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药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17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药播种机,涉及山药播种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播种机本体,播种机本体上设置有播种机构,播种机构包括播种箱;播种箱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搅动轮;第二转轴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分种轮,第一转轴周侧面通过皮带与第二转轴连接,播种箱底部固定连通有一组下料管,第二转轴周侧面还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播种箱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向杆、螺杆的设计,使该播种机构能够根据实际工作场景,灵活调整播种管之间的间距,继而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和通用性,通过分种轮和置种槽的设计,能够有效保证播种机构每次只下落一粒种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药播种机
本技术属于山药播种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山药播种机。
技术介绍
现阶段国内山药播种机械的研发水平较低,研究发展进程较慢;同时,国内山药总产量和种植区域面积随着需求的提高,近年来其增长的幅度较大,年产量大约在500万吨左右,种植面积大约在25万公顷左右;相比世界其他国家,我国的山药种植区域面积总和最大,我国也是山药消费最大的国家;山药的市场不断扩大,其关于播种的机械化需求也将不断扩大,并可以更好地保证经济效益的提升。目前的山药播种机一般跟拖拉机通过三点悬挂连接,并且采用地轮驱动机组运转的形式,此种配置方式能够提高播种效率,同时释放出大量劳动力资源,继而推动从人力播种作业到机器自动播种作业转换的进程,如申请号为CN201821519333.5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山药豆播种机,且目前对于山药种植而言,多要求其采用点种播种形式,即一个播种点只播种一粒山药种子,然而目前的播种箱随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点种方式,但在实际工作时,依次会存在漏种的发生,同时现有的播种机在工作时出种口容易发生堵塞,同时现有的播种机播种管间距不可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药播种机,通过播种机构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山药播种机点种效果差及出种口容易堵塞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山药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所述播种机本体上设置有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播种箱;所述播种箱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搅动轮;所述第二转轴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分种轮,所述第一转轴周侧面通过皮带与第二转轴连接,所述播种箱底部固定连通有一组下料管,所述第二转轴周侧面还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播种箱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支板;两支板相对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周侧面通过皮带与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板;所述播种箱一表面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内表面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两导向杆和螺杆;两所述导向杆和螺杆周侧面连接有若干播种管;若干所述播种管底面均固定设置有出种口;若干所述播种管周侧面均滑动连接有拨动管;若干所述拨动管低端均固定连接有拨动齿牙;所述拨动齿牙周侧面与出种口滑动连接;若干所述拨动管周侧面均套设有复位弹簧;若干所述拨动管对应复位弹簧下部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下料管料口的一端通过波纹软管与播种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位于两导向杆之间;所述螺杆对应播种管的位置均螺纹连接有两调节螺母;两所述调节螺母分别位于播种管两侧。进一步地,若干所述搅动轮在第一转轴周侧面呈线性阵列分布;若干所述搅动轮周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扰动齿牙。进一步地,所述分种轮周侧面开设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置种槽;若干所述分种轮在第二转轴周侧面呈线性阵列分布。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为U型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导向杆、螺杆的设计,使该播种机构能够根据实际工作场景,灵活调整播种管之间的间距,继而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和通用性,通过分种轮和置种槽的设计,能够有效保证播种机构每次只下落一粒种子,通过搅动轮和扰动齿牙的设计,从而有效避免播种箱物料在下料时堵塞,通过拨动管的设计和拨动齿牙的设计,则能有效避免出种口堵塞。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山药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播种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分种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播种机构,101-播种箱,102-第一转轴,103-第二转轴,104-搅动轮,105-分种轮,106-下料管,107-从动轮,108-支板,109-第三转轴,110-驱动板,111-连接架,112-导向杆,113-螺杆,114-播种管,115-出种口,116-拨动管,117-拨动齿牙,118-复位弹簧,119-限位环,120-波纹软管,121-扰动齿牙,122-置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为一种山药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播种机本体为现有机构,此处不再赘述,播种机本体上设置有播种机构1,播种机构1包括播种箱101;播种箱101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2和第二转轴103;第一转轴102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