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衬里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01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39
一种用于加热食品的容器。该容器包括材料的基部层和可释放地附接在该基部层的内表面上的衬里。衬里通过热封层而至少局部附接在基部层上,且在加热容器之后,该衬里可与基部层分离。该容器包括底部面板和沿该底部面板延伸的侧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有衬里的容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649159(申请日为2018年3月28日)和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643914(申请日为2018年3月16日)的优先权。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649159(申请日为2018年3月28日)和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643914(申请日为2018年3月16日)的公开内容被本文参引,就像它们整个在本文中提出一样。
本专利技术涉及坯料、容器、托盘、结构和各种特征以及用于由坯料形成容器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一种具有衬里的容器,该容器适用于加热食品。
技术实现思路
通常,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总体涉及一种用于加热食品的容器。该容器包括材料的基部层和可释放地附接在该基部层的内表面上的衬里。衬里通过热封层而至少局部附接在基部层上,且该衬里在加热容器之后可与基部层分离。该容器包括底部面板和沿该底部面板延伸的侧壁。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一种形成容器的方法,该容器包括底部面板和沿该底部面板延伸的侧壁。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得坯料、衬里材料和热封层;将坯料形成初始结构;激活热封层;以及将衬里材料的至少一部分施加到初始结构的内表面上,这样,衬里材料和初始结构形成容器的相应衬里和基部层,且衬里通过热封层而可释放地附接在基部层的内表面上。在加热容器之后,衬里能够与基部层分离。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一种用于加热食品的容器。该容器可以包括材料的基部层和可释放地附接在该基部层的内表面上的衬里。在加热容器之后,衬里能够与基部层分离。该容器还可以包括底部面板和侧壁。侧壁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端部面板,该端部面板与底部面板可折叠地连接;以及侧部面板,该侧部面板与底部面板可折叠地连接。侧壁可以包括:下部部分,该下部部分沿底部面板延伸;以及上部部分,该上部部分沿中间折叠线从下部部分向上延伸。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一种用于形成容器的坯料和衬里材料的组合,该容器用于加热食品。坯料可以包括:底部面板;端部面板,该端部面板与底部面板可折叠地连接;以及侧部面板,该侧部面板与底部面板可折叠地连接。当容器由坯料和衬里材料形成时,端部面板和侧部面板能够用于至少局部形成侧壁,该侧壁包括:下部部分,该下部部分沿底部面板延伸;以及上部部分,该上部部分沿中间折叠线从下部部分向上延伸。坯料能够用于形成容器的基部层。当容器由坯料和衬里材料形成时,衬里材料能够用于形成衬里,该衬里可释放地附接在基部层的内表面上。在加热由坯料和衬里材料形成的容器之后,衬里能够与基部层分离。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一种形成容器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得坯料和衬里材料,该坯料包括:底部面板;端部面板,该端部面板与底部面板可折叠地连接;以及侧部面板,该侧部面板与底部面板可折叠地连接。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坯料形成为初始结构,并将衬里材料的至少一部分附接在初始结构的内表面上,以使得衬里材料和初始结构形成容器的相应衬里和基部层,且衬里通过热封层而可释放地附接在基部层的内表面上。在加热容器之后,衬里能够与基部层分离。端部面板和侧部面板能够至少局部形成侧壁,该侧壁包括:下部部分,该下部部分沿底部面板延伸;以及上部部分,该上部部分沿中间折叠线从下部部分向上延伸。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参考下面列出的附图阅读下面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理解各种附加实施例的上述优点以及其它优点和益处。附图说明根据惯例,下面讨论的附图的各种特征并不必须按比例绘制。附图中的各种特征和元件的尺寸可以进行扩大或减小,以便更清楚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容器的坯料的平面图。图2A和2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由图1的坯料和衬里形成的容器的透视图。图3A和3B是图2A和2B的容器的一部分的示意剖视图。图4是用于形成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容器的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将衬里施加在容器的基部层上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容器的坯料的平面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由图6的坯料和衬里形成的容器的透视图。图8是图7的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容器的坯料的平面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示例实施例的由图9的坯料和衬里形成的容器的透视图。