤二,将玉米秸秆重量3-5%的熟石灰粉洒在玉米秸秆上,并加水搅拌均匀;用水量为:手握玉米秸秆流水,但场地无大量积水;将玉米秸秆堆成高0.8—1.0米的堆,自然发酵;/n步骤三,料温升至40-45℃时,以玉米秸秆总重量为基准加入0.3—0.5%的尿素、1%的过磷酸钙、10%的畜禽粪便,翻料均匀,建料堆发酵;/n步骤四,待所述料堆内料温升至70℃时,保温发酵3-4天;/n步骤五,翻堆、发酵:/n翻堆一次,继续发酵;并依次按照间隔3天—2天—1天的发酵时间进行中间翻堆;所述翻堆方法为:首先将所述料堆外表层10-20cm厚的堆料层取下,聚拢成新的堆芯;然后将原料堆中的堆料翻至所述堆芯上形成新的料堆,在翻料过程中不要拍打堆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秸秆制备平菇培养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玉米秸秆切碎至1.0-2.0cm长;
步骤二,将玉米秸秆重量3-5%的熟石灰粉洒在玉米秸秆上,并加水搅拌均匀;用水量为:手握玉米秸秆流水,但场地无大量积水;将玉米秸秆堆成高0.8—1.0米的堆,自然发酵;
步骤三,料温升至40-45℃时,以玉米秸秆总重量为基准加入0.3—0.5%的尿素、1%的过磷酸钙、10%的畜禽粪便,翻料均匀,建料堆发酵;
步骤四,待所述料堆内料温升至70℃时,保温发酵3-4天;
步骤五,翻堆、发酵:
翻堆一次,继续发酵;并依次按照间隔3天—2天—1天的发酵时间进行中间翻堆;所述翻堆方法为:首先将所述料堆外表层10-20cm厚的堆料层取下,聚拢成新的堆芯;然后将原料堆中的堆料翻至所述堆芯上形成新的料堆,在翻料过程中不要拍打堆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制备平菇培养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熟石灰粉为使用前2-24小时内由生石灰制成的氢氧化钙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制备平菇培养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还加有2—3%的辅料,所述辅料为麸皮、稻糠或玉米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万法,马世强,马荣博,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达威智能门窗实用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