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物试验田土壤板结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818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作物试验田土壤板结治理方法,属于土壤治理技术领域,一种作物试验田土壤板结治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创新性的在土壤内主动设置疏松预埋网管,并采用注水的方式,一方面与消耗式鼓气球配合进行反应,释放出大量气体,从而迫使气动疏松针从隔土膜片中伸出并在土壤内部进行冲击,对板结土壤进行内部多点破碎,另一方面同步将水和气体导入至土壤内,并跟随气动疏松针冲击出来的孔隙进行通透,进一步提高土壤的孔隙率,并配合现有的修复液喷洒技术,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营养含量分布情况,可以极大的提升土壤板结的治理效率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物试验田土壤板结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治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作物试验田土壤板结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板结造成土壤的吸水、吸氧及营养物质的吸附能力降低,通透能力的下降使作物根系发育不良,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1、土壤板结条件下,土壤孔隙度减少,通透性差,地温降低,致使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水、气、热状况不能很好的协调,其供肥、保肥、保水能力弱。土壤板结还延缓了有机质的分解,土壤理化性质逐渐恶化,地力逐渐衰退,土壤肥力随之下降,不能很好地满足玉米生长发育。2、土壤板结条件下,玉米根部细胞呼吸减弱,而氮素等营养又多以离子态存在,吸收时多以主动运输方式,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呼吸减弱,故能量供应不足,影响吸收。而现有技术中土壤板结的原位治理技术大多采用喷洒修复液的方法,以此来恢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和理化性质,但是由于板结土壤中通透性较差,因此修复液难以正常渗透至土壤全域,不仅导致治理效率低下,且效果差强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物试验田土壤板结治理方法,它可以实现创新性的在土壤内主动设置疏松预埋网管,并采用注水的方式,一方面与消耗式鼓气球配合进行反应,释放出大量气体,从而迫使气动疏松针从隔土膜片中伸出并在土壤内部进行冲击,对板结土壤进行内部多点破碎,另一方面同步将水和气体导入至土壤内,并跟随气动疏松针冲击出来的孔隙进行通透,进一步提高土壤的孔隙率,并配合现有的修复液喷洒技术,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营养含量分布情况,可以极大的提升土壤板结的治理效率及效果。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作物试验田土壤板结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土壤上开挖出多个预埋坑,预埋坑的密度不少于1个/m2,预埋坑内埋入疏松预埋网管后回填压实;S2、定期向疏松预埋网管内注入适量的水,从而触发疏松预埋网管的加孔动作,对于预埋坑附近的土壤进行疏松处理;S3、每隔半个月向土壤上喷洒适量的修复液,并在喷洒前取样观察板结治理效果;S4、土壤初步治理至透水透气性恢复至正常范围时,回收预埋坑内的疏松预埋网管,未恢复至正常范围时在注水前补充耗材;S5、回收疏松预埋网管后直接向预埋坑内投放成年蚯蚓,并回填上异地取出的疏松土壤。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喷洒修复液1-3kg/m2,所述修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5-40份秸秆颗粒、15-25份腐熟猪粪、20-30份池塘淤泥、5-15份枯黄枝叶和30-45份禽畜养殖废水。进一步的,所述修复液中的原料在经过混合后,还与质量比30:1的土壤有益菌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36h。进一步的,所述土壤有益菌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菌种:枯草芽孢杆菌3-5份、巨大芽孢杆菌2-3份、胶冻样芽孢杆菌3-4份、地衣芽孢杆菌3-5份、苏云金芽孢杆菌3-5份以及光合菌群7-9份。进一步的,所述疏松预埋网管上端螺纹连接有土上管盖,所述疏松预埋网管包括中空网管和覆盖于中空网管外表面的多片隔土膜片,所述中空网管的节点处镶嵌连接有节点半球,且中空网管贯穿节点半球并延伸至内表面,所述节点半球内镶嵌有消耗式鼓气球,所述节点半球靠近隔土膜片一端插设有气动疏松针,所述气动疏松针与中空网管之间连接有多根均匀分布的回缩导水线,且回缩导水线贯穿中空网管并延伸至内侧,所述隔土膜片上开设有与气动疏松针相匹配的伸缩孔,通过中空网管进行注水和分流至各个节点半球上,然后与节点半球内的消耗式鼓气球接触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气体出来,气体迫使气动疏松针反复从伸缩孔中移动,实现对土壤内部的震动冲击。