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电磁谐振结构的可调固态电磁真空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665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谐振结构的可调固态电磁真空材料。包括基本单元,金属结构为柱体,金属结构包括表面金属板、金属连接柱和内部金属板,两表面金属板在金属结构柱体顶底面,两金属连接柱位于金属结构中心轴线且上下布置,两内部金属板位于金属结构中心且上下布置,两金属连接柱分别连接两内部金属板,两个内部金属板间连接变容二极管,两块内部金属板周围有环形金属结构,环形金属结构由上下两个金属环通过四角连接金属柱连接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通过施加不同电压调控为“电磁真空”或者“金属颗粒”模式,通过电压调控变容二极管容值实现模式调控,直接通过结构尺寸缩放拓展到射频、太赫兹乃至光波等各个频段,应用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磁谐振结构的可调固态电磁真空材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材料和电磁透明研究领域的一种电磁可调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磁谐振结构的可调固态电磁真空材料。
技术介绍
自然界中的物体对电磁波存在不同的作用,反射、折射以及损耗,因此在观察者视角中,不同物体或者媒质会表现出不同的样子。而物体或者媒质的电磁特性可以被描述为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自由空间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均为1,此时,电磁波不会发生反射、折射以及损耗,而自然界中的几乎所有媒质的电磁特性都不同于自由空间,因此这些媒质总是存在反射、折射以及损耗。如果存在一种实体物质,使其电磁特性,即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均为1,那么这种物质虽然可以被触觉感知,但是却可以不被电磁波感知,那么这种物质就可以被称为固态的“电磁真空”材料。同理,如果一个媒质存在极大的反射,如同金属颗粒表现出来的性质,那么这种媒质就可以被视为“金属颗粒”材料。电磁材料是近年来电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已经研究产生了各种等效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都可以随意控制的人工电磁材料,三维固态的“电磁真空”材料也被深入研究,但是这种材料仅仅具有“电磁真空”特性,无法在制作完成后实现电磁结构的再调控,这极大地限制了三维固态“电磁真空”材料的应用。而电可调控的电磁真空和全不透明研究还仅停留在二维平面阶段,同样将可重构的电磁结构材料限制在平面的应用中。波导是电磁学领域应用广泛的器件,但是对于一个固定的波导器件,一旦设计制作,其参数和尺寸就完全固定,作用也就相对单一。这意味着不同条件下可能需要很多的波导器件。如果利用每个单元都可重构为“电磁真空”和“金属颗粒”的材料,那么就可以根据需要重构出需要的波导器件,如波导衰减器,定向耦合器,波导功分器等器件,实现一个器件的多用途化。同时,可重构的电磁结构材料还可应用于天线罩,天线,暗室支撑材料等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电谐振单元的固态“电磁真空”和“金属颗粒”的可调控材料,可以实现结构内任意单元电磁透明和电磁全反射之间切换,从而通过结构本身和电压偏置的设置来构造出任意可能的电磁结构,通过电压调控变容二极管容值实现模式调控,直接通过结构尺寸缩放拓展到射频、太赫兹乃至光波等各个频段,能被广泛用于电磁材料等相关应用领域。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包括至少一个基本单元,每个基本单元包括电介质、金属结构和变容二极管,金属结构为柱体,金属结构包括两块表面金属板、两个金属连接柱和两块内部金属板,两个表面金属板分别位于金属结构柱体的顶面和底面,两个金属连接柱位于金属结构中心轴线上且上下同轴布置,两块内部金属板位于金属结构的中心位置且上下水平平行布置,上方的一个金属连接柱底端和上方的一块内部金属板连接,下方的一个金属连接柱顶端和下方的一块内部金属板连接,上方的内部金属板底端和下方的内部金属板顶端之间通过变容二极管连接,两块内部金属板周围设有环形金属结构,环形金属结构是由上下平行布置的两个金属环通过在四角的连接金属柱连接构成,两个金属环以金属结构中心上下对称布置,位于上方的金属环和上方的一块内部金属板位于同一平面,位于下方的金属环和下方的一块内部金属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方的一个金属连接柱顶端和金属结构柱体顶面的表面金属板不接触,下方的一个金属连接柱顶端和金属结构柱体底面的表面金属板接触连接;金属结构各个部分之间的柱体间隙中充满电介质,使得金属结构埋设于电介质内部和表面;金属结构柱体顶面的表面金属板和金属结构柱体底面的表面金属板连接到外部电源电压,分别作为用于控制变容二极管两极电压的直流偏置点和接地点。每一个基本单元通过控制各自的电压,基本单元的电压施加到变容二极管两端的接地点和直流偏置点上进而调控变容二极管电容值,进而实现基本单元在自身工作频率处“电磁真空”状态和“金属颗粒”状态的切换,从而实现基本单元的电磁特性在工作频率上的可任意构造。所述的金属结构柱体顶面的表面金属板开设通孔,上方的一个金属连接柱顶端和金属结构柱体顶面的表面金属板通孔之间具有间隙,形成上方的一个金属连接柱顶端和金属结构柱体顶面的表面金属板不接触。所述的两块表面金属板、两个金属连接柱和两块内部金属板的中心均位于金属结构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的变容二极管连接在两块内部金属板中心位置之间。所述的变容二极管正极连接到上内部金属板的底面中心点,负极连接到下内部金属板的顶面中心点。多个基本单元沿立体三维各个方向拓展排布形成任意形状的三维立体结构,可以是离散结构或实体结构。沿平行于金属连接柱的竖直方向上下堆叠形成竖直结构,或者沿垂直于金属连接柱的水平方向依次排布形成水平结构,或者沿平行于金属连接柱的竖直方向以及沿垂直于金属连接柱的水平面综合排布通过各个方向堆叠形成任意形状的三维立体结构。所述基本单元的边长小于工作波长的1/4。