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96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具备:前柱(6c),其在驾驶座席(6a)的前方对转向方向盘(6b)进行支承;以及后方框架部(65),其在驾驶座席(6a)的后方从底盘框架(10)立起设置,前柱(6c)具有能够供驾驶室(7)安装的前柱框架(61),后方框架部(65)具有:从底盘框架(10)立起设置的多个纵框架(66L、66R);以及安装于纵框架(66L、66R)、且能够供驾驶室(7)安装的上部支承框架(6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联合收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特别是涉及联合收割机的驾驶室。
技术介绍
关于联合收割机,存在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不具备驾驶室的规格、以及专利文献2所示那样的具备驾驶室的规格。然而,用户需要在购买时选择无驾驶室的规格或者具备驾驶室的规格,在购买时选择了无驾驶室的规格的情况下,若不重新购买具备驾驶室的规格,则无法使用具备驾驶室的规格的联合收割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7827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6-154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无驾驶室的规格随后变更为具备驾驶室的规格的联合收割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具备:前柱,其在驾驶座席的前方对操作部件进行支承;以及后方框架部,其在所述驾驶座席的后方从底盘框架立起设置,所述前柱具有能够供驾驶室安装的第1安装部,所述后方框架部具有:从所述底盘框架立起设置的多个纵框架;以及安装于所述纵框架、且能够供所述驾驶室安装的第2安装部。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脱粒部,所述第2安装部与所述脱粒部连结。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所述驾驶座席的下方具备发动机,所述后方框架部具有:配置于所述发动机的后方的多个所述纵框架;将多个所述纵框架的上部彼此连结的连结部;以从所述连结部的后部朝向前方倾斜的姿势朝上方延伸的倾斜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倾斜部的上部的所述第2安装部,所述驾驶室在载置于所述第2安装部的上部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第2安装部。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所述后方框架部以及所述驾驶室设置有定位部,该定位部规定所述驾驶室相对于所述后方框架部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所述第2安装部设置有对消声器的前方加以保护的保护罩。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将无驾驶室的规格的联合收割机随后变更为具备驾驶室的规格。另外,能够利用前柱与多个纵框架而牢固地对驾驶室的前后左右侧进行支承,从而即便在随后安装驾驶室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驾驶室的振动。附图说明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立体图。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立体图。图3是无驾驶室的规格的联合收割机的立体图。图4A是驾驶室的立体图。图4B是驾驶室的立体图。图5是驾驶部框架的立体图。图6是驾驶室框架的立体图。图7A是表示左前部的安装部的详情的立体图。图7B是表示右前部的安装部的详情的立体图。图7C是表示左后部的安装部的详情的立体图。图7D是表示右后部的安装部的详情的立体图。图7E是表示右底部的安装部的详情的立体图。图8是从后方观察驾驶部的图。图9是驾驶部的俯视图。图10是联合收割机的立体图。图11是联合收割机的立体图。图12是驾驶室拆下后的状态的联合收割机的立体图。图13A是驾驶室的立体图。图13B是驾驶室的立体图。图14A是驾驶室内的主视图。图14B是放大示出驾驶室内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5是从后方观察驾驶部的图。图16是驾驶室框架的立体图。图17是放大示出左窗的内部装配侧的下部的立体图。图18是放大示出右窗的外部装配侧的上部的立体图。图19是驾驶室的俯视图。图20是车顶的剖视图。图21是外车顶拆下后的状态的驾驶室的立体图。