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防风防寒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20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林业绿化养护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植物防风防寒罩,包括外罩主体,外罩主体的内部分布有多个竖杆,竖杆的上方依次连接有连杆、顶杆,竖杆的外部套接有套块,竖杆与套块的表壁上分别通过螺纹旋接有一号手阀和二号手阀,外罩主体外部的底侧部分绑连有绑绳,竖杆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与竖杆为一体式构件,通过在大范围花灌木区域的边角位置处安设合适数量的竖杆,配合外罩主体在顶杆上的铺放操作以及绑绳对其底侧的绑接效果,构成较好的防护区域,操作简单,有利于进行大面积的操作,便于后续对各构件的回收使用,通过套块的上下移动能力,选择性的暴露出一定的边角空间,可根据天气情况控制外罩主体的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防风防寒罩
本技术属于林业绿化养护
,具体涉及一种植物防风防寒罩。
技术介绍
花灌木作为植物的重要组成种类,经常被应用于林业中,东北地区冬季寒冷的气候是影响新品种花灌木在东北地区存活、推广的重要因素,目前大部分流行的花灌木新品种在东北地区都需要人工防寒才能度过寒冬,花灌木冬季防寒技术是确保花灌木能够在东北地区推广的关键措施。目前东北地区花灌木人工防寒措施无明确的系统的操作规范,所采用方法操作复杂,防寒效果较差,所用防寒材料混乱,且所用材料大多无法循环利用,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不能规模化、规范化栽培应用,不合适的防寒措施造成花灌木大批量冻死,严重影响花灌木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制约了花灌木作为新的绿化材料的宣传效果,尤其牡丹引种栽培更需要防寒技术做保证。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受气候因素影响,地产观赏价值较高的花灌木品种较少,许多园林公司及企事业单位,盲目的把在关内的花木品种引种到东北栽培,重要的种类有牡丹、花叶杞柳、黑果花楸、彩叶风箱果、红火榆叶梅、矮化美人梅等,尤其牡丹是引种量较大,范围较广,得到各界关注的花灌木。牡丹在辽宁以北,多数品种不能自然越冬或越冬后观赏效果差强人意,多年来各地都在探索牡丹越冬防护技术,北方寒冷地区传统防寒效果较好的是埋土法,比如鲜食葡萄、蓝莓、猕猴桃、黄桃等栽培,都是采用埋土法,牡丹栽培在哈尔滨地区也采用埋土法,这样的方法太过于麻烦,不利于大面积操作。改进的牡丹及其他花灌木防寒措施还有绑稻草、缠草帘子、捆报纸、扣拱棚等措施,存在防寒效果差、冻害严重、材料不美观、材料不能重复利用等缺点。因此,急需找到一种即简洁方便又能高效防寒的方法,同时与当前的生态环保理念相一致,吉林省是东北地区的关键节点,在牡丹等花灌木引种栽培领域进行大量探索,由于成功的防寒措施应用,因此,牡丹等花灌木引种成功案例较多,为城市绿化、退耕还林、林下经济作出了贡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防风防寒罩,具有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以及具备较好范围性利用和回收效果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防风防寒罩,包括外罩主体,外罩主体的内部分布有多个竖杆,竖杆的上方依次连接有连杆、顶杆,竖杆的外部套接有套块,竖杆与套块的表壁上分别通过螺纹旋接有一号手阀和二号手阀,外罩主体外部的底侧部分绑连有绑绳,竖杆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与竖杆为一体式构件,固定块的下表面三角分布有插杆,插杆和固定块相熔接,竖杆的表壁上设有滑槽,套块内壁上一体成型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植物防风防寒罩优选技术方案,外罩主体为透明塑料薄膜构件,顶杆和连杆为一体式结构且顶杆为弯曲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植物防风防寒罩优选技术方案,套块和竖杆通过滑槽和滑块滑动连接,竖杆内部设有与连杆相符合的插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植物防风防寒罩优选技术方案,套块表面上靠近绑绳的位置处开设有环槽,并且外罩主体下侧部分的内表面与环槽的表壁紧密贴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植物防风防寒罩优选技术方案,二号手阀和一号手阀均为螺钮构件,套块和竖杆的壁面上设有与两者相匹配的螺旋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植物防风防寒罩优选技术方案,套块的一侧设置有拉手,拉手和套块为一体