所述金属连接柱的高度方向与工作时入射电磁波的电场极化方向相同。所述金属连接柱为圆柱、棱柱或者椭圆柱。所述内部金属板为圆板或者方形板的金属板。所述的金属结构的材料采用金、银、铜、铝或铁。所述的电介质的材料采用聚砜、罗杰斯板、印刷电路板、F4B或FR4。所述的环形金属结构为方环形或者圆环形。本专利技术调控为“电磁真空”模式时,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均与自由空间的对应相等;调控为“金属颗粒”模式时,材料体现出金属颗粒特性,具有极大的反射。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单元能通过电压调控变容二极管容值实现模式调控,能直接通过结构尺寸缩放拓展到射频、太赫兹乃至光波等各个频段,能被广泛用于电磁材料等相关应用领域。本专利技术基于电谐振结构引入金属连接柱和内部金属板,利用亚波长尺寸的金属结构在某些频段内具有大幅可调的等效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特性,实现等效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双重色散控制,从而实现全向的电磁透明特性,此外,在内部金属板之间引入变容二极管,使得两个内部金属板间的电容值大幅可调,从而可将工作频率的电磁透明特性调整为具有极大反射的完全不透明特性,使得金属结构单元类似于“金属颗粒”属性,从而实现同一金属结构单元可在“电磁真空”和“金属颗粒”两种属性下随偏置电压切换的功能。使用本专利技术狗仔的任意形状的结构利用一一控制的偏置电压可以重新重构结构的电磁特性,实现了相对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与自由空间的值的对应相等,这种可重构特性将在可重构波导、天线等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架构清晰,堆叠方便。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排列成任意的三维结构,同时,还可以简单利用电压对结构中的任意单元进行“电磁真空”和“金属颗粒”状态的控制,呈现不同的电磁结构。2)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单元工作于“电磁真空”状态时,匹配效果好,损耗小。在工作频率处的等效电磁参数与自由空间十分接近,误差小于0.5%。3)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单元工作于“金属颗粒”状态时,反射大。S11参数在工作频率处可以达到-0.05dB以内。4)本专利技术与其他可调控的材料相比,将结构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磁谐振结构的可调固态电磁真空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基本单元,每个基本单元包括电介质(1)、金属结构(2)和变容二极管(3),金属结构(2)为柱体,金属结构(2)包括两块表面金属板(4)、两个金属连接柱(5)和两块内部金属板(6),两个表面金属板(4)分别位于金属结构(2)柱体的顶面和底面,两个金属连接柱(5)位于金属结构(2)中心轴线上且上下同轴布置,两块内部金属板(6)位于金属结构(2)的中心位置且上下水平平行布置,上方的一个金属连接柱(5)底端和上方的一块内部金属板(6)连接,下方的一个金属连接柱(5)顶端和下方的一块内部金属板(6)连接,上方的内部金属板(6)底端和下方的内部金属板(6)顶端之间通过变容二极管(3)连接,两块内部金属板(6)周围设有环形金属结构(7),环形金属结构(7)是由上下平行布置的两个金属环通过在四角的连接金属柱连接构成,两个金属环以金属结构(2)中心上下对称布置,位于上方的金属环和上方的一块内部金属板(6)位于同一平面,位于下方的金属环和下方的一块内部金属板(6)位于同一平面,上方的一个金属连接柱(5)顶端和金属结构(2)柱体顶面的表面金属板(4)不接触,下方的一个金属连接柱(5)顶端和金属结构(2)柱体底面的表面金属板(4)接触连接;金属结构(2)各个部分之间的柱体间隙中充满电介质(1);金属结构(2)柱体顶面的表面金属板(4)和金属结构(2)柱体底面的表面金属板(4)连接到外部电源电压,分别作为用于控制变容二极管(3)两极电压的直流偏置点(9)和接地点(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谐振结构的可调固态电磁真空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基本单元,每个基本单元包括电介质(1)、金属结构(2)和变容二极管(3),金属结构(2)为柱体,金属结构(2)包括两块表面金属板(4)、两个金属连接柱(5)和两块内部金属板(6),两个表面金属板(4)分别位于金属结构(2)柱体的顶面和底面,两个金属连接柱(5)位于金属结构(2)中心轴线上且上下同轴布置,两块内部金属板(6)位于金属结构(2)的中心位置且上下水平平行布置,上方的一个金属连接柱(5)底端和上方的一块内部金属板(6)连接,下方的一个金属连接柱(5)顶端和下方的一块内部金属板(6)连接,上方的内部金属板(6)底端和下方的内部金属板(6)顶端之间通过变容二极管(3)连接,两块内部金属板(6)周围设有环形金属结构(7),环形金属结构(7)是由上下平行布置的两个金属环通过在四角的连接金属柱连接构成,两个金属环以金属结构(2)中心上下对称布置,位于上方的金属环和上方的一块内部金属板(6)位于同一平面,位于下方的金属环和下方的一块内部金属板(6)位于同一平面,上方的一个金属连接柱(5)顶端和金属结构(2)柱体顶面的表面金属板(4)不接触,下方的一个金属连接柱(5)顶端和金属结构(2)柱体底面的表面金属板(4)接触连接;金属结构(2)各个部分之间的柱体间隙中充满电介质(1);金属结构(2)柱体顶面的表面金属板(4)和金属结构(2)柱体底面的表面金属板(4)连接到外部电源电压,分别作为用于控制变容二极管(3)两极电压的直流偏置点(9)和接地点(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谐振结构的可调固态电磁真空材料,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基本单元通过控制各自的电压,基本单元的电压施加到变容二极管(3)两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若凡叶德信皇甫江涛冉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