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黄的仿野生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212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黄的仿野生栽培装置,包括环形的仿生培养槽和设置于仿生培养槽的内圆盘上面的桑黄培养罐;所述桑黄培养罐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罐盖、罐体和储水容器;所述罐体开设有多个罐孔,罐体内壁贴设有微孔纤维膜,罐体设置有罐底面与储水容器分隔连接,所述储水容器中设置有吸水件穿过所述罐底面延伸至罐体顶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实现桑黄的仿野生人工栽培,为桑黄的生长提供一个更接近大自然的生长环境,从而有利于研究如何进行桑黄药效成分的有效积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黄的仿野生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仿生栽培
,尤其是一种桑黄的仿野生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桑黄又叫桑上寄生、桑臣、树鸡,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Phellinusigniarius(L.exFr.)Quel.的子实体,具有活血、止血、化饮、止泻之功效,常用于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症瘕积聚、癖饮和脾虚泄泻。寄生于杨、柳、桑等阔叶树树干上,以桑树上的寄生药效最好,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桑黄子实体无柄,菌盖木质,扁半球形或马蹄形,(2-12)cm×(3-21)cm,厚1.5-10cm,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时常龟裂,无皮壳,幼期有细微绒毛,后变无毛,有同心环棱。桑黄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抗氧化作用,被称作“森林黄金”,市场前景可观,但其人工栽培技术很难掌握,国内才刚起步。桑黄的收益高,每斤售价能达2000元,但由于人们对桑黄产量以最大化为目的,使得人工栽培的桑黄质量越来越差。经研究表明,不同生长环境或不同的培养方法对桑黄的药用成分有较大的影响,自然环境更有利于桑黄的药效成分的积累,因此进行桑黄的仿野生栽培,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桑黄的仿野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环形的仿生培养槽和设置于仿生培养槽的内圆盘上面的桑黄培养罐;/n所述桑黄培养罐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罐盖、罐体和储水容器;/n所述罐体开设有多个罐孔,罐体内壁贴设有微孔纤维膜,罐体设置有罐底面与储水容器分隔连接,所述储水容器中设置有吸水件穿过所述罐底面延伸至罐体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黄的仿野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环形的仿生培养槽和设置于仿生培养槽的内圆盘上面的桑黄培养罐;
所述桑黄培养罐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罐盖、罐体和储水容器;
所述罐体开设有多个罐孔,罐体内壁贴设有微孔纤维膜,罐体设置有罐底面与储水容器分隔连接,所述储水容器中设置有吸水件穿过所述罐底面延伸至罐体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黄的仿野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盖中横向和/或纵向穿设有罐眼,所述罐眼外侧设置有微孔纤维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黄的仿野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盖设置有手把,手把设置有固定环或固定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黄的仿野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水容器中一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储水容器外侧的进水管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桂芬陆启皇陆杰铭彭金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