进一步的,所述气动疏松针包括延伸针柱、与延伸针柱连接的裂土针头以及连接于节点半球靠近隔土膜片一端的限位针筒,所述延伸针柱插设于限位针筒中,且裂土针头连接于延伸针柱远离节点半球的一端,所述节点半球开设有与延伸针柱相匹配的透气孔,所述限位针筒远离节点半球一端开设有透气缺口,延伸针柱起到延伸的作用,裂土针头用来对板结土壤进行有效的开裂冲击,限位针筒一方面可以对延伸针柱的移动进行限位,可以辅助其实现集中于一点的反复冲击,从而提高冲击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配合透气缺口实现在延伸针柱伸出移动一段距离后,气体得以释放出去并沿着伸缩孔配合裂土针头在土壤内部形成更为广泛的冲击,提高土壤内部的孔隙率。进一步的,所述裂土针头外表面上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压释吸水球,相邻的所述压释吸水球之间连接有互连导水线,且其中多个互连导水线与相邻的回缩导水线连接,裂土针头在土壤内部冲击时,会对压释吸水球形成挤压,迫使其释放出从互连导水线上吸收的水分,水分在释放后沿着裂土针头形成的冲击孔或者冲击造成的裂缝进行蔓延,从而提高土壤内部的通透性。进一步的,所述消耗式鼓气球外端包裹有半球封膜,且半球封膜仅覆盖于消耗式鼓气球暴露在节点半球外的区域,所述半球封膜边缘处连接有环形磁条,所述节点半球采用磁性材料制成,半球封膜用来将消耗式鼓气球定位至节点半球内,一方面可以防止在气体的冲击下脱落,造成气动疏松针的冲击失败,也可以防止水和气体反向外泄,另一方面也方便技术人员对消耗式鼓气球进行补充。进一步的,所述消耗式鼓气球采用泡腾崩解剂制成,所述半球封膜采用不透气不透水的材料制成,泡腾崩解剂与水接触后会发生剧烈的反应,释放出大量气体,既可以为气动疏松针的冲击提供驱动力,同时气体的蔓延特性可以辅助气动疏松针在土壤内部进一步改善通透性。进一步的,所述互连导水线和回缩导水线均采用弹性导水材料制成,所述压释吸水球采用弹性吸水材料制成,互连导水线和回缩导水线起到向压释吸水球转移水分的作用,同时回缩导水线还提供弹力作用辅助气动疏松针在伸出后进行回缩,从而实现反复的震动冲击,压释吸水球可以短暂的吸收互连导水线传导来的水分,并且在受到土壤的挤压下会释放出吸收的水分。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可以实现创新性的在土壤内主动设置疏松预埋网管,并采用注水的方式,一方面与消耗式鼓气球配合进行反应,释放出大量气体,从而迫使气动疏松针从隔土膜片中伸出并在土壤内部进行冲击,对板结土壤进行内部多点破碎,另一方面同步将水和气体导入至土壤内,并跟随气动疏松针冲击出来的孔隙进行通透,进一步提高土壤的孔隙率,并配合现有的修复液喷洒技术,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营养含量分布情况,可以极大的提升土壤板结的治理效率及效果。(2)疏松预埋网管上端螺纹连接有土上管盖,疏松预埋网管包括中空网管和覆盖于中空网管外表面的多片隔土膜片,中空网管的节点处镶嵌连接有节点半球,且中空网管贯穿节点半球并延伸至内表面,节点半球内镶嵌有消耗式鼓气球,节点半球靠近隔土膜片一端插设有气动疏松针,气动疏松针与中空网管之间连接有多根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物试验田土壤板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土壤上开挖出多个预埋坑,预埋坑的密度不少于1个/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物试验田土壤板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土壤上开挖出多个预埋坑,预埋坑的密度不少于1个/m2,预埋坑内埋入疏松预埋网管(1)后回填压实;
S2、定期向疏松预埋网管(1)内注入适量的水,从而触发疏松预埋网管(1)的加孔动作,对于预埋坑附近的土壤进行疏松处理;
S3、每隔半个月向土壤上喷洒适量的修复液,并在喷洒前取样观察板结治理效果;
S4、土壤初步治理至透水透气性恢复至正常范围时,回收预埋坑内的疏松预埋网管(1),未恢复至正常范围时在注水前补充耗材;
S5、回收疏松预埋网管(1)后直接向预埋坑内投放成年蚯蚓,并回填上异地取出的疏松土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物试验田土壤板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喷洒修复液1-3kg/m2,所述修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5-40份秸秆颗粒、15-25份腐熟猪粪、20-30份池塘淤泥、5-15份枯黄枝叶和30-45份禽畜养殖废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作物试验田土壤板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液中的原料在经过混合后,还与质量比30:1的土壤有益菌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36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作物试验田土壤板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有益菌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菌种:枯草芽孢杆菌3-5份、巨大芽孢杆菌2-3份、胶冻样芽孢杆菌3-4份、地衣芽孢杆菌3-5份、苏云金芽孢杆菌3-5份以及光合菌群7-9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物试验田土壤板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松预埋网管(1)上端螺纹连接有土上管盖(2),所述疏松预埋网管(1)包括中空网管(11)和覆盖于中空网管(11)外表面的多片隔土膜片(12),所述中空网管(11)的节点处镶嵌连接有节点半球(3),且中空网管(11)贯穿节点半球(3)并延伸至内表面,所述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淼垚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