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819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及其使用方法公开了一种设置有中空保温保湿结构,利于植物种子生根发芽,且能够从底部渗水,避免种子泡在水中造成腐烂的边坡植物修复囊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囊袋由上透膜和下底膜组成,所述上透膜与下底膜边缘处对应连接,所述上透膜为透明薄膜,透水膜置于主囊袋内,所述透水膜与下底膜之间形成充水腔,空气隔膜置于主囊袋内,且位于透水膜和上透膜之间,所述空气隔膜和透水膜之间形成生长腔,所述空气隔膜和上透膜之间形成充气腔,下底膜上开有进水孔,进水孔内置有封孔条,上透膜上开有充气孔,充气孔内置有封孔条,多个固定扣等距扣置于主囊袋上,所述固定扣依次穿过上透膜、空气隔膜、透水膜和下底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及其使用方法涉及一种边坡植物修复囊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置有中空保温保湿结构,利于植物种子生根发芽,且能够从底部渗水,避免种子泡在水中造成腐烂的边坡植物修复囊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施工后,对被破坏的植被需要进行修复,以保持水土,避免坍塌等地质问题,尤其是边坡等位置的制备修复,现有的针对边坡的制备修复形式多种多样,有采用喷播技术进行边坡植被修复的,喷播籽种的均度差,且部分土体不能够提供养分进行生长,以及其他的生物影响,成活率和维养成本高,也有采用种植袋进行种植的,将籽种和营养土灌装在袋子内,然后平铺在待修复区域进行修复,但现有的修复袋结构单一,密闭结构。公开号CN209089492U公开了一种营养型矿区植被修复袋,包括袋体和袋体内的基质,其所述袋体包括黑白膜一、黑白膜二,封口一,封口二、封口三和封口四,种植口、漏水口和导水开口,将黑白膜一和黑白膜二重叠,然后通过封口一,封口二、封口三和封口四固定成袋状,在袋体两侧中部开设两个漏水口,在袋体顶部设置种植口,并在种植口的四个边均设置导水开口,该装置为单一的袋体结构,水、空气和内部结构混合,不能够持续的形成供水,籽种生长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及其使用方法提供了一种设置有中空保温保湿结构,利于植物种子生根发芽,且能够从底部渗水,避免种子泡在水中造成腐烂的边坡植物修复囊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由主囊袋、固定扣、上透膜、空气隔膜、透水膜、下底膜、封孔条、充气腔、生长腔和充水腔组成,主囊袋由上透膜和下底膜组成,所述上透膜与下底膜边缘处对应连接,所述上透膜为透明薄膜,透水膜置于主囊袋内,所述透水膜与下底膜之间形成充水腔,空气隔膜置于主囊袋内,且位于透水膜和上透膜之间,所述空气隔膜和透水膜之间形成生长腔,所述空气隔膜和上透膜之间形成充气腔,下底膜上开有进水孔,进水孔内置有封孔条,上透膜上开有充气孔,充气孔内置有封孔条,多个固定扣等距扣置于主囊袋上,所述固定扣依次穿过上透膜、空气隔膜、透水膜和下底膜,所述固定扣将主囊袋分成多个种植囊袋,所述透水膜的透水率不超过0.1%,所述透水膜厚度不低于1mm,进一步的,上透膜和空气隔膜之间设置有多个空气隔膜,所述空气隔膜将充气腔分成多个互不连通的腔体,所述充气腔上每个腔体对应的上透膜上均开有充气孔,透水膜和下底膜之间设置有多个充水隔膜,所述透水隔膜将充水腔分成多个互不连通腔体,所述充气腔上每个腔体对应的下底膜上均开有充气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待修复区面积选择适当数量的主囊袋,在主囊袋的生长腔内填充植物种子与营养土壤混合物,植物种子与营养土壤混合物平铺于生长腔内;2)根据所选修复植物的特性与生长需求,选择适合间距安装固定扣,将主囊袋分成多个相互连通的种植囊袋;3)根据修复区的植物种植需求,将主囊袋平铺固定于待修复区;4)取出进水孔内的封孔条,使用水管配合进水孔,向充水腔内充水,相邻两个种植囊袋内的充水腔相连通,水流依次填充至各个种植囊袋内的充水腔内,同时,水流开始通过透水膜缓慢渗入至生长腔内,充水完成后,使用封孔条将进水孔封堵;5)取出充气孔内的封孔条,利用充气管向充气腔内充气,相邻两个种植囊袋内的充气腔相连通,气体依次填充至各个种植囊袋内的充气腔内,充气完成后,使用封孔条将充气孔封堵;6)植物种子成长过程中,观察种子的扎根情况及充水腔内水体情况,植物种子根系未透过下底膜扎根于修复区的土层时,能够通过进水孔向充水腔内充水,以及时补充水分,确保植物种子能够生根发芽;步骤4中,充水腔内充水后,充水腔内的水流通过透水膜缓慢渗透至上层的生长腔内,营养土壤通过水流的缓慢浸润,为植物种子生根发芽提供湿润环境,促进植物种子的生长;步骤5中,充气完成后,充气腔与充水腔配合,对生长腔内的植物种子形成保护,种植腔内的温度与湿度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以保证植物种子生根发芽所需潮湿闷热条件,促进种子的生长,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步骤6中,随着植物种子的生长,植物向上能够依次穿过空气隔膜、上透膜,植物根系能够向下依次穿过透水膜、下底膜,并扎根于修复区的土层内,种植囊袋、空气隔膜与透水膜均为可降解薄膜,随着植物的生长,能够逐渐降解。