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集约化贝类沉底养殖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240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块式集约化贝类沉底养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笼由偶数个阵列式分布的养殖模块组成,相邻养殖模块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机构相互连接,所述的养殖模块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脚,同时底座的四个侧边均设置有胶皮爬行板,底座上方设置有诱捕笼,所述诱捕笼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诱捕孔,每个诱捕孔上都设置有位于诱捕笼内部的网衣,所述底座的四个角处还设置有框架体,所述框架体内设置有多层相互叠摞的养殖箱,所述养殖箱的内腔被多个网板分割成多个养殖空间,所述框架体的顶部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吊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式集约化贝类沉底养殖笼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品养殖装置,特别是一种模块式集约化贝类沉底养殖笼。
技术介绍
现阶段的贝类养殖主要使用聚乙烯网或单层养殖网笼,不仅养殖空间利用率低,而且在收获时,因为附着杂藻较多,贝类规格较大,也不方便进行操作,而沉底集约化养殖是一种高密度养殖的方式,可以方便贝类的采收,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且由于海底的温度等变化没有海面变化明显、剧烈,因此可以避免高温、或低温以及其他自然因素影响,且更符合贝类、蛤仔等的繁殖、生长方式,因此沉底集约化养殖也能增加贝类度夏越冬的可能,并且更加抗风浪。但现在并没有一种能够实现贝类沉底养殖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养殖密度大、效率高,且能够在进行贝类沉底养殖的同时,对一些底栖海洋生物进行诱捕的模块式集约化贝类沉底养殖笼。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模块式集约化贝类沉底养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笼由偶数个阵列式分布的养殖模块组成,相邻养殖模块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机构相互连接,所述的养殖模块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脚2,同时底座1的四个侧边均设置有胶皮爬行板3,底座1上方设置有诱捕笼4,所述诱捕笼4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诱捕孔5,每个诱捕孔5上都设置有位于诱捕笼4内部的网衣,所述底座1的四个角处还设置有框架体,所述框架体内设置有多层相互叠摞的养殖箱6,所述养殖箱6的内腔被多个网板7分割成多个养殖空间8,所述框架体的顶部连接有上盖9,所述上盖9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吊环10,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筒体11,所述连接筒体11固定设置在养殖模块的框架体上,设置在不同养殖模块上的一对连接筒体11的中轴线相互重合,与成对的连接筒体11相配有连接栓12,连接栓12能够同时插接到一对连接筒体11内,在连接筒体11上还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处固定连接有定位螺母13,与所述的定位螺母13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模块式集约化贝类沉底养殖笼,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集扇贝、蛤仔等海产品的育养和海螺的诱捕于一体,能够在诱捕海螺的同时,完成对扇贝、蛤仔等幼苗在自然环境中的养育。这种育养捕一体化装置的出现还可以对海螺诱捕海区进行合理规划,定点投放育养捕装置,降低人工投放数量与密度,减少人工采集扇贝、蛤仔等的次数,实现对海螺的高效诱捕和对扇贝、蛤仔等的高效养育,同时降低船舶的无效采捕,提高单位能源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满足海螺、扇贝和蛤仔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材料方便收集,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另外,对于扇贝养殖筏区而言,该装置可以压筏,降低扇贝养殖笼污损生物附着量,同时还可以通过诱捕的方式清除筏区内的海螺,保护海底扇贝苗,具有重大的生态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养殖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模块式集约化贝类沉底养殖笼,它由偶数个阵列式分布的养殖模块组成,相邻养殖模块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机构相互连接,所述的养殖模块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脚2,同时底座1的四个侧边均设置有胶皮爬行板3,底座1上方设置有诱捕笼4,所述诱捕笼4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诱捕孔5,每个诱捕孔5上都设置有位于诱捕笼4内部的网衣,所述底座1的四个角处还设置有框架体,所述框架体内设