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行业的带电搭火绝缘操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767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行业的带电搭火绝缘操作系统,包括:引流线夹,其包括线夹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线夹主体两侧的主导线挂钩和引流线挂钩,所述线夹主体内贯穿有挤压件;抓持组件,包括空心的杆体以及固定于所述杆体上端的容纳盒,所述容纳盒的内部具有回转空间;驱动组件,包括旋转设置于所述回转空间内部的驱动筒、旋转固定在所述容纳盒底部的第一传动件、设置于所述杆体内部的第二传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杆体侧壁上的旋转把手。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减少了绝缘杆作业法的操作步骤和所需配件,仅需一根绝缘杆即可方便快速地实现带电接引流线的过程,降低作业人员的高空带电作业时间和作业强度,降低了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力行业的带电搭火绝缘操作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电作业
,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力行业的带电搭火绝缘操作系统。
技术介绍
在配网搭火中(将待外接的引流线一一连接到电网的主导线上,实现取电的过程),绝缘杆作业法带电接引流线是常见的搭火方式。绝缘杆作业法是指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戴绝缘手套并穿绝缘靴,通过绝缘工具(如绝缘操作杆及其顶部可拆卸更换的各个配件)接触高压带电体进行作业的方法。当杆上作业人员伸展身体各部位有可能同时触及不同电位(带电体和接地体)的设备时,作业人员应对带电体进行绝缘遮蔽,并穿戴全套绝缘防护用具。绝缘杆作业法既可在登杆作业中采用,也可在斗臂车的工作斗或其他绝缘平台上采用。绝缘杆作业法中,绝缘杆为相地间主绝缘,绝缘防护用具为辅助绝缘。现有的绝缘操作杆在进行带电接引流线的过程中,需要至少两根绝缘杆进行操作(一根用于临时固定或搭线、另一根用于拧紧和固定),因此增加了作业人员的高空带电作业时间,增加了危险性;此外,一般绝缘操作杆较重(有的重达5kg),一方面作业人员在杆上很难控制搭火线夹的方向和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力行业的带电搭火绝缘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引流线夹(100),其包括线夹主体(101)以及设置于所述线夹主体(101)两侧的主导线挂钩(102)和引流线挂钩(103),所述线夹主体(101)内贯穿有挤压件(104),且所述线夹主体(1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挤压件(104)接触的主导线卡件(105)和引流线卡件(106);/n抓持组件(200),包括空心的杆体(201)以及固定于所述杆体(201)上端的容纳盒(202),所述容纳盒(202)的内部具有回转空间(M);/n驱动组件(300),包括旋转设置于所述回转空间(M)内部的驱动筒(301)、旋转固定在所述容纳盒(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力行业的带电搭火绝缘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流线夹(100),其包括线夹主体(101)以及设置于所述线夹主体(101)两侧的主导线挂钩(102)和引流线挂钩(103),所述线夹主体(101)内贯穿有挤压件(104),且所述线夹主体(1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挤压件(104)接触的主导线卡件(105)和引流线卡件(106);
抓持组件(200),包括空心的杆体(201)以及固定于所述杆体(201)上端的容纳盒(202),所述容纳盒(202)的内部具有回转空间(M);
驱动组件(300),包括旋转设置于所述回转空间(M)内部的驱动筒(301)、旋转固定在所述容纳盒(202)底部的第一传动件(302)、设置于所述杆体(201)内部的第二传动件(303),以及设置在所述杆体(201)侧壁上的旋转把手(304);所述挤压件(104)的下端插入所述驱动筒(301)内且不能发生相对旋转,所述第一传动件(302)的上端与驱动筒(301)的下端啮合传动,所述第一传动件(302)下端与第二传动件(303)的上端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传动件(303)的下端与旋转把手(304)啮合传动;以及,
夹持组件(400),包括固定于所述容纳盒(202)其中一侧上端的固定板(401)、铰接在所述容纳盒(202)另一侧外侧面上的夹板(402),以及连接在夹板(402)下端的牵引索(4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行业的带电搭火绝缘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筒(301)的下端设置有内齿圈(301b),所述第一传动件(302)包括旋转固定在所述容纳盒(202)底部的第一转轴(302a)、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302a)上端的齿轮(302b)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302a)下端的第一传动轮(302c),所述齿轮(302b)与内齿圈(301b)啮合;
所述第二传动件(303)包括第二转轴(303a)、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303a)上端的第二传动轮(303b)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303a)下端的第三传动轮(303c);所述第二转轴(303a)通过套设于其外围的多个固定套(201a)安装在所述杆体(20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传动轮(303b)与所述第一传动轮(302c)啮合;
所述旋转把手(304)包括旋转固定在所述杆体(201)侧壁上的第三转轴(304a)、固定于所述第三转轴(304a)内端的第四传动轮(304b)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三转轴(304a)外端的摇杆(304c),所述第四传动轮(304b)与所述第三传动轮(303c)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力行业的带电搭火绝缘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304a)的外围套设有位于所述杆体(201)内部的弹性件(304d);所述弹性件(304d)的一端抵在所述杆体(201)内侧壁上,另一端抵在所述第四传动轮(304b)上;
所述第三转轴(304a)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304e),所述限位环(304e)位于所述杆体(201)的外部。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电力行业的带电搭火绝缘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主体(101)的内部具有收纳腔室(101a),两侧分别具有与收纳腔室(101a)连通的第一穿槽(101b)和第二穿槽(101c);所述第一穿槽(101b)内滑动设置有对应于主导线挂钩(102)的主导线卡件(105),所述第二穿槽(101c)内滑动设置有对应于引流线挂钩(103)的引流线卡件(106);
所述挤压件(104)包括位于收纳腔室(101a)内部的锥形段(104a)、固定于所述锥形段(104a)上端的螺杆段(104b)、固定于所述锥形段(104a)下端的外伸段(104c),以及固定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郑宇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欧霖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