图22是空调用外部空气导入部的分解立体图。图23是冷凝器用外部空气导入部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联合收割机的整体构造]图1及图2分别是从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100的左前方观察的立体图、以及从右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中由箭头表示联合收割机100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联合收割机100构成为主要包括行驶装置1、割取装置2、脱粒装置3、筛选装置4以及贮存装置5。行驶装置1设置于底盘框架10的下方。行驶装置1具备变速器(未图示)、以及设置成左右一对的履带装置11。变速器将发动机90(参照图8)的动力传递至履带装置11。履带装置11使联合收割机100沿前后方向行驶、或使联合收割机100朝左右方向转弯。割取装置2设置于行驶装置1的前方。割取装置2具备拔禾轮21、切割器(割刀)22、绞龙(横向进给螺杆)23以及供料部24。拔禾轮21旋转而将田地的穗秆朝切割器22引导。切割器22将利用拔禾轮21引导的穗秆切断。绞龙23使得利用切割器22切断的穗秆汇集于规定的位置。供料部24借助供料室25而将利用割取装置2割取的穗秆供给至脱粒装置3。将借助绞龙23而汇集的穗秆输送至转子的输送机内置于供料室25。脱粒装置3设置于割取装置2的后方。脱粒装置3具备脱粒筒、承接网以及前转子。脱粒筒旋转而对穗秆进行脱粒。另外,脱粒筒旋转而对穗秆进行输送。承接网对由脱粒筒输送的穗秆进行支承,并且使脱粒物朝筛选装置4掉落。前转子将由供料部24输送来的穗秆朝脱粒装置3送入。另外,前转子不仅对穗秆进行输送,还具有进行预备脱粒(预脱粒)的功能。筛选装置4设置于脱粒装置3的下方。筛选装置4具备摆动装置以及送风装置(扬谷机)。摆动装置对脱粒物实施过筛动作而筛选谷粒。利用谷粒输送装置对由摆动装置筛选的谷粒进行输送,并经由喂入口而将谷粒喂入至谷粒箱51。送风装置将脱粒物中含有的秸秆屑等夹杂物吹飞而辅助对于谷粒的筛选。秸秆屑等夹杂物从设置于筛选装置4的后方的秸秆排出口(未图示)朝外部排出。贮存装置5设置于脱粒装置3以及筛选装置4的右侧。因而,脱粒装置3及筛选装置4、和贮存装置5在底盘框架10的上方以左右排列的方式配置。贮存装置5具备谷粒箱51。谷粒箱51供从筛选装置4输送来的谷粒贮存。在将谷粒箱51内的谷粒排出时使用排出绞龙52。排出绞龙52构成为:在进行谷粒的排出作业时在上下左右方向上转动,从而能够将谷粒朝任意场所排出。驾驶部6设置于谷粒箱51的前方且设置于机体的右侧前部。驾驶部6具备:供操作员就坐的驾驶座席6a;配置于上述驾驶座席6a的前方的转向方向盘6b;以及配置于对转向方向盘6b的转向轴进行支承的方向盘支柱的前方的前柱6c等,在上述部件的周围配置有变速杆、离合器杆、开关类等各种操作件。驾驶部6的驾驶座席6a、转向方向盘6b、前柱6c等(参照图3)由驾驶室7覆盖。驾驶部6具备如图5所示的驾驶部框架60。驾驶部框架60载置于底盘框架10上。驾驶部框架60具备:前柱框架61;从前柱框架61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侧的踏板框架62L、62R;从踏板框架62L、62R的后端立起设置的地板框架63;从地板框架63立起设置的背面板64;以及对背面板64的后端进行支承的后方框架部65。前柱框架61形成前柱6c的骨架、且在主视观察时呈矩形框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中,/n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n前柱,其在驾驶座席的前方对操作部件进行支承;以及/n后方框架部,其在所述驾驶座席的后方从底盘框架立起设置,/n所述前柱具有能够供驾驶室安装的第1安装部,/n所述后方框架部具有:多个纵框架,它们从所述底盘框架立起设置;以及第2安装部,其安装于所述纵框架、且能够供所述驾驶室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0 JP 2018-052743;20180320 JP 2018-052749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
前柱,其在驾驶座席的前方对操作部件进行支承;以及
后方框架部,其在所述驾驶座席的后方从底盘框架立起设置,
所述前柱具有能够供驾驶室安装的第1安装部,
所述后方框架部具有:多个纵框架,它们从所述底盘框架立起设置;以及第2安装部,其安装于所述纵框架、且能够供所述驾驶室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脱粒部,
所述第2安装部与所述脱粒部连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川裕
申请(专利权)人: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