图11是图10的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在全部附图中,相应部件由对应参考标号来表示。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容器、结构、托盘、材料、包装、元件和物品的各个方面以及制造这种容器、结构、托盘、材料、包装、元件和物品的方法。尽管公开了多个不同的方面、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但是也考虑了各种方面、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之间的多种相互关系、它们的组合以及变化形式。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涉及形成用于保持食物或各种其它物品的容器或托盘。不过,在其它实施例中,容器或托盘能够用于形成其它非容纳食物的物品,或者可以用于加热或烹饪。图1表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容器5的坯料3(图2A和2B),该容器5有基部层7和衬里9。在一个实施例中,基部层包括纸板(例如固体漂白硫酸盐折叠硬纸板)或其它可回收和/或适用于炉(未示出)的合适材料,且衬里9包括塑料层,例如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料或任何其它热塑性材料,或者生物塑料,例如植物油或淀粉基塑料。在示例实施例中,衬里9包括通过热封层10而至少局部附接在基部层7上的PET或类似材料(图3A和3B)。例如,热封层10可以包括可热成型的密封剂级透明聚酯包装膜,例如可从弗吉尼亚的霍普韦尔的DuPontTeijinFilmsU.S.LimitedPartnership获得的XMPOL12。也可选择,热封层1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可热成型的密封剂或粘合剂、任何合适的热或压力激活粘合剂、或者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容器5适用于在炉(未示出)中加热食物(未示出),例如对流或常规的加热炉或微波炉。在所示实施例中,衬里9至少局部附接在基部层7上,并在加热过程中与食品接触。在加热食品之后,基部层7和衬里9能够分离,以便使得基部层7和衬里9都能够分别回收。为此,美国专利申请No.2011/0259784(公开日为2011年10月27日,对应于美国专利申请No.12/992131,申请日为2011年2月11日)和PCT/GB/09/50506(申请日为2009年5月13日)被本文参引。坯料3可以由单层材料形成,例如但不局限于纸板、硬纸板、纸或聚合物片材,但是也可选择,坯料可以由包括多层的层压材料来形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坯料3可以包括微波相互作用层(未示出),例如可从亚特兰大GA的GraphicPackagingInternational获得的容器。微波相互作用层通常可以称为或者可以有作为它的一个部件的箔、微波屏蔽层或者适用于在微波炉中屏蔽微波能量和/或引起加热的材料层的任何其它术语或部件。如图1中所示,坯料3有纵向方向L1和横向方向L2。在所示实施例中,坯料3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热食品的容器,所述容器包括:/n材料的基部层;/n衬里,所述衬里可释放地附接在所述基部层的内表面上,其中,所述衬里通过热封层而至少局部地附接在所述基部层上,在加热所述容器之后所述衬里能与所述基部层分离;/n底部面板;以及/n侧壁,所述侧壁沿所述底部面板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16 US 62/643,914;20180328 US 62/649,1591.一种用于加热食品的容器,所述容器包括:
材料的基部层;
衬里,所述衬里可释放地附接在所述基部层的内表面上,其中,所述衬里通过热封层而至少局部地附接在所述基部层上,在加热所述容器之后所述衬里能与所述基部层分离;
底部面板;以及
侧壁,所述侧壁沿所述底部面板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衬里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热封层包括聚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热封层包括密封剂级的透明聚酯包装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侧壁所述沿底部面板的周边从所述底部面板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侧壁包括从所述底部面板向上向外延伸的下部部分以及从所述下部部分延伸的上部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侧壁的下部部分和上部部分沿中间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下部部分相对于所述底部面板倾斜,所述上部部分相对于所述下部部分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下部部分相对于所述底部面板以第一角度延伸,所述上部部分相对于所述下部部分以第二角度延伸,且所述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都是钝角。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衬里沿所述底部面板以及所述侧壁的下部部分和上部部分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而可释放地附接在所述基部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下部部分沿所述底部面板的周边延伸。


11.一种形成容器的方法,所述容器包括底部面板和沿所述底部面板延伸的侧壁,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坯料、衬里材料和热封层;
将所述坯料形成初始结构;
激活所述热封层;以及
将所述衬里材料的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泰伊
申请(专利权)人:印刷包装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