搅动轮104,一组搅动轮104的数量为五个,第二转轴103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分种轮105,一组分种轮105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搅动轮104和五个分种轮105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转轴102周侧面通过皮带与第二转轴103连接,播种箱101底部固定连通有一组下料管106,第二转轴103周侧面还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07,使用时,从动轮107通过皮带与播种机本体上的地轮连接,通过该种连接结构,从而使第一转轴102、第二转轴103和第三转轴109同步工作;播种箱10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支板108;两支板108相对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09;第三转轴109周侧面通过皮带与第二转轴103连接;第三转轴109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板110,驱动板110为偏心形式,通过偏心形式从而使拨动管116上下往复运动,通过拨动管116的向下运动时,能够快速将种料放出,并拨动出种口115处的堵塞物料,从而使出种口115保持畅通;播种箱101一表面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11;连接架111内表面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两导向杆112和螺杆113;两导向杆112和螺杆113周侧面连接有五个播种管114,通过导向杆112和螺杆113的设计,从而保证五个播种管114的间距和分布位置可调;五个播种管114底面均固定设置有出种口115;五个播种管114周侧面均滑动连接有拨动管116;五个拨动管116低端均固定连接有拨动齿牙117;拨动齿牙117周侧面与出种口115滑动连接;五个拨动管116周侧面均套设有复位弹簧118;五个拨动管116对应复位弹簧118下部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19;下料管106料口的一端通过波纹软管120与播种管114连通。其中,螺杆113位于两导向杆112之间;螺杆113对应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药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所述播种机本体上设置有播种机构(1),所述播种机构(1)包括播种箱(101);所述播种箱(101)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2)和第二转轴(103);所述第一转轴(102)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搅动轮(104);所述第二转轴(103)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分种轮(105),所述第一转轴(102)周侧面通过皮带与第二转轴(103)连接,所述播种箱(101)底部固定连通有一组下料管(106),所述第二转轴(103)周侧面还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07),其特征在于:/n所述播种箱(10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支板(108);两支板(108)相对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09);所述第三转轴(109)周侧面通过皮带与第二转轴(103)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09)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板(110);所述播种箱(101)一表面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11);所述连接架(111)内表面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两导向杆(112)和螺杆(113);两所述导向杆(112)和螺杆(113)周侧面连接有若干播种管(114);/n若干所述播种管(114)底面均固定设置有出种口(115);若干所述播种管(114)周侧面均滑动连接有拨动管(116);若干所述拨动管(116)低端均固定连接有拨动齿牙(117);所述拨动齿牙(117)周侧面与出种口(115)滑动连接;若干所述拨动管(116)周侧面均套设有复位弹簧(118);若干所述拨动管(116)对应复位弹簧(118)下部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19);所述下料管(106)料口的一端通过波纹软管(120)与播种管(11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药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所述播种机本体上设置有播种机构(1),所述播种机构(1)包括播种箱(101);所述播种箱(101)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2)和第二转轴(103);所述第一转轴(102)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搅动轮(104);所述第二转轴(103)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分种轮(105),所述第一转轴(102)周侧面通过皮带与第二转轴(103)连接,所述播种箱(101)底部固定连通有一组下料管(106),所述第二转轴(103)周侧面还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07),其特征在于:
所述播种箱(10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支板(108);两支板(108)相对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09);所述第三转轴(109)周侧面通过皮带与第二转轴(103)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09)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板(110);所述播种箱(101)一表面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11);所述连接架(111)内表面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两导向杆(112)和螺杆(113);两所述导向杆(112)和螺杆(113)周侧面连接有若干播种管(114);
若干所述播种管(114)底面均固定设置有出种口(115);若干所述播种管(114)周侧面均滑动连接有拨动管(116);若干所述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道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润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