置有多层相互叠摞的养殖箱6,所述养殖箱6的内腔被多个网板7分割成多个养殖空间8,所述框架体的顶部连接有上盖9,所述上盖9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吊环10,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筒体11,所述连接筒体11固定设置在养殖模块的框架体上,设置在不同养殖模块上的一对连接筒体11的中轴线相互重合,与成对的连接筒体11相配有连接栓12,连接栓12能够同时插接到一对连接筒体11内,在连接筒体11上还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处固定连接有定位螺母13,与所述的定位螺母13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本技术实施例的模块式集约化贝类沉底养殖笼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多个养殖箱6以纵向叠摞的状态放置在框架体内,预先在每个养殖箱6内都放置有一定密度的养殖贝类,最后在框架体的顶部连接上盖9,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养殖模块,然后利用多个连接机构将相邻的养殖模块连接为一体结构,最终形成本种养殖笼,利用起吊设备将养殖笼整体下放到指定海域,养殖笼的底座1直接与海底接触,所有的支脚2都插入到海底,稳定后即可实现沉底式养殖;连接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连接栓12插入到一对连接筒体11中,然后旋紧顶紧螺栓,顶紧螺栓的端部抵在连接栓12的外壁上使其定位,这样在连接栓12的作用下,同一对连接筒体11在径向上不能发生相对运动,因此多个连接机构能够将所有的养殖模块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最顶部的上盖9可以隔绝网箱内外的生物,防止敌害生物及其他垃圾进入网箱;叠摞分布的养殖箱6被框架体约束,可防止养殖箱6被海浪冲走;相邻的养殖模块之间通过连接机构相互连接,具体说是连接机构中的连接筒体11固定设置在框架体上,连接更加稳固,组装也十分便利;底座1底部的四个支脚2能够插入柔软的海底,防止本养殖笼在水流作用下发生倾覆,同时还可以避免养殖作物与海底直接接触,减少后续的土沙净化步骤,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消耗;设置在每一个养殖箱6中的网板7,可以提高养殖箱6内腔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使用者可根据需要拆卸后重新组合,也防止了一旦敌害生物进入养殖箱6造成的养殖物聚集;底部的诱捕笼4中可防止诱饵,以诱捕海螺等敌害生物进入,由于网衣的存在,敌害生物一旦进入诱捕笼4便无法脱逃,这样可以在降低养殖海域敌害生物的同时,增加一定的经济收益;养殖过程中,可定期将沉底养殖笼提升至作业船舶上进行挑拣死苗或改变养殖密度等工作;此过程中可以将诱捕笼4中的敌害生物清理干净,并重新向诱捕笼4中放置新的诱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式集约化贝类沉底养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笼由偶数个阵列式分布的养殖模块组成,相邻养殖模块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机构相互连接,/n所述的养殖模块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脚(2),同时底座(1)的四个侧边均设置有倾斜的胶皮爬行板(3),底座(1)上方设置有诱捕笼(4),所述诱捕笼(4)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诱捕孔(5),每个诱捕孔(5)上都设置有位于诱捕笼(4)内部的网衣,所述底座(1)的四个角处还设置有框架体,所述框架体内设置有多层相互叠摞的养殖箱(6),所述养殖箱(6)的内腔被多个网板(7)分割成多个养殖空间(8),所述框架体的顶部连接有上盖(9),所述上盖(9)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吊环(10),/n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筒体(11),所述连接筒体(11)固定设置在养殖模块的框架体上,设置在不同养殖模块上的一对连接筒体(11)的中轴线相互重合,与成对的连接筒体(11)相配有连接栓(12),连接栓(12)能够同时插接到一对连接筒体(11)内,在连接筒体(11)上还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处固定连接有定位螺母(13),与所述的定位螺母(13)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式集约化贝类沉底养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笼由偶数个阵列式分布的养殖模块组成,相邻养殖模块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机构相互连接,
所述的养殖模块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脚(2),同时底座(1)的四个侧边均设置有倾斜的胶皮爬行板(3),底座(1)上方设置有诱捕笼(4),所述诱捕笼(4)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诱捕孔(5),每个诱捕孔(5)上都设置有位于诱捕笼(4)内部的网衣,所述底座(1)的四个角处还设置有框架体,所述框架体内设置有多层相互叠摞的养殖箱(6),所述养殖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航迟少伟王馥容陈泽张维纪杨李沄朔卢宏博佟雨霏孙天泽李明智杨君德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