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乐凤专利>正文

一种养殖场用的饲料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231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场用的饲料供给装置,包括储料筒,储料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由排料筒、第一通孔和隔板组成,排料筒的顶部设置有位于储料筒和隔板之间的控料机构,控料机构由第二通孔、控料板、支撑座和固定螺栓组成,储料筒靠近控料板的一侧设置有视窗,储料筒的侧面安装有扶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饲料倒入储料筒内后,通过设置支撑柱、底板和轮子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饲料进行搬运,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该供给装置的实用性,拉动控料板后能够调整控料板的位置,从而能够调整饲料出料的速度,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饲料添加的量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了该供给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场用的饲料供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饲料供给装置,具体为一种养殖场用的饲料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饲养标准中规定了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其表达方式或以每日每头动物所需供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表示,或以各种营养物质在单位重量中的浓度表示,它是配合畜禽平衡日粮和科学饲养畜禽的重要技术参数,在饲料成分表中所列出的是不同种类饲用原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为了保证动物所采食的饲料含有饲养标准中所规定的全部营养物质量,就必须对饲用原料进行相应的选择和搭配,即配合日粮或饲粮。养殖场在对畜禽进行养殖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喂养饲料,而饲料通常存放在饲料袋内,从而不便于工作人员对饲料进行搬运。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养殖场用的饲料供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养殖场用的饲料供给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养殖场用的饲料供给装置,包括储料筒,所述储料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由排料筒、第一通孔和隔板组成,所述排料筒的顶部设置有位于储料筒和隔板之间的控料机构,所述控料机构由第二通孔、控料板、支撑座和固定螺栓组成,所述储料筒靠近控料板的一侧设置有视窗,所述储料筒的侧面安装有扶手机构,所述扶手机构由两个方杆和一个圆杆组成,所述储料筒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由四个支撑柱、一个底板和四个轮子组成,四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储料筒底部的四角,四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轮子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底部的四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料筒的进料口与储料筒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排料筒的顶部,所述隔板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的内壁穿插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排料筒的顶部,且第二通孔位于第一通孔和储料筒之间,所述控料板的外表面与第二通孔的内壁穿插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座安装在排料筒的顶部,所述支撑座和控料板位于同一直线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螺栓的外表面与支撑座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与控料板的一侧接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方杆的一端均与储料筒固定连接,所述圆杆固定安装在两个方杆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料筒的顶部通过阻尼铰链铰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养殖场用的饲料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养殖场用的饲料供给装置的储料筒和排料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养殖场用的饲料供给装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养殖场用的饲料供给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料筒;2、排料筒;3、第一通孔;4、隔板;5、第二通孔;6、控料板;7、支撑座;8、固定螺栓;9、视窗;10、防护盖;11、把手;12、方杆;13、圆杆;14、支撑柱;15、底板;16、轮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养殖场用的饲料供给装置,包括储料筒1,储料筒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由排料筒2、第一通孔3和隔板4组成,排料筒2的顶部设置有位于储料筒1和隔板4之间的控料机构,控料机构由第二通孔5、控料板6、支撑座7和固定螺栓8组成,储料筒1靠近控料板6的一侧设置有视窗9,储料筒1的侧面安装有扶手机构,扶手机构由两个方杆12和一个圆杆13组成,储料筒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由四个支撑柱14、一个底板15和四个轮子16组成,四个支撑柱14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储料筒1底部的四角,四个支撑柱14的底端均与底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四个轮子16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15底部的四角。其中,排料筒2的进料口与储料筒1的底部固定连通,第一通孔3开设在排料筒2的顶部,隔板4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3的内壁穿插连接,通过设置隔板4能够对排料筒2进行封堵,从而避免存放时排料筒2内部的饲料泄露。其中,第二通孔5开设在排料筒2的顶部,且第二通孔5位于第一通孔3和储料筒1之间,控料板6的外表面与第二通孔5的内壁穿插连接,拉动控料板6后能够调整控料板6的位置,从而能够调整饲料出料的速度,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饲料添加的量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了该供给装置的实用性。其中,支撑座7安装在排料筒2的顶部,支撑座7和控料板6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设置支撑座7能够对固定螺栓8进行支撑,并且支撑座7和控料板6位于同一直线上能够便于固定螺栓8对控料板6进行固定。其中,固定螺栓8的外表面与支撑座7的内壁螺纹连接,固定螺栓8的一端与控料板6的一侧接触,通过固定螺栓8对控料板6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避免控料板6的位置发生松动。其中,两个方杆12的一端均与储料筒1固定连接,圆杆13固定安装在两个方杆12之间,通过设置方杆12和圆杆13能够便于工作人员推动该供给装置,进而提高该供给装置的实用性。其中,储料筒1的顶部通过阻尼铰链铰接有防护盖10,防护盖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11,通过设置防护盖10能够对储料筒1的顶部进行防护,从而避免储料筒1灰尘等杂物污染内部的饲料,通过设置把手11能够便于工作人员打开防护盖10。工作时,首先拉动把手11并打开防护盖10,然后将饲料倒入储料筒1内,然后拧松固定螺栓8并向上拉动控料板6,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控料板6的位置,然后拧紧固定螺栓8,通过固定螺栓8对控料板6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避免控料板6的位置发生松动,然后握住圆杆13并推动该供给装置至饲养棚内,然后将排料筒2对准饲养槽,然后向上拉动隔板4,此时储料筒1内部的饲料经过排料筒2落下并落入饲养槽内,饲料添加完成之后向下按压隔板4,通过隔板4对排料筒2进行封堵即可,通过设置视窗9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储料筒1内部饲料剩余的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场用的饲料供给装置,包括储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筒(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由排料筒(2)、第一通孔(3)和隔板(4)组成,所述排料筒(2)的顶部设置有位于储料筒(1)和隔板(4)之间的控料机构,所述控料机构由第二通孔(5)、控料板(6)、支撑座(7)和固定螺栓(8)组成,所述储料筒(1)靠近控料板(6)的一侧设置有视窗(9),所述储料筒(1)的侧面安装有扶手机构,所述扶手机构由两个方杆(12)和一个圆杆(13)组成,所述储料筒(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由四个支撑柱(14)、一个底板(15)和四个轮子(16)组成,四个所述支撑柱(14)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储料筒(1)底部的四角,四个所述支撑柱(14)的底端均与底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轮子(16)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15)底部的四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场用的饲料供给装置,包括储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筒(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由排料筒(2)、第一通孔(3)和隔板(4)组成,所述排料筒(2)的顶部设置有位于储料筒(1)和隔板(4)之间的控料机构,所述控料机构由第二通孔(5)、控料板(6)、支撑座(7)和固定螺栓(8)组成,所述储料筒(1)靠近控料板(6)的一侧设置有视窗(9),所述储料筒(1)的侧面安装有扶手机构,所述扶手机构由两个方杆(12)和一个圆杆(13)组成,所述储料筒(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由四个支撑柱(14)、一个底板(15)和四个轮子(16)组成,四个所述支撑柱(14)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储料筒(1)底部的四角,四个所述支撑柱(14)的底端均与底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轮子(16)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15)底部的四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场用的饲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筒(2)的进料口与储料筒(1)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一通孔(3)开设在排料筒(2)的顶部,所述隔板(4)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3)的内壁穿插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乐凤
申请(专利权)人:杜乐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