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157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49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具备:电致发光元件、和配置于比该电致发光元件还靠近可视侧的圆偏光板,前述圆偏光板依次具有相位差层、偏振片和基材薄膜,(1)基材薄膜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1.568以上且1.63以下;(2)在偏振片与相位差层之间不存在自立性薄膜、或仅存在有1张自立性薄膜(此处偏振片与相位差层之间也包括相位差层本身);和,(3)偏振片的透光轴与基材薄膜的快轴为大致平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EL显示装置中,外部光在图像显示元件、触控感应器等构成材料的表面、这些布线部分等发生反射,存在可视性降低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下方法: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出射面配置光学层叠体来降低外部光的反射。该光学层叠体通常使用的是,层叠有直线偏光板与1/4波长相位差板的圆偏光板。作为偏光板的偏振片保护膜,提出了面内延迟量为3000~30000nm的聚酯薄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聚酯薄膜与纤维素系或丙烯酸类的薄膜相比,透湿性低、机械特性优异(高耐冲击性和高弹性模量)、进一步化学特性(耐溶剂性等)也优异,因此,适合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然而,聚酯薄膜具有双折射性,因此,存在容易产生虹斑的缺点。由此,为了使用聚酯薄膜,抑制虹斑、且提供充分的面内延迟量,需要加厚薄膜。进而,为了抑制折射率的波长分散性的影响、得到颜色重现性更良好的圆偏光板,提出了组合了1/4波长板与1/2波长板的技术(专利文献2)。然而,在偏光板上层叠有这样的多张相位差板的情况下,上述厚度的问题变得更明显。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具备:电致发光元件、和配置于比该电致发光元件还靠近可视侧的圆偏光板,/n所述圆偏光板依次具有相位差层、偏振片和基材薄膜,/n(1)基材薄膜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1.568以上且1.63以下;/n(2)在偏振片与相位差层之间不存在自立性薄膜、或仅存在有1张自立性薄膜,此处偏振片与相位差层之间也包括相位差层本身;和,/n(3)偏振片的透光轴与基材薄膜的快轴为大致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3 JP 2018-055550;20180323 JP 2018-0555541.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具备:电致发光元件、和配置于比该电致发光元件还靠近可视侧的圆偏光板,
所述圆偏光板依次具有相位差层、偏振片和基材薄膜,
(1)基材薄膜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1.568以上且1.63以下;
(2)在偏振片与相位差层之间不存在自立性薄膜、或仅存在有1张自立性薄膜,此处偏振片与相位差层之间也包括相位差层本身;和,
(3)偏振片的透光轴与基材薄膜的快轴为大致平行。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野博史山下达郎村田浩一中瀬胜贵早川章太佐佐木靖本乡有记西尾正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