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果园管网式肥药供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8177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地果园管网式肥药供给系统,包括清水池、肥药池、比例泵、混合池、第一过滤器、药肥供给泵、流量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山体坡面干管和控制系统,山体坡面干管上通过快速接头连通有多个果树行间支管和果树行间滴灌管,果树行间支管上通过快速接头连通有多个树体膛内引出管,每个树体膛内引出管上设置有多个喷雾喷头,并且每个树体膛内引出管通过固定卡固定在树体枝干上。本系统不仅可以施药、施肥,还可以向果园环境喷洒雾水,以改变果园的温湿度,改善果园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果园管网式肥药供给系统
本技术涉及山地果园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地果园管网式肥药供给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果园和农业大棚喷药作业中,通常采用人工背负式喷药方式。操作人员背负着沉重的喷雾装备在田间行走,耗能极大,对于大面积的果园打药,还需往返添加药剂,这进一步加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农药弥散也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510838638.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山地果园的管道式弥雾型打药设备,该打药设备可以形成弥雾,扩散到果园中,但是该打药设备并不具备树体根部滴灌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地果园管网式肥药供给系统,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打药设备并不具备树体根部滴灌功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山地果园管网式肥药供给系统,包括清水池、肥药池、比例泵、混合池、第一过滤器、药肥供给泵、流量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山体坡面干管和控制系统;所述清水池和肥药池通过所述比例泵将清水与药液或者营养液按比例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地果园管网式肥药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水池(1)、肥药池(2)、比例泵(3)、混合池(4)、第一过滤器(5)、药肥供给泵(6)、流量变送器(7)、压力变送器(8)、山体坡面干管(9)和控制系统(10);/n所述清水池(1)和肥药池(2)通过所述比例泵(3)将清水与药液或者营养液按比例运送至所述混合池(4),所述混合池(4)中设置有混合搅拌装置,所述混合池(4)、第一过滤器(5)、药肥供给泵(6)、流量变送器(7)和压力变送器(8)的进出口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压力变送器(8)的出口与所述山体坡面干管(9)连通;/n所述山体坡面干管(9)上通过快速接头连通有多个果树行间支管(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果园管网式肥药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水池(1)、肥药池(2)、比例泵(3)、混合池(4)、第一过滤器(5)、药肥供给泵(6)、流量变送器(7)、压力变送器(8)、山体坡面干管(9)和控制系统(10);
所述清水池(1)和肥药池(2)通过所述比例泵(3)将清水与药液或者营养液按比例运送至所述混合池(4),所述混合池(4)中设置有混合搅拌装置,所述混合池(4)、第一过滤器(5)、药肥供给泵(6)、流量变送器(7)和压力变送器(8)的进出口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压力变送器(8)的出口与所述山体坡面干管(9)连通;
所述山体坡面干管(9)上通过快速接头连通有多个果树行间支管(11)和果树行间滴灌管(12),所述果树行间支管(11)和果树行间滴灌管(12)的前端均设置有电磁阀(13),所述果树行间支管(11)上通过快速接头连通有多个树体膛内引出管(14),每个所述树体膛内引出管(14)上设置有多个喷雾喷头(15),并且每个所述树体膛内引出管(14)通过固定卡(16)固定在树体枝干上;
所述控制系统(10)分别与所述比例泵(3)、电磁阀(13)、流量变送器(7)、压力变送器(8)和药肥供给泵(6)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果园管网式肥药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依山体自上向下每隔一定梯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飞杨欣李建平刘洪杰邵建柱刘伟霄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