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装置、电机控制方法及电机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74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21
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装置、电机控制方法及电机控制系统,所述电机控制装置连接至电机,且所述电机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单元,其为直流电源;微控制单元,其连接至电源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预设控制策略,输出逆变控制信号;逆变控制单元,其连接至电源单元及微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微控制单元的逆变控制信号,根据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基于所述直流电源生成用于所述电机的交变电压,并将该交变电压输出至所述电机;且其中,所述逆变控制信号为一路控制信号或两路控制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控制装置、电机控制方法及电机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控制装置、电机控制方法及电机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家电变频化的发展(直流变频),越来越多的家电提供直流电源以供永磁电机工作,电机控制,特别是用于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的驱动控制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对电机(例如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时,通常使用控制装置将直流输入转化为电机所需的交流电压及频率,以控制电机达成既定功能。然而,传统的控制方案中采用四路单独的控制信号、或由两路控制信号和该两路控制信号的反向信号所组成的四路控制信号来实现直流电至交流电的逆变过程,其控制信号数目较多,制作成本高昂,且将占用微控制单元的较多计算处理资源。因此,需要一种在良好实现直流电至交流电逆变且良好控制电机(特别是永磁同步电机)的前提下,能够提供足够扭矩输出的电机控制装置,且该电机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的数目较少,控制逻辑简单,具有较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装置、电机控制方法及电机控制系统。利用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控制装置(100),其连接至电机(200),所述电机控制装置(100)包括:/n电源单元(110),其为直流电源;/n微控制单元(120),其连接至电源单元(110),被配置为基于预设控制策略,输出逆变控制信号;/n逆变控制单元(130),其连接至电源单元(110)及微控制单元(120),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微控制单元(120)的逆变控制信号,根据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基于所述直流电源生成用于所述电机(200)的交变电压,并将该交变电压输出至所述电机(200);/n且其中,所述逆变控制信号为一路控制信号或两路控制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控制装置(100),其连接至电机(200),所述电机控制装置(100)包括:
电源单元(110),其为直流电源;
微控制单元(120),其连接至电源单元(110),被配置为基于预设控制策略,输出逆变控制信号;
逆变控制单元(130),其连接至电源单元(110)及微控制单元(120),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微控制单元(120)的逆变控制信号,根据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基于所述直流电源生成用于所述电机(200)的交变电压,并将该交变电压输出至所述电机(200);
且其中,所述逆变控制信号为一路控制信号或两路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100),其中,所述逆变控制单元(130)被配置为基于该逆变控制信号,交替地生成第一驱动电压及第二驱动电压,且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与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的电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及第二驱动电压的持续时间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100),其中,所述逆变控制信号为一路控制信号,且其中,
当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具有第一信号状态时,该逆变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生成第一驱动电压;且当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具有第二信号状态时,该逆变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生成第二驱动电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100),其中,所述逆变控制信号为两路控制信号,该两路控制信号为:第一逆变控制信号及第二逆变控制信号,且其中,
当所述第一逆变控制信号具有第一信号状态且所述第二逆变控制信号具有第二信号状态时,该逆变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生成第一驱动电压;且当所述第一逆变控制信号具有第二信号状态且所述第二逆变控制信号具有第一信号状态时,该逆变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生成第二驱动电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100),其中,所述电源单元(110)包括第一电源输出端(s1)和第二电源输出端(s2),所述电机(200)包括第一驱动输入端(d1)及第二驱动输入端(d2),所述逆变控制单元(130)包括第一控制输入端(r1)和第二控制输入端(r2),且所述逆变控制单元(130)包括:
第一上臂模块(131),其第一端(131a)连接至第一电源输出端(s1),第二端(131b)连接至电机(200)的第一驱动输入端(d1),第三端(131c)经由第一定向二极管(D1)连接至电机(200)的第二驱动输入端(d2),且该第一定向二极管(D1)限定由第一上臂模块(131)至电机(200)的第二驱动输入端(d2)的第一电流方向;
第二上臂模块(132),其第一端(132a)连接至第一电源输出端(s1),第二端(132b)连接至电机(200)的第二驱动输入端(d2),第三端(132c)经由第二定向二极管(D2)连接至电机(200)的第一驱动输入端(d1),且该第二定向二极管(D2)限定由第二上臂模块(132)至电机(200)的第一驱动输入端(d1)的第二电流方向;
第一下臂控制开关(133),其控制端(133m)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端(r1),第一端(133a)连接至所述第一上臂模块(131)的第二端(131b)及所述电机(200)的第一驱动输入端(d1),第二端(133b)连接至电源单元(110)的第二电源输出端(s2);
第二下臂控制开关(134),其控制端(134m)连接至所述第二控制输入端(r2),第一端(134a)连接至所述第二上臂模块(132)的第二端(132b)及电机(200)的第二驱动输入端(d2),第二端(134b)连接至电源单元(110)的第二电源输出端(s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100),其中,
当所述逆变控制单元(130)生成该第一驱动电压时,所述第一下臂控制开关(133)响应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导通,使得第二上臂模块(132)、电机(200)、第一下臂控制开关(133)构成第一导通回路;
当所述逆变控制单元(130)生成该第二驱动电压时,所述第二下臂控制开关(134)响应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导通,使得第一上臂模块(131)、电机(200)、第二下臂控制开关(134)构成第二导通回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100),其中,所述逆变控制信号为两路控制信号,该两路控制信号包括:第一逆变控制信号及第二逆变控制信号,且所述微控制单元(120)包括:
第一输出端(o1),其连接至逆变控制单元(130)的第一控制输入端(r1),被配置为输出第一逆变控制信号;以及
第二输出端(o2),其连接至逆变控制单元(130)的第二控制输入端(r2),被配置为输出第二逆变控制信号。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100),其中,所述逆变控制信号为一路控制信号,且所述微控制单元(120)包括控制输出端(om),所述逆变控制单元(130)还包括总控制输入端(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王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