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插接连接部的插接连接器以及由其形成的电插接连接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插接连接部的插接连接器,所述插接连接部具有插接连接器和作为配对件与所述插接连接器相关联的配对插接连接器,插接连接器可在插入方向上插到所述配对插接连接器上。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插接连接部,所述电插接连接部具有上述类型的插接连接器和作为配对件与所述插接连接器相关联的配对插接连接器,所述插接连接器可沿插接方向插到所述配对插接连接器上。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插接连接部,尤其多极的电插接连接部的领域。例如从DE4420984C2中已知的是,这种电插接连接器能够可编码地构成,其中编码元件能够固定在插接连接器的轮廓凹槽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目的,关于针对应用者的普遍可应用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改进这种电插接连接部和其插接连接器。所述目的通过一种电插接连接部的插接连接器实现,所述电插接连接部具有插接连接器和作为配对件与所述插接连接器相关联的配对插接连接器,插接连接器可沿着插接方向插到所述配对插接连接器上,其中插接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插接连接部的插接连接器(1),所述电插接连接部具有插接连接器(1)和作为配对件与所述插接连接器(1)相关联的配对插接连接器(9),所述插接连接器(1)可沿着插接方向(S)插到所述配对插接连接器上,其中所述插接连接器(1)具有壳体(2)和多个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2)中的电插接接触部(72),所述电插接接触部沿着排列方向(A)并排设置,其中所述壳体(2)的平行于通过所述插接方向(S)和所述排列方向(A)形成的平面设置的第一壳体壁(10)邻接于所述壳体(2)的第二壳体壁(20),所述第二壳体壁沿着插接方向(S)指向并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壁(10)成角度地设置,具有下述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30 DE 102019111166.81.一种电插接连接部的插接连接器(1),所述电插接连接部具有插接连接器(1)和作为配对件与所述插接连接器(1)相关联的配对插接连接器(9),所述插接连接器(1)可沿着插接方向(S)插到所述配对插接连接器上,其中所述插接连接器(1)具有壳体(2)和多个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2)中的电插接接触部(72),所述电插接接触部沿着排列方向(A)并排设置,其中所述壳体(2)的平行于通过所述插接方向(S)和所述排列方向(A)形成的平面设置的第一壳体壁(10)邻接于所述壳体(2)的第二壳体壁(20),所述第二壳体壁沿着插接方向(S)指向并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壁(10)成角度地设置,具有下述特征:
a)所述第一壳体壁(10)具有至少一个以其纵向方向沿着插接方向(S)伸展的第一容纳槽(11),以容纳功能元件(8),
b)所述第二壳体壁(20)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槽(21),以容纳功能元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壁(20)与所述第一壳体壁(10)成直角地设置。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1)与所述第二壳体壁(20)的外表面的平面相交。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槽(21)与所述第一壳体壁(10)的外表面的平面相交。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1)在相交区域(30)中与所述第二容纳槽(21)连接或者与所述第二容纳槽(21)分开地构成。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1)和/或所述第二容纳槽(21)具有带有至少一个底切的轮廓。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对于一个、多个或者所有第一容纳槽(11)适用的是,所述第一容纳槽(11)分别在空间上与所述插接连接器(1)的插接接触部(72)相关联。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对于一个、多个或者所有第二容纳槽(21)适用的是,所述第二容纳槽(21)分别在空间上与所述插接连接器(1)的插接接触部(72)相关联。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个、多个或者所有插接接触部(72)分别具有紧固元件(7),所述紧固元件用于将电导线固定在所述插接接触部(72)上,其中所述紧固元件(7)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2)的底座状的部段中,所述部段朝向插接面(4)通过所述第二壳体壁(20)限界。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道夫·马斯泰尔,马塞尔·帕尔,亨宁·迈尔,菲利普·奥伯韦德,
申请(专利权)人: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