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在大范围花灌木区域的边角位置处安设合适数量的竖杆,配合外罩主体在顶杆上的铺放操作以及绑绳对其底侧的绑接效果,构成较好的防护区域,操作简单,有利于进行大面积的操作,便于后续对各构件的回收使用,同时小范围或单个主体的也可应用上述方式,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外罩主体有着较好的防风、保温效果,通过套块的上下移动能力,选择性的暴露出一定的边角空间,可根据天气情况控制外罩主体的透气性,调节内部小环境的湿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花灌木植物的防护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中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竖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罩主体;2、竖杆;3、连杆;4、套块;5、绑绳;6、顶杆;7、一号手阀;8、二号手阀;9、滑槽;10、拉手;11、环槽;12、固定块;13、插杆;14、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防风防寒罩,包括外罩主体1,外罩主体1的内部分布有多个竖杆2,竖杆2的上方依次连接有连杆3、顶杆6,竖杆2的外部套接有套块4,竖杆2与套块4的表壁上分别通过螺纹旋接有一号手阀7和二号手阀8,外罩主体1外部的底侧部分绑连有绑绳5,竖杆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与竖杆2为一体式构件,固定块12的下表面三角分布有插杆13,插杆13和固定块12相熔接,竖杆2的表壁上设有滑槽9,套块4内壁上一体成型有与滑槽9相匹配的滑块14,本实施方案中,利用相应的连接构件和防护组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花灌木植物的保护效果。具体的,外罩主体1为透明塑料薄膜构件,顶杆6和连杆3为一体式结构且顶杆6为弯曲结构,本实施例中,弯曲结构的表面对外罩主体1不会形成尖锐端式的破坏,保证了外罩主体1的完整性,便于后续对各构件的回收使用,同时可依据需要防护植株的实际情况,对多个顶杆6之间进行连接杆的熔接操作,从而制造多个单体框架式的防护罩,例如正方体框架、多边体框架等,针对小范围植株丛或单个植株主体进行保护,同时也方便后续对单个保护框的回收处理。具体的,套块4和竖杆2通过滑槽9和滑块14滑动连接,竖杆2内部设有与连杆3相符合的插槽,本实施例中,利用滑槽9和滑块14的滑动作用,对套块4的移动有着一定的限位效果,同时插槽的存在,保证了连杆3正常的上、下移动过程。具体的,套块4表面上靠近绑绳5的位置处开设有环槽11,并且外罩主体1下侧部分的内表面与环槽11的表壁紧密贴合,本实施例中,绑绳5具有一定的形变力,利用绑绳5的绑接作用,配合环槽11的内凹效果,既保证了外罩主体1与内侧杆部组件的稳定连接,也方便后期的分离回收操作。具体的,二号手阀8和一号手阀7均为螺钮构件,套块4和竖杆2的壁面上设有与两者相匹配的螺旋槽,本实施例中,利用二号手阀8和一号手阀7一侧的螺杆顶力,可对移动位置后的连杆3或是套块4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防风防寒罩,包括外罩主体(1),其特征在于:外罩主体(1)的内部分布有多个竖杆(2),竖杆(2)的上方依次连接有连杆(3)、顶杆(6),竖杆(2)的外部套接有套块(4),竖杆(2)与套块(4)的表壁上分别通过螺纹旋接有一号手阀(7)和二号手阀(8),外罩主体(1)外部的底侧部分绑连有绑绳(5),竖杆(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与竖杆(2)为一体式构件,固定块(12)的下表面三角分布有插杆(13),插杆(13)和固定块(12)相熔接,竖杆(2)的表壁上设有滑槽(9),套块(4)内壁上一体成型有与滑槽(9)相匹配的滑块(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防风防寒罩,包括外罩主体(1),其特征在于:外罩主体(1)的内部分布有多个竖杆(2),竖杆(2)的上方依次连接有连杆(3)、顶杆(6),竖杆(2)的外部套接有套块(4),竖杆(2)与套块(4)的表壁上分别通过螺纹旋接有一号手阀(7)和二号手阀(8),外罩主体(1)外部的底侧部分绑连有绑绳(5),竖杆(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与竖杆(2)为一体式构件,固定块(12)的下表面三角分布有插杆(13),插杆(13)和固定块(12)相熔接,竖杆(2)的表壁上设有滑槽(9),套块(4)内壁上一体成型有与滑槽(9)相匹配的滑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防风防寒罩,其特征在于:外罩主体(1)为透明塑料薄膜构件,顶杆(6)和连杆(3)为一体式结构且顶杆(6)为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志新史春凤孙铭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