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农业种养结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784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农业种养结合系统,包括建筑本体、物联网控制中心、信息无线传输单元、手机控制单元、传感器单元,建筑本体为两层结构,下层为养殖层,上层为种植层,物联网控制中心用于对建筑本体内所有设备的状态以及各个数据进行实时观察监控并远程操作设备,信息无线传输单元用于搜集所有传感器发送过来的数据,并上传至物联网控制中心,手机控制单元用于对建筑本体内的所有数据实时观察,传感器单元用于对建筑本体内的各项数据监测并汇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建筑本体内的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充分的降低了人工的成本和资源的浪费,其次利用科学的种养殖方法,提供最适应的生长环境,能够让产品的质量效益达到最好的效果。

An Internet of things agricultural planting and breed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农业种养结合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物联网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农业种养结合系统。
技术介绍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用做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土地空间资源越来越少,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和种植效率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现有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大多还是传统的模式,需要很多土地空间和人力的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农业种养结合系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物联网农业种养结合系统,包括建筑本体、物联网控制中心、信息无线传输单元、手机控制单元、传感器单元。所述建筑本体为两层结构,下层为养殖层,上层为种植层。所述物联网控制中心用于对建筑本体内所有设备的状态以及各个数据进行实时观察监控并远程操作设备。所述信息无线传输单元用于搜集所有传感器发送过来的数据,并上传至物联网控制中心。所述手机控制单元用于对建筑本体内的所有数据实时观察,并且能够异地操作建筑本体内设备工作。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对建筑本体内的各项数据监测并汇报。可选的建筑本体还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于建筑本体楼顶,太阳能发电板吸收光能转化为电能可供建筑本体设备供电;通风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安装于建筑本体的背面,由多个电机风扇组成,当室内空气不流通,通风系统自动启动及时更换室内空气。可选的传感器单元包括:气体传感器,用于对建筑本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土壤传感器,用于对土壤中的含水量进行数据采集;温度传感器,用于对建筑本体的温度检测;光照传感器,用于对建筑本体内的光照强度采集;湿度传感器,用于对建筑本体内的湿度数据监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建筑本体内的温度、气体浓度、土壤情况、光照、湿度通过相对应的传感器进行数据的监控,并通过信息无线传输单元传送到物联网控制中心,物联网控制中心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后给出相应结果,分析结果数据存在异常,这时就可以远程操作相对应的联网设备进行智能的调节,从而把数据控制到最合适的数值,手机控制单元可以实现异地操作功能,其只需打开手机里对应的应用就可以实时观察建筑本体的各类数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太阳能发电系统通过太阳能板利用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以方便生产生活对电的需求从而降低了日常的用电成本。2、由于建筑本体采用了立体系统设计,实现了多层次的利用空间,极大地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对于提高土地的节约、高效、持续利用有积极的意义。3、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本体为两层结构,其下层为养殖用地,其上层为种植用地,下层阳光照射的少温度低,适合养殖,而上层阳光充足,温湿度更适宜种植,这种设计不仅合理的利用了空间,更是为新时代农业开创了新的方法。4、本专利技术的通风系统能够保证建筑本体内的空气达到动植物最适应的环境,传感器对各类数据进行采集,通风系统为自动化设备,无需人工干扰。5、物联网控制中心通过各个传感器发送过来的数据,对建筑本体内的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对所有数据处理后做出智能控制,充分的降低了人工的成本和资源的浪费,其次利用科学的种养殖方法,提供最适应的生长环境,能够让产品的质量效益达到最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本体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传感器单元结构图。其图中:1—建筑本体;2—物联网控制中心;3—信息无线传输单元;4—传感器单元;5—手机控制单元;41—气体传感器;42—土壤传感器;43—温度传感器;44—光照传感器;45—湿度传感器;11—太阳能发电系统;12—通风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一种物联网农业种养结合系统,包括建筑本体1、物联网控制中心2、信息无线传输单元3、手机控制单元4、传感器单元5。所述建筑本体1为两层结构,下层为养殖层,上层为种植层。所述物联网控制中心2用于对建筑本体内所有设备的状态以及各个数据进行实时观察监控并远程操作设备。所述信息无线传输单元3用于搜集所有传感器发送过来的数据,并上传至物联网控制中心2。所述手机控制单元用于对建筑本体内的所有数据实时观察,并且能够异地操作建筑本体1内设备工作。所述传感器单元5用于对建筑本体1内的各项数据监测并汇报。如图2所示:可选的建筑本体1还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11,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11安装于建筑本体1楼顶,太阳能发电板吸收光能转化为电能可供建筑本体设备供电;通风系统12,所述通风系统12安装于建筑本体11的背面,由多个电机风扇组成,当室内空气不流通,通风系统12自动启动及时更换室内空气。如图3所示:可选的传感器单元包括:气体传感器41,用于对建筑本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土壤传感器42,用于对土壤中的含水量进行数据采集;温度传感器43,用于对建筑本体的温度检测;光照传感器44,用于对建筑本体内的光照强度采集;湿度传感器45,用于对建筑本体内的湿度数据监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建筑本体内的温度、气体浓度、土壤情况、光照、湿度通过相对应的传感器进行数据的监控,并通过信息无线传输单元3传送到物联网控制中心3,物联网控制中心3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后给出相应结果,分析结果数据存在异常,这时就可以远程操作相对应的联网设备进行智能的调节,从而把数据控制到最合适的数值,手机控制单元4可以实现异地操作功能,其只需打开手机里对应的应用就可以实时观察建筑本体1的各类数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太阳能发电系统通过太阳能板利用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以方便生产生活对电的需求从而降低了日常的用电成本。2、由于建筑本体1采用了立体系统设计,实现了多层次的利用空间,极大地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对于提高土地的节约、高效、持续利用有积极的意义。3、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本体1为两层结构,其下层为养殖用地,其上层为种植用地,下层阳光照射的少温度低,适合养殖,而上层阳光充足,温湿度更适宜种植,这种设计不仅合理的利用了空间,更是为新时代农业开创了新的方法。4、本专利技术的通风系统12能够保证建筑本体1内的空气达到动植物最适应的环境,传感器对各类数据进行采集,通风系统为自动化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农业种养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本体、物联网控制中心、信息无线传输单元、手机控制单元、传感器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农业种养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本体、物联网控制中心、信息无线传输单元、手机控制单元、传感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农业种养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本体为两层结构,下层为养殖层,上层为种植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农业种养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控制中心用于对建筑本体内所有设备的状态以及各个数据进行实时观察监控并远程操作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农业种养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无线传输单元用于搜集所有传感器发送过来的数据,并上传至物联网控制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农业种养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控制单元用于对建筑本体内的所有数据实时观察,并且能够异地操作建筑本体内设备工作。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德起刘鹏牛红梅申淑芳刘继广周晓娟王佳星王化国梁亚迪王浩然曹成住孟永杰武夷平李殿付海超张博刘志强卫平强武纪飞赵彪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太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