有益效果。一、中空隔热结构能够提高内部温度,利于籽种生长。二、设置透水膜,能够从底部渗水,避免水体堆积在根部,形成籽种腐烂。三、能够直接固定在待修复区,固定施工工艺简单,且存储运输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的俯视图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实施例2的侧视图。附图中其中为:主囊袋(1),固定扣(2),上透膜(3),空气隔膜(4),透水膜(5),下底膜(6),封孔条(7),充气腔(8),生长腔(9),充水腔(10),分隔膜(11)。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由主囊袋(1)、固定扣(2)、上透膜(3)、空气隔膜(4)、透水膜(5)、下底膜(6)、封孔条(7)、充气腔(8)、生长腔(9)和充水腔(10)组成,主囊袋(1)由上透膜(3)和下底膜(6)组成,所述上透膜(3)与下底膜(6)边缘处对应连接,所述上透膜(3)为透明薄膜,透水膜(5)置于主囊袋(1)内,所述透水膜(5)与下底膜(6)之间形成充水腔(10),空气隔膜(4)置于主囊袋(1)内,且位于透水膜(5)和上透膜(3)之间,所述空气隔膜(4)和透水膜(5)之间形成生长腔(9),所述空气隔膜(4)和上透膜(3)之间形成充气腔(8),下底膜(6)上开有进水孔,进水孔内置有封孔条(7),上透膜(3)上开有充气孔,充气孔内置有封孔条(7),多个固定扣(2)等距扣置于主囊袋(1)上,所述固定扣(2)依次穿过上透膜(3)、空气隔膜(4)、透水膜(5)和下底膜(6),所述固定扣(2)将主囊袋(1)分成多个种植囊袋,所述透水膜(5)的透水率不超过0.1%,所述透水膜(5)厚度不低于1mm,所述透水膜(5)的透水率不超过0.1%的设计,透水膜(5)能够使得水流缓慢从充水腔(10)渗入至生长腔(9)内,逐渐渗透土壤,为植物种子提供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提高植物种子的成活率;所述透水膜(5)厚度不低于1mm的设计,透水膜(5)位于充水腔(10)与生长腔(9)之间,具有一定厚度,能够对上层生长腔(9)内的营养土壤具有一定的支撑力,避免充水过程中,透水膜(5)受生长土壤的挤压破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待修复区面积选择适当数量的主囊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其特征是:由主囊袋、固定扣、上透膜、 空气隔膜、透水膜、下底膜、封孔条、充气腔、生长腔和充水腔组成,主囊袋由上透膜和下底膜组成,所述上透膜与下底膜边缘处对应连接,所述上透膜为透明薄膜,透水膜置于主囊袋内,所述透水膜与下底膜之间形成充水腔,空气隔膜置于主囊袋内,且位于透水膜和上透膜之间,所述空气隔膜和透水膜之间形成生长腔,所述空气隔膜和上透膜之间形成充气腔,下底膜上开有进水孔,进水孔内置有封孔条,上透膜上开有充气孔,充气孔内置有封孔条,多个固定扣等距扣置于主囊袋上,所述固定扣依次穿过上透膜、空气隔膜、透水膜和下底膜,所述固定扣将主囊袋分成多个种植囊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其特征是:由主囊袋、固定扣、上透膜、空气隔膜、透水膜、下底膜、封孔条、充气腔、生长腔和充水腔组成,主囊袋由上透膜和下底膜组成,所述上透膜与下底膜边缘处对应连接,所述上透膜为透明薄膜,透水膜置于主囊袋内,所述透水膜与下底膜之间形成充水腔,空气隔膜置于主囊袋内,且位于透水膜和上透膜之间,所述空气隔膜和透水膜之间形成生长腔,所述空气隔膜和上透膜之间形成充气腔,下底膜上开有进水孔,进水孔内置有封孔条,上透膜上开有充气孔,充气孔内置有封孔条,多个固定扣等距扣置于主囊袋上,所述固定扣依次穿过上透膜、空气隔膜、透水膜和下底膜,所述固定扣将主囊袋分成多个种植囊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透膜和空气隔膜之间设置有多个空气隔膜,所述空气隔膜将充气腔分成多个互不连通的腔体,所述充气腔上每个腔体对应的上透膜上均开有充气孔,透水膜和下底膜之间设置有多个充水隔膜,所述透水隔膜将充水腔分成多个互不连通腔体,所述充气腔上每个腔体对应的下底膜上均开有充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膜厚度不低于1mm,透水膜位于充水腔与生长腔之间,具有一定厚度,能够对上层生长腔内的营养土壤具有一定的支撑力,避免充水过程中,透水膜受生长土壤的挤压破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膜的透水率不超过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其特征在于使用时,所述充气隔膜与充水隔膜分别将充气腔、充水腔分成互不连通的腔体,使用过程中,一方面能够避免因一处腔体漏水或者漏气,导致整个装置无法使用的情况,另一方面,装置出现漏水或漏气时,互不连通的腔体,便于对破损位置的查找,以便及时修复。


6.一种边坡植被修复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